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民國二十九年10月29日,也就是胡彪他們穿越過來的第四天,早上7點29分的時候。
地點:在冀省的淶源縣城。
今年56歲的崗村擰次,在放下了一份由從京師城發送過來,以多田峻署名的電報之後,不由得陷入了沉思之中。
需要說明一下的是,在原本的曆史上。
當前這一段時間裡,崗村擰次這個老鬼子在7個月前,就被調回了島國大本營任軍事參議官。
次年的4月他會被晉升為大將軍銜,7月才接過鬼子華北方麵軍司令的職務。
也是在這一段時間裡,他將鬼子早就有了一定雛形的‘三光戰術’發揚光大,欠下了我中華軍民的累累血債。
然而因為胡彪他們的到來,崗村擰次的人生軌跡,也發生了一些小變化。
一是,半年多前的桂南會戰中,算是鬼子王牌的第五師團,堪比王牌的第十八師團,本質上已經被全殲。
加上了其他的戰果,絕對是極大增強了中華軍民的抗戰決心。
二是,八路軍除了從蘇北獨立團軍工廠,獲得了好些裝備製造技術之外。
那兩個從毛子那裡分到的兩個師裝備,其中一個留在寶塔地區組建了一支新部隊,另一個則是被發放給了一二九和一二零兩個師。
讓他們的裝備,比起原本可以說強了好些。
總之,就是因為胡彪他們的出現,讓如今的八路軍士氣上更高、裝備上更好、戰鬥力更強。
因此在百團大戰的第一和第二階段,也取得了更輝煌的戰果。
麵對華北占領區的治安持續惡化,不僅沒有辦法達到以戰養戰目的,還牽扯了大量兵力,耗費大量戰爭資源的情況。
島國大本營對於原華北方麵軍司令多田峻,越發的感到了不滿了起來。
認為這就是一個廢物,必須找一個更強的人來解決問題。
於是在半個月前,崗村擰次就接到命令來到了華北地區,等他稍微熟悉一下本地區的情況後,就會接替多田峻的職務。
算起來的話,他成為華北方麵軍的司令官,要比起原本曆史要提前了大半年的程度。
而在到了華北之後,崗村擰次就遇上了鬼子華北方麵軍,為了報複八路軍百團大戰的報複行動。
為了更快地了解情況,以及製定出一些能儘快改善華北地區治安情況的計劃,這個老鬼子還真舍得吃苦。
帶著一支大本營派遣的觀察團,前往掃蕩一線輾轉著實地視察。
這麼些天下來,他還真取得了一些相當的成果,最少將把那些囚籠正策、鐵壁合圍、蠶食正策等,日後他的惡毒招數給提前想到。
甚至崗村擰次還決定了,等他一旦正式上任,就提前使用這些辦法。
隻是就在剛才,他接到了一份來自多田峻的電報。
電報中簡單說明了當前整個華北地區,忽然出現的莫名其妙大亂,以及根據他們判斷,亂子的中心點和來源,應該是易縣和周邊地區。
所以希望他放棄原本近期前往易縣戰場視察的計劃,並且立刻返回京師城。
一番思索之後,崗村擰次用著隻有自己才能聽到的聲音,就此嘀咕了起來:
“中華有句老話說得好,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既然能引發這樣一場大亂,那麼一定發生了讓中華各方無比重視的事情。
說不定,真正改善華北治安情況的破局關鍵,就在易縣之中,所以我一定要去看看。”
就這樣,崗村擰次做出了原定視察計劃不變的決定;在他的命令之下,一支鬼子隊伍很快就向著易縣出發。
其中紫荊關,算是他一路過去一個無法避開的地方。
當然了,這樣一個繼續前往易縣的決定,並非說明崗村擰次這老鬼子多麼英勇。
關鍵的原因,是他根據情報知道在周邊地區,已經沒有八路軍的大部隊存在;就算還有一些小部隊存在,被他們巧合地遇上了也不是什麼問題。
因為他和大本營的觀察團,身邊足有著一個精銳中隊護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