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民,這可不像你說的話呀!還記得二車間工藝改造的時候,你是怎麼對待乙方施工隊的嗎?”老周笑嗬嗬地問。
方翰民沒想到老周在這裡等著他,“周廠長,當時我們對待乙方的態度,跟現在這件事沒有可比性啊!”
“不都是白紙黑字寫在協議條款上的嗎?”
“雖然都有協議條款,但當時的情況是乙方的施工質量不合格,我們要求返工;現在乙方的施工質量沒問題,隻是流動資金比較緊張,需要甲方增加一點預付款,否則,害怕延誤工期,兩種情況的性質完全不一樣。”
“我懂你的意思,但乙方延誤工期,咱們可以向他們索賠呀!”
“按照協議規定,一旦延誤工期,是可以向乙方索賠,但這種官司打起來就需要時間了!因為實驗室裝修標準提高了,使乙方流動資金占用量增加,在甲方不增加預付款的情況下,導致乙方流動資金緊張,由此產生工期延誤,先不說能否百分之百贏得官司,即使官司贏了,賠償的那點錢,跟實驗室延期投入使用給紅星製藥廠造成的損失,孰大孰小,不是一目了然嗎?”
“翰民,這賬我也會算,但我就是想讓乙方知道,施工協議不是兒戲,要認真對待!”
老周從表麵上針對的是乙方,其實他也不是堅決反對給乙方適當增加預付款,通過這件事,他想讓方翰民知道,當年對於二車間工藝改造施工過程中出現的返工事件,他並不是沒有想法,隻是不想跟方翰民計較,而且要讓方翰民領他的情,隻要方翰民當著他把事情說清楚了,老周不會橫加阻攔。
這就是機關老油條的處事態度,即使知道方翰民背後站著袁廠長,也要利用這個機會,達到自己的目的。
“周廠長,乙方也許在簽訂施工協議時考慮不周,但事已至此,咱們是答應增加百分之二十預付款,還是任憑他們延誤工期呢?”方翰民心裡沒有那麼多彎彎繞,他隻想知道老周的想法。
周副廠長故作大度地說“為了保證按期完工,既然你認為有必要增加預付款,那就按你的要求,給乙方增撥百分之二十預付款。”
從老周辦公室出來,方翰民轉身來到財務科長辦公室,“李科長,正忙著呢?”
財務科長老李是個年近五十的中年人,因為辦公室的門半開著,方翰民進來的時候,老李正在看報紙,聽見有人跟他打招呼,老李抬起頭來,“喲,這不是方科長嗎?有何貴乾?”
方翰民在老李對麵坐下來,“李科長,我想問一下,實驗中心采購的科學儀器,是不是資金出現了問題?”
“實驗中心?”老李對這個還沒建成的機構尚不熟悉,“你是說技術科采購的那些儀器吧?資金沒有問題呀!廠裡做出決定後,我們就根據廠領導的指示,早就把資金準備好了。”
“既然如此,我們的經辦人員說,資金還沒完全到位,有些儀器設備暫時還進不來,不知這是什麼原因?”
“哪些儀器設備沒進來?你能說的具體點嗎?”
“據說有一台液相色譜儀,至今還沒落實采購對象呢。”
老李從旁邊的抽屜裡拿出幾張訂在一起的表格,在表格中找到了那台儀器的采購情況,“有這回事,這台儀器確實還沒有確定采購目標。”
“據辦事人員說,這台儀器至今沒落實采購單位,主要是因為財務科對選擇采購目標有異議?”
老李也沒否認,“是這樣,根據你們提供的情況,這種儀器既有國產的,也有進口的,但兩者價格相差八萬元,我們建議采購國產儀器。作為財務部門,節省開支是我們的原則。”
方翰民點頭認同對方的觀點,“財務部門的原則是對的,節省開支確有必要。但是,科學儀器的選購,專業性很強,哪個品牌的儀器好用,哪個品牌的不好用,隻有專業人士知道。尤其是這種高精度檢測設備,如果花錢買來不好用,造成的損失和浪費,豈是八萬塊錢!”
“是啊,我們是外行,隻注重資金的使用效率。方科長的意思,要選購進口儀器?”
“對,李科長提到資金使用效率,這個提法太好了!就以這台儀器為例,進口價格十五萬,國產價格七萬元,單說使用壽命,前者一般能保證十年不大修,後者三年就要大修,五年基本報廢,你說那個效率高?除此之外,由檢測精度、靈敏度和可靠性差距引起的損失,更是無法計算。李科長,你覺得采購哪種儀器更合算?”
“辦事人員沒有跟我們講清楚利害關係,財務部門當然要關注價格上的差異,畢竟兩種儀器相差八萬塊錢。”
“我理解財務部門的工作原則,但有些東西買著貴,用起來便宜,有些東西買著便宜,用起來貴,類似例子在日常生活中都存在。”
其實,財務科屬於服務部門,李科長根本無權乾涉技術科的工作,凡是廠裡同意的事,財務科都應該積極支持。
誰都知道方翰民是全廠最年輕的科級乾部,年紀輕輕就跟他們平起平坐,這讓有些人心裡不舒服,儘管大家也知道方翰民對全廠做出了巨大貢獻,不僅得到破格提拔,而且受到袁廠長器重,但他們還是想在方翰民麵前顯示某種存在感。
老李這麼做,自有他的目的。財務科是個重要科室,彆看方翰民是技術科長,在他這種老資格科長麵前,還顯得稚嫩,隻要他想找麻煩,方翰民就得乖乖上門求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