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川長身傲立於演武台上,目光環視一圈,隨後看向正冷冰冰盯著自己的玉衡宗太上長老金陽,從容不迫地回答說:
“前輩,對於北辰道兄的遭遇,我個人深表遺憾。”
“不過剛才具體發生了什麼,你應該看得很清楚。”
“在北辰道兄選擇認輸之後,我就沒有再出手過了,這一點,我相信在場的所有人都能作證。”
“隻是有些秘術道法,一旦施展出來,便覆水難收,難道這也算違規嗎?”
“何況,在悲劇發生前,我還專門提醒過了,是北辰道兄自己不聽,一點躲避的意思都沒有,所以才釀成了這出慘劇。”
“若是前輩僅僅因為貴宗聖子傷得太重,就要我自廢修為的話,那麼,上個月第三輪試煉中,我們蘇家的李鼎天與北辰道兄的遭遇何曾相似?”
“他因傷勢過重,甚至沒辦法繼續參加大比了。”
“而當時在場的裁決使,做出的判決可不是你今日這樣的。他們說了,隻要在對方認輸之後沒有繼續出手,而認輸之前打出去的攻擊,傷到了對手,不算違規。”
張大川有條不紊地陳述著自己的意見,全程不卑不亢,而且還專門羅列出了上一輪比試中,李鼎天險些被北辰珩當場誅殺的情況,以此來印證自己沒有違規。
聽到他這番話後,在場的許多修士都不由自主的點了點頭。
“該說不說,那張小海在玉衡聖子認輸後,的確是沒有再出手了。”
“是啊,這一點是不能黑的,我們都看見了。”
當然,也不乏有人質疑:
“可是,不管怎麼說,那玉衡宗聖子終究是因他而傷,總不能一點兒責任都不負吧?”
旁邊的人當即反駁道:
“道理是如此,可那古怪且威力巨大的爆炸,很明顯不是張小海在玉衡聖子認輸後打出來的,這就不能算他違規。這是底線,底線不能更改,不能因為受傷的是玉衡宗聖子,就弄一個靈活底線,那怎麼行?”
這人的話立刻得到了周圍許多修士的響應,眾人紛紛附和道:
“沒錯,若是這樣算違規的話,那上一輪試煉中,北辰珩在李鼎天明確認輸後,還差點兒一劍把李鼎天殺了,那也算違規了。”
“要追究的話,那就得一視同仁。”
“武鬥試煉,本就有風險,拳腳無眼,刀劍難控,隻要沒有違規,技不如人被打傷了就得認,不能以勢壓人。”
五域聖地,平日裡一向是盛氣淩人。
向來隻有他們欺負彆人的份兒,如今難得看到他們吃虧一次,各路修士自然是不願意看到玉衡宗以勢壓人。
所以,在張大川講出那番有理有節的話之後,現場很多人都替他聲援了起來。
至於說有多少是真的出於仗義而執言,有多少是單純想看聖地吃癟,那就不好說了。
畢竟,君子論跡不論心嘛。
然而,這樣的情況,卻不是金陽和玉衡宗的其他人想看到的。
見周圍無數修士都支持張大川的說法,金陽就算心裡再惱火,也隻能咬咬牙道:
“好!”
“很好!”
“張小海是吧?我承認,你說服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