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不得李瑄能成為大唐宰相!
“哈哈……大論飲酒……”
李隆基終於大笑,不僅僅是吐蕃妥協,為大唐帶來的收益。
還有就是李瑄的話太中聽了,明明是對著恩蘭達紮路恭說,卻如同流入李隆基的心底。
彆的君王一世英名,都算是明君。而他卻在變法革除弊端,是在謀略萬世。
晚會上,酒香愈發迷人,舞女的姿態更加優美,絲竹也醉人……
隻有恩蘭達紮路恭強顏歡笑,美酒在他口中失去味道,他無心觀看周圍的萬般美好。
他希望回到吐蕃以後,瑪祥仲巴傑和貴族們能理解他。
“聖人,臣請與吐蕃前任讚普一見,望聖人成全!”
酒宴結束,恩蘭達紮路恭向李隆基請求道。
“準!明日由羽林郎帶至尺帶珠丹宅院相見。”
李隆基微微點頭。
尺帶珠丹幾乎是幽禁狀態,吐蕃立新主,他明顯無法再回去。
與恩蘭達紮路恭一見也沒什麼。
李瑄沒有阻攔,他也清楚其間的利益。有羽林郎監視,翻不起什麼風浪。
“謝聖人!”
恩蘭達紮路恭拜謝。
他沒有提及,請李隆基釋放吐蕃的俘虜等事宜。
因為他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事情,他們沒有資格討論這些的條件。
次日,恩蘭達紮路恭與尺帶珠丹相見。
他跪在地上,痛哭流涕,一個勁地言自己的辜負。
尺帶珠丹執政的吐蕃,國力到達頂峰。
然高山突然崩塌,是尺帶珠丹的罪過嗎?
是大唐國力更強,是大唐有李瑄這樣的將軍。
尺帶珠丹了解到自己的小兒子繼位,了解到瑪祥仲巴傑輔政,心中五味陳雜。
他問吐蕃還有機會強大嗎?
恩蘭達紮路恭說有,他的眼睛在告訴尺帶珠丹另一個信息。
尺帶珠丹明白,一切皆在不言中。
會麵半個時辰後,恩蘭達紮路恭被羽林郎催促離開……
三天後的朝會,恩蘭達紮路恭入興慶殿。
李隆基親簽國書,封赤鬆德讚為懷恩讚普。
懷恩!
懷大唐的恩德的君主。
四字漢字,甚至吐蕃都不好意思去翻譯。
因為讚普的“雄強”已經不在。
如此不倫不類的封號,是吐蕃的恥辱。
也意味著,今後在絲綢之路上,吐蕃將退出舞台。
當商人閒聊的時候,問及天下哪個國家更強大的時候。
商人們說大唐!
三足鼎立的局勢消亡,大唐有一名將軍,降伏了吐蕃。
諸胡、粟特商人,稱此唐將為“天將軍”!
而天將軍之名,由此而始!
恩蘭達紮路恭於十月底,回到長安。
回去的路途很快。
因為他留下所有金銀貨物……
……
前往華清宮以前,王昌齡從新安縣回到長安。
他將自己得到的證據,稟告楊慎矜。
楊慎矜權衡以後,帶著王昌齡,來到中書門下堂,拜見李瑄。
然李瑄沒有私下見楊慎矜和王昌齡,而是將李林甫和裴寬叫到自己的公事堂內。
“楊大夫,王禦史,關於李銙案,你們儘管直言。”
李瑄向楊慎矜和王昌齡詢問道。
“王禦史,你將自己的調查,告知諸位相公。”
楊慎矜很不自在。
他本想與李相私密交談,尋應對之策。
在中書門下堂的辦公之地會麵,不屬於私下見麵。
哪想李瑄公開。
“回李相,經下官調查,新安縣的百姓十分憎恨您,多有私下大罵。究其原因,是新安令李銙常言您是他的堂弟,連河南尹的官吏,都不放在眼裡。新安縣大族豪強,以新安令馬首是瞻,常平新法之風已吹至新安,可新安依舊未能執行,豪強欺淩百姓,又受到新安縣衙的庇護,百姓對新安令道路以目……”
王昌齡向李瑄彙報他在新安縣明察暗訪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