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中央的戰略計劃,副總指揮和副參謀長也是知道的。
現在整個東三省地區的戰鬥進程十分順利,比原定計劃還要快了不少時間。
那麼決定的計劃時間就不會改變,代號“芒種”的戰略轟炸將會準時進行。
“芒種”即是代表著農民收獲滿滿之日,也代表著勝利之日的到來,以及小鬼子伏誅之時。
正所謂師出有名,在轟炸開始前,中央便會向國際上以及小鬼子本土發出通告。
痛斥小鬼子在華夏大地上所造成傷害,這些資料和照片乃至影片,是控訴小鬼子最有力的證據。
有了這些,他們完全有理由動用最終武力,對小鬼子下達最後通牒。
很快,這些來自齊齊哈爾的資料和照片以及影片,用戰機直接送往了中央。
而就在中央收到這些證據,開始重新修訂那份通告檄文時,略做休整的獨立第七縱隊再次出發。
在小鬼子還沒有收到消息之前,對西側的三個小鬼子師團進行後側突襲。
就在他們剛剛從齊齊哈爾出發前不久,前去求援的小鬼子,才將齊齊哈爾被襲的消息送到三個師團手中。
而三位師團長的臉色同樣難看無比,現在對麵的八路軍打的無比凶猛,陣線已經岌岌可危,隨時都可能被打穿。
戰況極為膠灼,他們想要撤出戰鬥極為不易,稍有不慎,就會從撤退變成潰敗。
但齊齊哈爾被偷襲,後路將斷,如果不管的話,所帶來的影響,也會導致他們的潰敗。
一個是現在,一個是多拖一段時間。
三位師團長根本想不到,也不會去想,僅僅一晚的時間,修築了地下軍事要塞,還擁有大量毒氣彈的齊齊哈爾會被攻陷。
長痛不如短痛,經過三位師團長的爭論,最終還是決定後撤回援齊齊哈爾。
隻要保住齊齊哈爾,他們就還有機會拖住八路軍,等到援兵的到來。
而為了能夠順利脫離戰場,並防止對麵的八路軍坦克追擊,他們還需要發起一次反攻,將其拖在陣地上。
留下部分部隊進行斷後,拖住八路軍的腳步,為師團主力撤離爭取時間。
有了決定後,小鬼子三個師團開始做起了準備。
抽取士兵組建敢死隊,每個師團各自組織了兩千人左右的敢死隊,在為數不多的一陣炮火掩護下,對已經被攻陷的陣地發起了一次反擊。
小鬼子這一波凶猛的反擊,確實有些出乎裝甲第一師和九縱以及十三縱的預料。
不過他們立即反應過來,應該是對麵的小鬼子收到了齊齊哈爾被偷襲的消息,這是要跑啊!
“給我通知側翼部隊,不要管那些小鬼子的敢死隊,立即壓上去,把小鬼子師團主力給我死死咬住!”
小鬼子的三個師團陣地側翼紛紛遭到了九縱和十三縱以及坦克團的衝擊。
這一下,小鬼子三個師團的師團主力,就被拖在了陣地後方。
對此情形,小鬼子的三位師團長也是有所預料,八路軍不會眼看著他們的主力撤走。
既然得不得最好的結果,那就隻能退而求其次,兩翼的兩個師團,隻得再次分兵斷後。
然後,向中央靠攏,三個師團合成一股進行撤離。
分散撤離有分散撤離的優點,合為一團撤離也有撤離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