東南亞日軍的投降過程,基本還是遵循著曆史軌跡。
為了徹底控製馬六甲地區,廖銘禹不惜繼續加大兵力投入,南洋革命軍正式成立,新的任命文書下達,89軍與90軍並入革命軍編製,方敬堯擔任總指揮,而89軍軍長由高喜江接任,高吉人任副軍長。
原南洋自救軍五萬多人繼續按遠征軍標準步戰師的規模,在檳城進行整編。計劃再組建一到兩個軍級單位。
人數肯定是不夠的,所以在馬來半島上從檳城一直到吉隆坡,出現了十數個征兵點。
這個時候的馬來西亞,華人人口占比接近百分之五十,他們對遠征軍的態度還是抱有很高的善意,再加上被日本人統治了這麼多年,日子一天不如一天,如今利用南洋幾大家族的影響力,和遠征軍極高的士兵待遇標準,一時間還是有許多青年願意參軍。不為彆的,就為混口飯吃。
現在跟他們講參軍為了實現民主自由什麼的根本不現實,廖銘禹也不懶得搞虛頭巴腦的那套,直接實實在在的待遇給到位比什麼都強。
如今仰光軍港成了東南亞最大的吞吐港口,每天都有數以萬噸計的貨物以及成百上千的士兵,通過各種運輸船支送往馬來西亞。
不過運輸壓力也同樣激增,緬甸不比得華夏,人口基數擺在這,若不是基地內能源源不斷生產運輸工具,軍隊後勤做統一調度,光是這一茬就得把他控製馬六甲群島的夢給擊碎。
眼下89軍有近五萬人的隊伍都駐紮在仰光城內,等待航船前往馬來西亞,不過作為總指揮的方敬堯,卻反其道而行北上來到了黑河根據地。
廖銘禹立馬親自接見了這位創業路上的“原始股東”,先是帶他參觀了華遠軍官學校,隨後又到黑河工業區以及山穀兵工廠走了一趟,從一聲聲讚歎、驚呼到最後的啞口無言,兩人這才回到了基地會客室內。
廖銘禹知道方敬堯不抽煙,也不喜煙味,索性也按耐住煙癮,與對方共飲茶水。
兩人誰都沒有先說話,時間流逝,一壺普洱慢慢見底,正細細品味茶水甘甜之際,方敬堯仿佛才回過神,開口道:
“我原以為,廖兄是受美國人的托舉支持,這才能擁有源源不斷的美式武器裝備,如今看來,是我鼠目寸光了。”
從禪達一路到緬甸,方敬堯不是沒懷疑過廖銘禹背後的物資從何而來,他能想到的也隻有美國人,因為那個時候印度的盟軍確實提供了許多軍事物資。
況且這個世界除美國人之外,根本不可能再有其他國家勢力擁有此等能量。甚至他以為廖銘禹與對方簽訂了什麼不為人知的協議,是西方扶持在東南亞的一個傀儡。
可今天看來,自己的猜測完全錯誤,因為沒有哪個國家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建成如此規模的工業體係,以及那些讓人眼花繚亂的生產流水線,和遠超這個時代的高級機械設備。
方敬堯敢肯定,即便是讓美英等國親自下場建設,沒個十幾二十年都彆想建成如今黑河根據地的規模。
那黑山峽穀兵工廠裡所儲備的武器彈藥、油料、汽車、坦克、飛機等重型裝備,完全可以再組建三四十萬人的軍隊,而且這數量每天都在源源不斷的增加…
想到這裡方敬堯內心不禁升起一絲恐懼,這個男人背後到底是何種恐怖的力量……
“方兄,我知道這些一時間難以理解,不過你放心,我所做的,以及我準備做的事情都是為了我們華夏民族的未來。”
廖銘禹聲音平和,像是有魔力般將方敬堯的思緒拉回:“我不是什麼野心家,如果非要論的話,我可能算是一個極端的民族主義者,我希望我們華夏人能夠洗刷這近百年來的屈辱,重新站在世界之巔!”
方敬堯眼前一亮,從本質上講自己也是個民族主義者,方家當年產業遍布馬來西亞,雖然要仰仗英國人的鼻息,不過從來就沒欺壓過同胞,反而竭儘全力招募華人,提供工作和吃住。讓他們免受英國人與當地馬來族的欺負。
方家最輝煌時擁有幾十座橡膠園與蔗糖園,手底下華人雇工上萬,幾乎不招馬來族,早年間數不清的華人都受過方老爺子的恩惠。
這也是方家在馬來半島華人中威望頗高的原因,在後來日本人入侵東南亞,方家振臂一呼,就能組織起幾萬人的抵抗隊伍。
“美國人已經答應,同意我們接收馬來西亞、以及印尼地區的日軍部隊,連他們在爪哇群島邊上的軍艦都撤走了,這是好事,至少大家麵子上都過得去了。”
廖銘禹拿起茶壺,給對方杯子裡添上茶水,說道:“所以這次到馬來西亞…你就放開手腳去做,有我給你兜著,不用顧及什麼,咱黑河根據地的工業區就是底氣。”
“我知道該怎麼做,你放心。”方敬堯敲了敲桌麵,點點頭深以為然。
原本廖銘禹派他去馬來西亞主持大局,他還在心裡打鼓,那地界魚龍混雜,各種地方武裝雖都沒成氣候,但蜂趨蟻附煩不勝煩,又有英美澳等外國勢力從中作梗,想要在短時間整合亂局異常困難。
現在看到黑河基地內的龐大的儲備和生產潛力,以及廖銘禹的全力支持,加上美國人釋放的友善信號,這底氣瞬間就提上來了。
方敬堯打開了話匣子,接著分析道:“美國佬眼下的重心,大多放在歐洲和東亞布局上,彆看同盟國現在還同仇敵愾,大家都在揣著自己心裡的小九九琢磨事呢,而且世界大戰剛結束,西方舊殖民地都在鬨獨立,我們需要趁這個機會,把南洋實際能控製的地方緊緊抓在手裡。”
“沒錯,方兄,你的戰略眼光依舊毒辣,但還有個地方,克拉地峽,這裡非常重要,可能未來因為此地會麵對暹羅人的衝擊,但我們決不能鬆手,從馬來半島到緬甸必須要保留一處陸上交通連接。”
克拉地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這裡是馬來西亞與中南半島的唯一陸上連接,原本屬於暹羅人的領土,但曆史上緬甸與,暹羅也因為這片土地爆發過多次戰爭衝突,最終緬甸人被暹羅趕出了比勞山,這才順理成章的占領了克拉地峽。
日本入侵東南亞占領馬來西亞後,這裡就成了入侵緬甸的直線通道,同時暹羅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任由日本人在此發展鐵路交通線,而現在,一切都未成定數,暹羅人要是想腆著b臉收回土地,就要問問遠征軍手裡的鋼槍答不答應了。
喜歡華夏遠征軍之我的團長請大家收藏:()華夏遠征軍之我的團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