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南邊的那位,按照以往的經驗,必然還是那攘外必先安內的一套。
而為了達成這一目標,獲得足夠大的支持,與那些國家做出某些約定和利益交換也是十分可能的。
原子彈並不會完全嚇到他們,就是他們不懂,也會有人告訴他們,這原子彈爆炸後,除去那直接的傷害,還會間接的對這片土地造成怎樣的傷害。
雙方對彼此還是很了解的,有這個限製在,山城政府那邊就能斷定,八路軍一定不會在國內使用原子彈。
雙方必然是要打一場統一全國的戰爭的。
所以,必須要在小鬼子還紮在南太平洋戰場的時間內,西方各國無法向山城政府提供大量援助的時候,結束統一戰爭,解放全國!
在回收完各種資產後,中央在財政上也是回了一大口血。
現在各種資源也極為豐富,尤其是東三省和外蒙古徹底回到他們手中後,便補全了工業體係的一部分。
並沒有完全沉浸在抗日戰爭勝利的喜悅中,現在還遠遠不是他們能夠放鬆的時候。
為了國家和民族的未來,還有更多的困難和挑戰在等待著他們。
麵對接下來的挑戰和應對解放戰爭,中央經過會議,定下了發展建設和擴軍備戰同時進行的戰略目標。
首先便是發展建設的問題,從小鬼子和漢奸走狗那裡回收的資源和錢財,大部分都會用在發展和建設上。
有了之前在華北地區的大建設經驗,在回收的國土上,局麵穩定下來後,政府的管理和發展建設進行的十分順利。
而且中央還決定,分彆在東三省以及蒙古兩地,仿照太原和石家莊以及濟南,分彆建設一個以軍工產業為主的重工業產業集群。
在這兩個重工業產業集群的主要產能上也做了區分。
首先是蒙古的重工業產業集群,因為深處內陸,日後麵對的也主要是麵積極為龐大的國土和邊境線。
所以,在烏蘭巴托及其周邊地區,開始興建的眾多工廠,主要負責生產的便是坦克等裝甲車輛和大口徑的火炮以及相對應的炮彈。
而東三省的重工業集群,便選在了遼省的鞍山以及營口等地區。
之所以選在這裡,便是因為徐高翔提供的那支雙航母艦隊了。
艦隊很長一段時間內的駐港所在地,便是遼省環渤海的幾處港口。
所以這裡的工業集群,主要負責的便是艦艇製造和戰機製造。
華夏的海權所需的艦隊力量,單單一支雙航母編隊可不夠。
就像原子彈一樣,不光要能用,還要能進行自主研發和建造。
發展和建設一如既往的順利進行,然後便是隊伍的建設問題了。
隨著小鬼子投降後,掌控的國土麵積日益龐大,所需的兵力也變得極為龐大。
而且用主力作戰部隊來維護地方治安和邊境駐守,有些浪費戰力。
所以,經過中央討論決定,將會對八路軍和新四軍進行大範圍的軍改。
首先需要改變的,便是隊伍的名號,不管是八路軍還是新四軍,都是基於山城政府那邊給予的編製。
為了大義,也為了國家和民族的未來,新的隊伍名號必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