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一個問題,就是聖道路途漫長的問題。
聖師伯伯曾言,他即便是終其一生,也未必能夠把聖道完善。
而聖道無法完善,也就不再有飛升這個話題。
可是,如果不進入更高層次的修煉境界,壽數也就萬載左右。
雖然這個路途還很漫長,但是,有些事情卻是現在就要考慮的。
正好我接觸了一些不同的力量,可以另辟蹊徑,延長壽數。
這個方法,就是借用於生靈的力量。”
孔修平和孔靜一兩人麵麵相覷,他們完全聽不懂。
實際上,他們也就是最多渡劫境層次,眼界也沒有那麼寬廣,他們連概念都不一定能夠理解。
“然後呢?”孔修平茫然地問道,“我在其中又能做什麼?”
張揚也看出兩人聽不懂,隻得說道:“玄妙之處,你們不用了解,隻需要知道如何做就行了。
要獲取生靈的力量,就需要無儘的生靈來祭拜聖師伯伯。
就如同我師父,天地間到處都是神靈。
這些神靈庇護了無數生靈,所以,無數生靈信奉著無數的神靈。
同樣的道理,聖師伯伯也需要天下無數人來信奉他。
而信奉的前提,是讓無數生靈先知道他、感知他、傳頌他。
那一本書,隻是一個開端!”
姐弟兩人,這才知道這本書到底是怎麼回事。
孔靜一有些不滿地說道:“即便如此,這其中的內容,有很多值得商榷之處!”
張揚瞟了孔靜一一眼,淡淡地說道:“如果沒有那些內容,那無數的升鬥小民會有興趣傳播聖師的故事?你們覺得,溫飽都有問題的人,會在乎聖師的道理有多宏大?會在乎聖師的大道有多高遠?”
“我明白了!”孔修平這才明白其中內由。
他作為聖道弟子,第一時間就理解了這本書存在的原因。
“張兄,需要我做什麼?”孔修平嚴肅無比地說道,“為幫助我父親,但請吩咐!”
“我能做什麼?”孔靜一也急忙問道。
“你就給我乖乖坐著就行!”張揚毫不客氣地對孔靜一甩了一句話,也沒管孔靜一的態度,而是詢問孔修平:“你聖賢參悟的什麼方向,還差多少?”
孔修平緩緩地說道:“我參悟的方向,是‘仁’。”
“好!”張揚重重點頭。
這“仁”可是儒家的核心思想之一,大有搞頭啊!
“可是,隻是有了開端,後續的參悟,恐怕還需要很長的時間。”孔修平苦笑著說道。
張揚歎了口氣:“你應該學聖師伯伯,行走天下,才能更多感悟的。隻不過你現在有院長的責任,可是有些麻煩。我幫你一把,你能夠從中領悟多少,那就是你的事情了。”
“張兄請指教!”孔修平大禮。
“天地之貴在道,眾生之貴在德!”
“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
他把關於“仁”的一些理論和知識,傳給了孔修平,讓孔修平頓時如同甘霖灌頂,也幫助孔修平,極大限度地完善了關於“仁”的論述。
“多謝張兄!”孔修平再次大禮參拜。
張揚坦然受之。
這一禮,他是代替先賢承受,也是他把各種學識,傳播到了新的天地。
他受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