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九章 豪擲黃金兩千兩_大唐天將軍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大唐天將軍 > 第二百七十九章 豪擲黃金兩千兩

第二百七十九章 豪擲黃金兩千兩(2 / 2)

其實,醫生在大唐的地位並不低。

自古以來,厲害的醫生,如神醫華佗,醫聖張仲景,都是當官的。特彆是張仲景,在漢末為一郡太守。

至唐代的時候,著名的藥王孫思邈被太宗皇帝接見,太宗皇帝見孫思邈仙風道骨,醫術登峰造極,對其十分敬重,許諾為官。

但孫思邈屬於道醫,懸壺濟世,並不接受。

大名鼎鼎的食療學創始人孟詵,醫術高超,在此時的名氣,並不差孫思邈。

他是孟子的三十一世孫,進士及第,成為武則天時代的中書舍人,可稱為“閣老”。

著有《本草音義》七卷、《本草藥性》三卷、《本草集錄》二卷、《古今錄驗方》的甄立言,在此時醫學界有巨大的影響力,官至太常丞。

唐人沒有人會覺得醫賤,你去找醫者救命,難道還能鼻孔朝天嗎?

連達官貴人對名醫都以禮相待。

“啟稟陛下,這是臣關於濟生堂的計劃,請陛下過目。”

李瑄將奏折呈給李隆基。結婚前就準備好奏折,這幾天在天水王府修改完整。

關於濟生堂的事,朝堂還未下定論,隻是一個倡議。

讓文武大臣心中有準備。

“李相立濟生堂,取‘救濟蒼生’之意。”

“濟生堂分三院。一為回春院,專修醫術,克疑難雜症,培養醫者,為百姓謀福。”

“二為軍醫院,主修刀兵之傷,輔修醫術,得更精湛醫術,治療傷病。”

“三為婦孺院,主修女子奇病,接生嬰兒,診治小兒雜病。可招女學童為醫。”

“濟生堂之醫,可得優厚俸祿,學成後,可賜三品到九品散官。在郡縣建立濟生堂,澤被蒼生……”

李隆基看完奏書後,緩緩將奏書的大部分內容,告知文武百官。

這是在詢問百官意下如何。

從出發點上,李隆基看不出毛病。

李瑄在奏折上寫:

如果能讓百姓果腹,隻是最基本的皇帝。

如果能讓百姓豐衣足食,可堪為明君。

如果能讓百姓有機會讀書識字,可以為堯舜。

如果能讓百姓老有所依,少有所養,可以為聖君。

如果百姓在災病的時候,能及時得到醫師的救治,可以為千古聖君。

當今天下,醫生的數量有限,水平參差不齊,無數生病者得不到救治,庸醫誤人的事情,又時有發生。

大力培養醫生,是天下走向更文明的過程。

李瑄還提到將陳藏器調回長安,任濟生堂主事。

陳藏器為盛唐第一名醫,在開元二十七年,編著十卷《本草拾遺》。

後世認為《本草拾遺》是《本草綱目》之前的醫療百科全書。

可見陳藏器的醫學造詣之深。

壽王李琩在小時候得怪病,就是被陳藏器治好,李隆基表彰其功。

現陳藏器為三原縣令。

就是李瑄殺雞儆猴的那個三原縣。

本來陳藏器為三原縣尉,李瑄以督常平新法不利為由,罷三原令,順手就將陳藏器提拔。

後世評選大唐五大名醫,以出生依次為:孫思邈、甄立言、孟詵、陳藏器、王冰。

除了不慕官職的孫思邈,其他每一個都是官吏,而且官職還不低。

隻是王冰還沒有成長起來,他現在才三十多歲。

並且王冰是李瑄的忠實擁躉。

王冰也是道醫,他自號“啟玄子”,年紀輕輕,對《黃帝內經》的造詣極高,能舉一反三。

就是他整天在長安宣傳李瑄的《糾婚法》沒毛病,甚至還想按照《黃帝內經》,定女子二十一歲結婚的人。

因為這個年級身體才全部長全。

王冰拜訪過李瑄,為李瑄講元氣之說,教養生之道。李瑄結婚的時候,也邀請他。

對這種醫生,李瑄還是很羨慕的。

孫思邈的年紀太邪乎,先不談。

但其他道醫動不動活八九十歲,哪怕放在後世,也屬於高壽。

如果李隆基同意濟生堂建立,李瑄會任王冰為太常博士,管理濟生堂的回春院。

李瑄明擺著告訴學醫者,隻要醫術夠強,所著醫書影響夠大,可以穿上紫袍,位列三品。

雖然隻是散官,標榜身份,沒有政治上的權力。

但這卻是無數人的心願。

除去諸王以外,朝堂上的三品官吏,文武加起來也不過數十而已。

“啟奏聖人,自古哪有女子學醫的?李相真是荒謬!”

這樣的好機會,保守派自然不會放過。

禮部侍郎達奚珣和李瑄卯上了,第一個跳出來,直言不諱。

提高醫生待遇就算了,竟然還在濟生堂招女醫師,這是亂了禮法。

自古隻有王公權貴,將自家女兒私下教導。

“漢代的班昭能編著《漢書》,誰又沒看過《漢書》?據我所知,右相的愛女騰空,正在精習醫術,巾幗不讓須眉,這有什麼不對的?”

“難道接生孩子,讓男人來嗎?女子治療婦女的奇病,必然比男人更能看出門道?大唐是禮儀之邦,文化燦爛,我們輔佐下的大唐,應更完美,更心係蒼生。濟生堂今日建立,將來拯救數以萬計的生命,這不該功德無量嗎?”

李瑄很生氣,達奚珣這不是找罵嗎?

他這次抓住保守派領袖李林甫的女兒說事,誰說女子不學醫。

李林甫麵色微變,達奚珣話剛出來的時候,他就覺得不對勁。

不應該拿女子學醫說事。

達奚珣不敢得罪李林甫,不知該怎麼回答,再次啞口無言。

好在工部尚書陳希烈站出來說道:“啟奏陛下,李相欲建濟生堂。其花費估計高於慈幼堂的十數倍,當前大唐執行新法、遷民、慈幼堂,未有錢財去折騰濟生堂。”

“陳尚書此言差矣。古言: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裡之行,始於足下。既是創立濟生堂,第一階段就要花費十年以上時間培養醫師。也就是說,十年之內,濟生堂無法布置郡縣,大唐國力蒸蒸日上,難道還養不起濟生堂千百人嗎?更何況,濟生堂在學醫期間,可以多救助長安的病人。”

“今日我們輔佐陛下建立濟生堂,是功蓋千秋的事情。我個人出兩千兩黃金,使濟生堂前幾年不用耗費國庫。”

李瑄直接大手一揮,豪資兩千兩黃金,建立濟生堂。

他要的,就是濟生堂的模式,要讓朝廷為濟生堂加銜。

最少十來年內,才能培養第一批合格的醫師。

李瑄要未雨綢繆。

兩千兩黃金遠遠不夠造反,但絕對能為他帶來巨大的聲望。

因為這錢不是收買軍心,在文武百官眼裡,這些都是出力不討好的事情。

誰知道十年後濟生堂要搞成啥樣!


最新小说: 星穹鐵道:被稱為活體奇物這件事 改命來財 資本家大小姐家屬院帶崽,京少天天哄 預知未來的我,心聲被竊聽了 一路行之神傳 速通武林,拳鎮諸天! 賭癡開天 大唐:重生李承乾,開局自請廢太子 神幻星宇之十二星聖 穿進獸世禦獸,我的動物園太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