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瑤娘子,這是為難我啊……”
楊釗一臉難色。
李瑄那麼厲害,他要是背叛李瑄,一定會被李瑄整死。
他靠近李瑄,經常被李瑄敲打,明白李瑄喜怒不形於色,整人的時候,比李林甫還狠。
楊釗雖然得寵,但和李瑄相比,還差的遠呢!
“我不管,以後再看到你靠近李瑄,就不要入此門。”
楊玉瑤不依不饒地道。
她無法忍受李瑄接二連三不給她麵子。
這樣下去,她的豪宅還怎麼建?
僅憑朝廷每月供奉的百萬錢,根本不夠她的花費。
“依你就是!”
楊釗沒辦法,隻能同意。
他離自己的抱負還有一段距離,哪怕完成人生目標,也得遷就楊玉瑤。
他很頭疼,如今朝廷分兩派。
先出賣李林甫,使李林甫對他恨之入骨。
現受楊玉瑤脅迫,他該怎麼辦呢?
楊玉瑤哼了一聲後,準備離開虢國莊,前往華清宮內宮。
虢國莊實際麵積,比天水王府還大。
上元夜需要許多燈樓點綴。
但和長安新建的豪宅相比,現在的虢國莊也不值一提。
楊玉瑤入宮去見楊玉環以後,想讓楊玉環勸說李隆基,為她籌備錢財。
但楊玉環隻說一句“李相應有自己的安排”。
並沒有同意楊玉瑤的錢財申請,並讓她不要去向李隆基要。
這讓楊玉瑤無比鬱悶,她親妹妹在這麼關鍵的事情,怎麼能向著李瑄說話呢。
但楊氏的權力來自於楊玉環,楊玉瑤也不能說什麼。
她隻能等到上元夜的時候,聖人不儘興,看李瑄笑話。
李隆基對這種典禮的要求,一向很高。
這件事情,被李林甫得知後,他在中書門下堂,立刻起草為虢國夫人撥一萬貫,建築燈輪和燈樓。
“你還是宰相嗎?這種雞毛蒜皮的小事,不用你操心…”
李瑄對李林甫訓斥一頓後,與裴寬一起駁回李林甫的文書。
雖然被罵,但這正中李林甫的下懷,他將這件事情告訴虢國夫人。
使虢國夫人對李林甫有好感,而對李瑄的氣憤已經達頂點。
李瑄當然知道李林甫的心思,所以他要討好一下楊玉環,用楊玉環壓製楊氏。
在李瑄的認知中,楊玉環隻是愛惜榮華富貴,不乾涉朝政,並且有一定的認知。
但在她認知以外的東西,李瑄認為還是比較容易忽悠的!
李瑄不知道的是,他正是楊玉環心中的白月光。
親姐的地位,也不一定有李瑄重。
轉眼間,進入元正日。
又到了休假的時間。
而這次假期,是特殊的一天。
聖人心血來潮,要看上元夜燈火,並舉行典禮,那府庫就要因聖人而開。耗費數百萬貫,隻要能讓聖人歡樂,也在所不惜。
須知,即便李瑄將數十萬百姓遷徙至青海、九曲,並搭建房屋,分牛羊,使他們暫時安居樂業,也遠遠用不到這些錢。
但李瑄沒有那麼做。
臨近上元夜的時候,文武百官並沒有感受到華清宮有變化。
他們在議論,李瑄會不會因此受到聖人的責罰?
李隆基在華清宮,發覺上元夜臨近,他酒醒的時候,並沒有看到華清宮的變化。
故在中書門下堂的時候,問李瑄情況。
李瑄隻是讓李隆基放心,保證會有一次美好的典禮。
李隆基出於對李瑄的信任,不再多問,隻是將信將疑。
其間,高力士再次到來。
這次不是他主動前來,而是帶來楊玉環的傳話。
如果不可為,楊玉環會勸說李隆基回長安。
長安不論是曲江,還是太液池,亦或者大明宮,都由完整的燈輪和燈樓,以及各種巧奪天工的燈具。
站在花萼相輝樓的三樓,就能俯瞰長安萬家燈火,坊市如晝。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唯有上元節時,暫馳宵禁。
放夜之日,可以說比中秋、元正,還要熱鬨。
但長安失去皇帝和文武百官,諸王公主。上元節時,巨資打造的燈樓、燈輪,會蒙上塵埃。
沒有皇帝的長安城,注定不會在上元夜綻放。
李瑄得知楊玉環有這種想法後,心裡怪怪的。
主要是他與楊氏漸生矛盾。
不過李瑄請高力士傳話楊玉環,上元節夜晚,會給她帶來驚喜。
“相公,這盞燈是娘子親自所畫?娘子問你放在哪裡?”
霜兒提著一盞未點亮的花燈,來到李瑄麵前。
燈罩的紙上,用淺筆畫著一簇梅花。
另外一麵,又有清麗的小字,正是李瑄抄襲的《詠梅》。
牆角數枝梅,淩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掛在門前吧,我來掛!”
李瑄笑了笑。
裴靈溪、薑月瑤、長離、霜兒等自製自畫的燈火,都比較簡單。
元正日他也不會忙其他事情,趁著白天的時候,陪伴家人。
“好的相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