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差不多了。”負責兩人對局的專屬裁判按規矩通知開局時間。
剛坐下沒會的林若點了點頭,守著禮數率先起身:“請多指教。”
“請多指教。”
隨話的黃奕中七段回應了句,看著有些狼狽的林若致禮完畢坐下,捧著保溫杯吹氣淺嘗了一口,心中的自信莫名其妙就加了幾分。
心想著這孩子莫不是因為要與自己這位有著多年豐富經驗的七段對陣,便是在來時路上就有所恐慌,以至於此刻神情才會有些緊迫。
看來年輕人還是需要多加磨練才是,不應該如此倉促就來參加所謂的世界性大事,雖然機會難得,不過差距也得先認清楚為上。
顯然在黃奕中看來,他覺得對座的年輕人是沒有認清差距的,職業初段的段位就想參加夢百合杯一戰成名可還遠遠不夠。
雖然對於林若,見識過全運會以及定段賽所展示出來的頂級天賦,這樣的人確實不該小瞧,不過太過重視顯然也沒有必要。
黃奕中認為隻要保持平常心,晉級預選賽第二輪是板上釘釘的事。
稍微坐直身子的林若在對手揣摩的目光下看了看場間,世界性大賽舉辦的跟定段賽還真是一般無二。
成堆的桌子加上姓名牌一擺,在掛上海報背景和外圍時不時卡一下的攝像機,百多個人就這麼坐在場中央,完全看不到爽點啊。
不過也沒關係,進入本賽就應該能體會到什麼圍棋的優雅了。
隨著比賽時間正式開始,兩邊各自取下棋罐上的蓋子準備猜先。
段位高也更年老的黃奕中將手伸進棋盒,抓出若乾數量的白子,緊緊簒在了手心當中等待識彆。
林若見狀,也將手伸進棋盒裡,簡單拿出一枚黑子放到棋盤上。
拿一枚是他固定的習慣,就像需要彆人猜的時候,他也隻會拿一枚握在手裡。
在裁判的注視下,老將黃奕中鬆開手,總計七枚棋子嘩啦啦落在了棋盤之上。
“一下抓這麼多,不累嗎?”林若打心底裡感到疑惑。
“我執白。”數完棋子後,黃奕中抬起頭開口道。
林若嗯了聲回應;“我是黑子。”
計時開始,在裁判的記錄下,棋局也隨之開始了。
全場矚目中,屬於林若的第一手棋輕輕落下掛在棋盤之上
十六列四行,星!
來到另邊落子,細細端詳了布局的黃奕中夾出棋子,落定星位。
前四手告終,雙方形成黑棋上方錯小目對白棋下方兩連星的開局。
待到第五手林若小飛掛角一出,黃奕中看著棋局不免有些愕然,錯小目加無憂角的開局可謂相當罕見。
這種布局最大的好處就是實地紮實,容易把局麵打散,形成細棋格局。
不過錯小目看似漂亮,卻很難把棋子下在外圍,加重了開戰的代價,對於新手,錯小目布局顯然要過於複雜了。
林若開局就跟他這樣玩,37歲的黃奕中不由得認為這是在走奇招,企圖用很難碰到的東西對付他。
不過如果真是這樣,那隻會引起黃奕中不屑一顧的嘲笑。
作為從舊時代走過來的人,這兩年錯小目無憂角的下法因為幅度狹窄、處於低位,容易被對方弄成效率差的凝形等因素影響。
以至於在逐漸形成主流,且注重效率的AL布局中完全被摒棄,除了日本那邊仍舊堅持,在更注重對抗的中韓雙方之間已經非常少見。
簡而言之就是成為了AL普及之後的時代OUT物之一。
隻是黃奕中的棋齡非常長,可不是近兩三年才崛起的新秀,所以他對無憂角的下法相當熟悉。
第六手,白棋右上方高掛,胸有成竹的黃奕中開始了自己的破局。
“他怎麼在走傳統下法,這不是把自己當肉喂到人家嘴裡嗎?”
場地外圍,來到現場觀戰的章偌看著棋盤上麵的布局,麵上忍不住一陣搖頭。
在黃奕中七段麵前玩傳統套路,那可真是小孩和大人下棋,擺在兩人麵前的實際差距不是一般大。
旁邊的於之瑩分析著倒是十分冷靜,林若的布局一直很怪,所以無論走什麼下法都不能讓她吃驚。
換句話說。
林若的前期布局向來是沒有章法,這裡的章法並不指的是下棋的節奏感以及關於走法的拿捏。
這些林若一直做得很好,否則也不會有定段賽全勝出線的記錄。
而是固定的開局走棋思路,在她看來林若並沒有這樣的思維。
很多棋手在前期都有自己較為擅長的布局流走法,甚至有機會就會重複使用相關的布局,這既是手法的嫻熟,也是自信的表現。
因為長年累月中,當棋手專注於某種布局後,很自然就會對該布局的延伸走法以及突發狀況了如指掌,做到進攻遊刃有餘,防守也是滴水不漏。
比如“中國流布局”由中國棋手陳祖德九段首創,以星小目的配合為基礎,以小目為最主要發展方向。
又或者“宇宙流“是日本超一流棋手武宮正樹創造的,以取中腹大模樣為作戰方向的圍棋布局流派,又稱三連星/四連星大模樣作戰。
這些都是著名棋手間最引以為傲的戰術走法,拿出自己最擅長的,有自信是很顯而易見的事情。
不過林若卻沒有這樣所謂固定且擅長的布局,因為可以顯而易見看出來的是,林若下了這麼多局,幾乎前期的走法很難有共通性。
或者說從來沒有超過兩局使用相同甚至於類似的布局。
也就是說林若大部分時候的下法都是不一樣的,前期布局可攻可守,可上可下,甚至還能左右搖擺。
主打一手看心情下棋,想往哪布局就往哪布局,完全沒有套路可言,因為很可能全是套路,隻是你不知道這個套路到底在哪…
昨天才吃過虧的於之瑩習以為常想著,林若前期就是下出再離譜的布局她都不會有任何想法。
她需要關注的是林若如何用這個布局來為自己奠定優勢。
第七手,黑棋右上方托角,麵對著黃奕中的進攻,林若選擇了很固定式的防守反擊。
白棋扳,兩邊圍繞著走了波很常見的你攻我守定式布局打法。
而接下來按照固定定式的套路,黑棋應該在下方小跳才是最為適宜的走法,但是林若並沒有循規蹈矩。
他雖然使用的是傳統開局,不過這並不代表走法也偏向於固定化。
第十一手,右下角點三三。
撚著棋子的黃奕中見狀頓時有些摸不著頭腦,轉換打法變陣沒問題,隻是這手變的是個什麼陣?
他沒看懂,而且他可以篤定,在下手跟著下去擋住之後,事實上的先手權就毫無疑問來到白棋方。
所以這是在上演自掘墳墓的戲碼?
神情略帶疑惑的黃奕中在擋住之後,又是手再簡單不過的長出,順利在右下方搶到先手主導權。
第十五手,黑棋飛出。
林若有條不紊應對著稍有不利的局麵,擅變的白棋抓住機會轉戰,重新回到右上方準備懲罰他的脫先。
白棋擠,黑棋回補。
乘勢而為的黃奕中再次長出,把黑棋的姿態徹底壓低在局部區域。
下一手黑棋爬,白棋又是再為冷靜不過的長出,不僅成功封鎖住黑棋的右上方布局,同時把己方的棋型布得相當之厚實。
被動獲得先手權的林若選擇果斷轉戰左下角進行掛角,相應的白棋右下角飛封以作應對的表態。
黃奕中這步走的非常有想法,因為白棋已經在右上角取得厚實的緣故,如果接下來要更進一步,就得在中央布局以發揮兩邊威力。
不過在此之前,他得先封鎖住黑棋右下角的起勢,隻有這樣才能確保中央布局的萬無一失。
所以黃奕中果斷右下角飛封,通過小尖封鎖並不能達到最大效果,黑棋可以適當扳出,不過一但進行直接的飛壓,那麼黑棋就很難在右下角有所謂的出頭之日了。
短短開局二十手左右,林若的實時勝率便開始大幅度下跌。
“他在乾嘛,不會是昨天贏了師姐一晚上沒睡吧,以至於頭昏腦脹下出這種惡手棋。”場邊的吳依銘看得一頭霧水,甚至於生出今天的林若她上她也行的看法。
感覺又收到無故傷害的於之瑩努力讓自己保持平靜,她也在試著模仿林若的行棋以找出其中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