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中的七十萬主力部隊已經全部建設完畢。
此時,整個八路軍的主力部隊,已經達到了一百二十萬左右。
而預備隊和民兵更是直追百萬規模,也就代表著八路軍隨時可以再拉出一支百萬規模的部隊。
三大軍工產業集群已經全部進入高速生產狀態,各類武器裝備和彈藥每日都在以萬數為單位被生產出來。
到了此時,用於下一階段作戰的武器裝備彈藥和各種物資,都已經儲備充足。
以現在的儲備量,足以支持百萬大軍持續作戰一個月的時間。
而生產一直沒有停下,等到了正式作戰時,儲備量還會進一步升高。
而作為此次戰略的核心,經過一眾科研人員的廢寢忘食,他們終於在臨近作戰日期前,完成了第一顆原子彈的複刻。
雖然還沒有進行過真實的爆炸實驗,但經過不厭其煩的反複論證,這一顆屬於他們自己的原子彈,能夠正常爆炸的概率已經達到了99%以上。
可以說,除非出現什麼不可抗力的因素,那麼這顆原子彈的成功爆炸的概率就是百分之百。
最多就是這個原子彈的爆炸當量要小一些,隻有徐高翔提供的兩顆原子彈的一半左右。
但這對於他們來說,也是不得了的成功,這代表著他們也終於走到了世界的前端。
有了這樣的大殺器在,國家民族複興的日子已經指日可待了。
隨後,一份詳細的報告便通過隱秘渠道發往了中央。
而中央在接到這顆定心丸後,也立刻開始動作起來,分勝負的時候到了。
一項項決議和一條條指令,不斷發往前敵總部和八路軍各部。
首先便是要將原子彈安全的秘密運往前線,等時機一到,立即起飛前往小鬼子本土,執行轟炸任務。
因為此時小鬼子的本土還從沒有受到過威脅,所以其空中警戒度並不高。
與此同時,隨著作戰日期漸近,各部在接到命令後,便開始做起最後的準備。
已經完成整訓的八路軍各部,在接收了武器裝備彈藥等物資的補給後,便開始向各自目標區域進行集結。
八路軍突然開始了大動作,立即引起了各方的高度關注。
首先便是山城政府這邊,在確認了八路軍大部隊都在向北方轉移,這才稍稍放心。
原本還想渡過黃河試探試探八路軍的虛實,沒想到卻被一把按了回去。
根據前線報告顯示,八路軍在黃河北岸也同樣布置了大量的兵力。
推算沒錯的話,黃河北岸沿線,八路軍少說也布置了三四十萬的主力部隊。
而製空權完全在八路軍的手中,他們想要渡過黃河,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然後便是小鬼子和毛熊這邊了,小鬼子不用多說,關東軍主力已經在山海關到錦州一線布置了重兵把守。
各種永固的防禦工事層出不窮,小鬼子關東軍把家底都拿出來了,勢要阻擋八路軍打出關外。
而毛熊這邊,雙方在外蒙,已經在暗處鬥了不少次。
原本的打算,是讓傾向他們的外蒙王公貴族宣布獨立。
但在八路軍情報部門的努力下,外蒙內部並沒有聯合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