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整個華夏人民解放軍的軍改方案便被確定下來。
根據現有的情報,以及國外勢力對南邊政府的援助,還有綜合了各方麵的影響因素進行推算。
南邊政府那邊,最短不低於三個月,最長不超過八個月,便能夠完成各個方向戰場上的兵力集結。
想要最短時間內完成兵力集結部署,並做好戰略物資的準備工作,那就要看那些國外勢力給予南邊政府的支援力度有多大了。
不過……
“他們打他們的,我們打我們的!”
“我們有自己的節奏在!”
建設和軍改同時展開的話,單靠他們自己的話,想要在短時間內完成所有計劃,那還真是力有未逮。
但現在不同於以往,不管是在基層人民上,還是國家層麵上,以及世界層麵上,他們不再是單打獨鬥的格局。
在技術上,不管是同美術生那邊進行的大規模交流,還是老大哥那邊重新散發善意後,主動進行的技術支援,都讓他們在建設上沒有了技術壁壘。
而如今在資源上,有了蒙古和東三省在,也不再是個大難題。
再加上有徐高翔這個好同誌在,他們便可以放開手腳的去大搞建設。
而同樣因為這些因素的存在,便能節約下不少的人力物力。
這些被節約下來的人力和物力,就可以大量的先期投入到軍改中。
經過一番細致而又嚴謹的計算和統計,以現在各軍工產業集群區的產能,再加上預留的日後上浮的產能限值。
還有包括後續新建的各工業區產能在內,在五個月內,足以為兩百二十萬主力部隊提供充足的武器裝備和彈藥供應。
而以如今製空權完全掌握在我軍手中的情況下,軍工產業的產能便能持續的維持在峰值。
這樣一來,這兩百二十萬的主力部隊,便絲毫不用擔心後勤武器彈藥短缺的情況出現。
而剩下的那些核心重裝備,有徐高翔在,也完全不用擔心。
也就是說,五個月的時間,他們便能完成近三百萬解放軍的武器裝備彈藥供應。
至於兵員的問題,相信以現在他們的影響力,擴招的工作應該會十分順利的展開。
各方麵的問題全部考慮周全,大建設和軍改的決議便確定了下來。
自今日會議結束後,命令正式下達給各部起,要在年底之前,完成全麵軍改以及戰略部署的所有任務。
按照戰略計劃,將於年底十二月初,統一全國的解放戰爭將準時打響。
隨後,關於中央選址的問題也提上了桌麵,三個城市作為候選,分彆是太原和石家莊以及北平城。
綜合了各方麵的因素,將三座城市的優缺點一一列舉清楚。
經過多方麵的論證以及大家的討論,最後的決議,便是選擇了北平城作為新的中央所在地。
在會議結束後的一個月內,中央的各組織部門便會開始陸續遷移到北平城中。
隨著中央的各項命令開始逐一下達,原本在小鬼子投降後,逐漸平靜下來的各地區,以及大量的部隊,再次開始湧動起來。
這番大動作,頓時引起了南邊政府以及國際上的高度警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