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幾天裡,許燁一邊忙著指導少年建築隊的工作,一邊抽空繼續研究發電機的構造。
他白天在工地上忙碌,晚上則鑽進工作室,沉浸在機械的世界裡。
隨著對傳統有刷電機原理的深入理解,他逐漸有了自己的思路。
與此同時,薑家的新房建設也在穩步推進。
一樓的大白牆麵已經刷好,地麵也鋪上了平整的水泥。
二樓的磚牆完工之後已經開始搭模板了。
模板搭好,自然就可以綁鋼筋然後澆築混凝土。
這些天,不斷有人來看薑家的房子。
可以說,這房子已經成為他們未來奮鬥的目標了。
因為這樣的房子太洋氣了,也特彆的好看。
對比村裡的茅房和土坯房,完全是審美上的碾壓。
隨著薑家新房的逐漸成型,村裡的氣氛也變得愈發活躍。
每天都有不少村民前來參觀,看著那嶄新的磚牆、平整的水泥地麵和即將封頂的二層小樓,大家眼中滿是羨慕和向往。
“許隊長,這房子真是漂亮啊!咱們村要是都能住上這樣的房子,那該多好啊!”一位村民感歎道。
許燁笑著回應:“隻要大家齊心協力,咱們村的日子一定會越來越好。等附近的山都種上了牧草,村裡的養殖業紅火起來,家家戶戶都能住上新房!”
村民們聽了,紛紛點頭,眼中充滿了希望。
現在村裡的女人已經不用到田裡乾活了,主要的任務就是到處去挖牧草回來種植。
對她們來說,這已經很輕鬆了。
今年的糧食不夠的話,村民都已經不擔心了。
因為可以用養殖出來的竹鼠去賣錢,然後去彆的村子購買餘量。
隻要足夠交公糧,完成上麵布置的任務就行了。
竹鼠繁殖真的很快,加上許燁的狩獵隊還有人在抓竹鼠賺錢,所以現在村裡的竹鼠數量已經超過三百隻。
保持這個速度,年底的時候就可以有很多竹鼠出欄。
到時候不僅能賺不少錢,家家戶戶還能分到不少竹鼠肉。
畢竟竹鼠不僅肉能賣錢,還有竹鼠皮能夠賣錢。
而且,竹鼠皮才是賺錢的大頭。
何況,村裡不止養了竹鼠,還有羚牛。
過年隻要殺兩頭羚牛,家家戶戶都能分五六斤肉。
對於家家戶戶蓋新房的日子從許燁嘴裡說出來,大家都不會覺得是一種奢望。
他們相信,隻要跟著許燁乾,好好乾,大家早晚都能蓋上房子。
兩三年不行,那就七八年。
對於許燁,他們還是很有信心的。
村民散去之後,少年建築隊的人都從二樓的陽台下來了。
“師傅,鋼筋綁好了,您上去檢查一下吧。”
許燁點了點頭,直接前往了二樓的樓頂。
檢查了一圈,發現這些少年乾的活都很漂亮。
“很好,你們已經完全掌握綁鋼筋的技巧了,不再需要我操心了。”
“今天就到這裡吧,回去好好休息,明天就封頂。”
封頂完之後,就剩下二樓的室內裝修了。
聽到許燁的誇讚,少年們臉上洋溢著自豪的笑容,歡快地離開了工地。
第二天一大早,天邊才泛起魚肚白,少年建築隊的隊員們就精神抖擻地來到了薑家新房的工地。
今天是封頂的大日子,大家都明白這意味著什麼,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興奮與期待,那股子乾勁就像即將出征的戰士。
許燁也早早趕到,他仔細檢查著各種工具和材料,再次確認一切無誤。
“大家都聽好了!”
“今天咱們封頂,這可是整個建房過程裡最重要的一步,絕對不能出任何差錯!安全第一,乾活的時候都機靈點!”
眾少年紛紛點頭,響亮的回答了‘明白’之後,就開始乾活了。
準備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大家一起攪拌混凝土。
攪拌完成之後,就利用輪滑工具把混凝土吊裝到二樓進行澆築。
經過幾個小時的艱苦奮戰,混凝土終於全部澆築完成。
此時,整個二樓樓頂被平整的混凝土覆蓋。
接下來,就是大家用錘子和棍子進行錘打和戳紮,讓混凝土減少縫隙。
又忙碌了兩個小時之後,封底才算徹底完成。
於是,許燁放了一串鞭炮。
“封底結束,辛苦大家了!”薑如月一臉感激的說道。
“都餓了,大家快來吃點心。”說著,薑如月就招呼著少年們去吃點心。
少年們圍坐在點心旁,一邊吃著,一邊興奮地討論著剛剛完成的封頂工作,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自豪的神情。
“這次封頂可真順利,多虧了大家一起努力!”一個少年笑著說。
其他人紛紛點頭表示讚同,歡聲笑語在院子裡回蕩。
許燁看著這群朝氣蓬勃的少年,心中滿是感慨。他知道,薑家新房的建成,隻是村子發展的一個縮影。
接下來,還有更多的挑戰和機遇在等著他們。
吃完點心後,許燁再次召集大家,開始規劃後續的工作。
“你們的技術已經可以出師了,所以我打算讓你們到各個村子去接活了。”
“我們從省柴灶開始,你們明天推著我做好的省柴灶去各村推廣。”
少年們聽到許燁的話,眼中閃過驚喜與期待,既為自己能出師接活感到自豪,又對即將開啟的新任務充滿忐忑。
“師傅,我們真的可以去其他村子接活啦?”一個少年激動得聲音都有些顫抖。
許燁堅定地點點頭:“當然,這段時間你們跟著我學到了不少本事,是時候去外麵施展一番了。”
他詳細地向少年們交代推廣省柴灶的要點,比如如何向村民介紹省柴灶節能、高效的優點,遇到質疑時該如何耐心解答。
第二天,少年們推著省柴灶,滿懷信心地出發了。
他們首先來到鄰村,一開始,村民們都投來好奇又懷疑的目光。
“這東西真有你們說的那麼好?能省柴?”一位大爺皺著眉頭問道。
少年們立刻熱情地演示起來,生火、燒水,不一會兒,水就沸騰了,而所用的柴火明顯比傳統爐灶少很多。
村民們見狀,開始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這時,一個年輕的村民提出疑問:“這灶看著是不錯,可要是壞了咋辦,你們管修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