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正奇對張菊發三人道:“其實我們書記對環境保護很看重的。他說看過一些報道,外地許多開了煤礦的地方,因為礦木的需要,山頭都砍光了。所以他要求我們這邊的村裡在提供礦木的時候,要采取間伐,不能一片片全部砍了。也要求煤礦收購礦木時要特彆注意這個事情。另外,我們鄉裡的煤礦使用的頂撐,大部分用的鋼支撐。”
張菊發問道:“那成本不是太大了?那個隻有國有煤礦才使用的呀。”
夏正華回答道:“成本是會增加比較大,但鋼支撐牢固,安全,可周轉,又可以減少木柴的使用,保護了森林。”
張菊發就沒有接話了。
鄭燕道:“夏哥,你真了不起!”
她又指著河道問:“這河流到哪裡去呀?”
夏正華對她說:“這是湘水的二級支流,先流到漣河,再流到湘水,經過嶽庭湖後流入長江。”
鄭燕點著頭:“哦,你地理蠻好呀。這裡有三峽的味道。”
夏正華指著下遊一處陡壁夾河的狹窄處說道:“我們已經在立項,準備在那裡修一道攔河大壩,建成一座水庫。”
鄭燕好奇地問道:“那這裡也是高峽出平湖了呀。”
夏正華自豪地說:“是的!”
鄭燕又問:“水庫修起來,不會影響我們煤礦的開采吧?”
葉正奇建夏正華沒及時回答,就接過話題,“不會,煤礦地勢高,也離得遠,我們做過評估。”
鄭燕才放心道:“那樣就好。”
第三天,他們就達成了投資意向。簽約儀式在家裕煤礦舉行。煤礦原來的股東,夏正華的媽媽和歐小龍的小舅子都過來了,代表家裕煤礦與大華實業的鄭燕簽訂了轉讓協議書。漣新縣家裕煤礦的新老兩口礦井作價四百二十萬轉讓給了大華實業,也就是鄭燕的公司。
根據夏正華的推薦,原礦長蔣斌榮繼續擔任大華實業家裕煤礦的礦長,其
他管理人員也沒有變化,隻是留下大華實業投資部童部長進行監管,辦理工商稅務等變更手續,後續還會派來煤礦負責人與財務管理人員。
不久後,夏正華找到獨山村的肖聲誼,將采石場作價二十萬轉讓,肖聲誼約上支書肖敏貴和林場的劉國兵,三個人一起接了盤。
夏正華在煤礦擁有百分之二十的股份,這一次分股及原來的分紅共計入賬一百多萬。這個時候,萬元戶都是個寶,這一下有這麼多錢,妥妥的百萬富翁呀,普通人一輩子也掙不到。夏正華都在想,是不是辭職不乾了。
自此,夏正華脫離了商業,也為自己掙得了足夠的資金,為接下來的從政之道打下了資本根基,不會也不必要輕易收取他人的財物,除非禮尚往來的禮品。
為了以後不被人惦記,夏正華在征詢了柳丹慧父親的意見後,找到蔡善強報備,到縣紀委將錢的來源做了登記說明,以備後查。
蔡善強了解到夏正華這個情況後,向他豎起了大拇指。當然這個大拇指有兩層意思:一是為他的商業頭腦點讚,二是為他的未雨綢繆點讚。
由此,也讓蔡善強堅定了要把夏正華推上縣委常委的想法。
待張菊發他們走後,夏正華組織了湄河鎮經濟工作會議,就一九九四年的經濟工作方向作出了安排,有政府負責起草計劃,報鎮委討論審核批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