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意思很明顯,大唐讓他們依附於大食。
蔥嶺西的諸國非常無奈,蔥嶺以西大多數國家信奉祆教和佛教。
甚至粟特國家對祆教無比虔誠,宗教觀念刻在心中,這也是粟特人頻頻反叛大食的原因。
石國柘枝城被高仙芝屠了,否則石國王子也不會求到大食頭上。
所以大唐的放棄,對布哈拉、拔汗那、粟特諸國無異於天塌。
他們皆知高仙芝已經被天將軍取代。
以為打敗吐蕃的天將軍會強硬無比,會將大食趕出去,歸還他們的信仰。
沒想到天將軍是個軟蛋,是名不副實之徒。
本來就向大食改旗易幟的河中諸國,自然是歡天喜地,他們有的不滿大唐,有的更親近大食。
大食剛平定布哈拉和粟特諸國,這種大軍壓境下,讓實力較強大的拔汗那都沉默無聲。
拔汗那國王再次派大臣到安西都護府,詢問緣由。
他們是大唐在蔥嶺西的馬前卒,失去大唐,即便投靠大食,大食也會使勁剝削他們。
拔汗那不甘心!
粟特的曹國、康國、安國,也是經常朝貢大唐,且曹國女子為李隆基的妃子,生李蟲娘。
康國和安國,在大唐有諸多將領、官吏。
他們再次聯名傳信安西都護府,希望李瑄能夠出兵幫助他們。
李瑄於七月中旬回到龜茲,他得到這些來信,隻回複無能為力,並表明葛邏祿劫掠大唐北庭邊境,他奉詔出兵葛邏祿。
而蔥嶺西千溝萬壑,大唐無法將大量兵馬運送回去。
而且李瑄還說,大唐不怕大食,因為大食也無法翻越蔥嶺和雷山。
他故意將這信件傳給好幾個國家,甚至與大唐不友好的河中小國。
他想讓大食看到安西的動向。
蘇定方平定蔥嶺以西,使數十國歸唐,設諸多羈縻州,但唐軍沒有在蔥嶺以西駐軍,沒有將文化影響但蔥嶺西。
使蔥嶺西的河中、昭武故地,非常飄搖。
相當於大唐的保護國。
以至於後世有人蔥嶺西至鹹海不算高宗時代的領土。
因為無作為領土的基礎。
不像安西,大唐的軍事、政治、文化全方位地影響。
李瑄不想這樣的事情發生。
因為中亞的地理位置,對華夏未來太重要了。
如果能讓漢人居住在裡海、甚至黑海,那大唐就能直接鉗製西方。
……
李瑄回到龜茲城,並未得知從長安傳來的奏折,代表邊令誠對李瑄的彈劾未成功。
現在他沒有準備好,還不是拿下邊令誠的時候,再讓邊令誠跳幾天。
李瑄讓薛錯從安西都護府的府庫取出一批錢財和金銀珠寶,讓薛錯帶著這些金銀珠寶到高昌,將其交給李紓和羅興。
貿易要早點搞起來,李瑄沒有幾年時間。
同時,造紙的作坊、瓷器、冶鐵、紡織等作坊,李瑄讓岑參為主去籌備。
派出去的士兵已經找到石英砂,就在龜茲附近,石英砂是非常常見的一種礦物,現正在開采。
李瑄在龜茲都護府,招募匠人,為製造玻璃、肥皂做準備。
在李瑄回到龜茲後的三天,浩浩蕩蕩的隊伍,順著赤河,來到安西城外。
旗幟遮天蔽日,鎧甲如雲,槍槊如林。人馬之眾,仿佛能填滿山川溝壑。
氣勢之雄偉,蓋過彪悍的安西軍。
西域從未出現過信麼多唐軍。
隊伍中,不僅僅是唐軍,還有一些軍人的家屬,匠人的家屬,一起隨軍而來,總計一萬多人,以後他們將在這裡開枝散葉,使華夏文明生根發芽。
另外,還有大概四千餘名吐蕃奴隸。
行進至西域,帶來的牛羊駝牲畜也還有十餘萬頭。
“車將領,一路辛苦。”
李瑄帶領安西都護府的官吏出城迎接安西經略軍和長城軍的到來。
“長途跋涉,乃行軍常事。末將不敢言辛苦。”
車神塞向李瑄一拜。
由於趕著大量的牲畜,攜帶眾多糧食。平時要為戰馬和牲畜尋找草地,耗費大量的時間。
特彆是過沙漠的時候,把準備的草料都用完了。
戰馬都喂的粟米。
有這一次行軍經驗,下次輕裝急進的時候,會容易許多。
以臨洮軍改來的安西經略軍為例,隻攜帶數日的草料,換乘極速奔進。
“長城軍駐紮在龜茲城外。而車將領麾下的經略軍在龜茲休息一段時間後,還要行軍,到伊麗水流域,兵種分開駐紮。建立牧場的事宜,我會儘快擬訂。”
李瑄又問了一下長途行軍的戰馬損耗,得知損失不大後,李瑄鬆一口氣。他向車神塞交代經略軍的最終駐紮地。
到伊麗水流域,經略軍需適應一段時間。
“末將聽從李帥的安排,到伊麗水後,一定會督促士兵,多開墾屯田,自給自足一部分糧食。”
車神塞早就對西域的地圖熟記於心。當前情況下,伊犁河流域屬於前線,以經略軍的機動,能短時間內,到達碎葉。
他不忘減輕安西的負擔,把屯田做到位。
這幾年,他們在青海伏俟城外開墾荒地二十大屯。
相信在西域也能做到。
……
在李瑄與車神塞交談的時候,李嗣業觀覽這支取代赤水軍,被譽為“天下第一軍”能軍隊。
曾經的“臨洮軍”,在西域也是大名鼎鼎,自李瑄任隴右節度使副大使以後,臨洮軍就追隨李瑄,一連數年,李瑄所參與的戰鬥,臨洮軍都有參與,使臨洮軍中擁有極大一部分百戰餘生的精銳老兵。
在李嗣業眼中,臨洮軍無疑是裝備精良的。
連普通的輕騎,都一人雙馬。重步兵和重騎兵更是一人四馬。
安西經營數十年,也僅僅是能做到步兵有馬而已。
經略軍超過一半的戰馬上都掛著明光甲和魚鱗甲,被甲率百分之百,被鐵甲率超過百分之五十。
鐵甲是一支精兵戰鬥力的保證。
李嗣業也終於看到比安西陌刀更出名的隴右陌刀。
改良的陌刀天寶年間新入唐軍,諸軍都在摸索階段,但隴右最先使出陌刀,並經過多次大戰的考驗。
當張興刀者,人馬俱碎。
據說這是賀書上對隴右陌刀將張興的讚譽,連聖人都對張興讚不絕口,並封其為將軍。
李嗣業不得不承認,隴右陌刀比安西陌刀好太多了,一人四馬,彌補陌刀手的笨重。
李嗣業還得知隴右陌刀手有特製的內外甲,護麵,武裝到牙齒。
作為一名陌刀將,李嗣業知道隴右陌刀軍一旦攔停騎兵,必然是一場殺戮。
“你是安西陌刀李將軍吧!我叫張興,經略軍右廂兵馬使,也是一名陌刀將!”
張興看到李嗣業後,非常吃驚,他第一次見到比他還高這麼多的人。
他知道這李嗣業一定是個狠人,可能持的陌刀,比他更長。
“李嗣業拜見張將軍。”
張興是千牛衛將軍,地位和名氣,遠大於李嗣業。
“李帥很推崇李將軍,待戰爭來臨,我們比一下誰更勇敢。”
張興很有鬥誌,數年訓練,更成熟的陌刀技藝,他絕不能辜負李帥。
“好,在此之前,還要向將軍請教陌刀之技和陌刀陣型。”
李嗣業聽張興說李瑄很推崇他,異常振奮,好勝心也被激起。
“我們陌刀手有利有弊,李帥在操練時的戰術,能輕易克製陌刀,與君共勉,我們取長補短。”
彆看張興五大三粗,實際上他也是飽讀詩書的人。
他深深的知道陌刀的弊端,所以陌刀與輕騎相輔相成,無論如何,都要與輕騎、強弩聯合在一起,不可貪功。必要的時候,可以依靠地利。
“與君共勉!”
李嗣業再次一拱手。
而後,李嗣業也負責接待張興等將領入城。
遠道而來的士兵,都有殺牛宰羊犒勞。
工匠和士兵的家人,會安置在沃野之上,以便於屯田。
西域地廣人稀,在龜茲周圍,能屯田的地方非常多。
唐軍工匠還是以維修兵器、鎧甲,製造兵器、鎧甲為主。
李瑄沒有與僚屬們一起入城,他終於看到心心念念的薑月瑤和長離。
雖然在馬車上,但一路顛簸,使她們都非常憔悴。
李瑄親自駕駛著她們的馬車,將她們帶到安西都護府內李瑄的宅院中。
她們先休息幾天,解除疲憊,李瑄再和她們溫柔。
然後李瑄到都護府的宴堂,介紹河隴的將領,與安西將領、僚屬認識。
一杯酒後,大家戮力同心,共謀戰功。
隴右軍入西域,使李瑄正式壓製安西軍。
接下來,李瑄要在勝戰的同時,槍打出頭鳥,整治安西軍。
七月下旬,經略軍離開,向伊麗水指定的位置進發。
八月上旬,李瑄向西域三十六國傳遞文書,通告葛邏祿寇掠北庭藩屬、縣鎮,殺死牧民數百,搶奪牲畜數十萬。都護府儘書其惡,示其大逆不道。
對於葛邏祿寇掠的北庭的事情,西域三十六國很震驚,葛邏祿吃了熊心豹子膽了嗎?
雖然天將軍在西域未建功,但赫赫威名應該可以讓人望風而降啊!
大唐忠心的小弟們,立刻上書都護府,發輕騎攻打葛邏祿,生擒施利葉護。
於闐王尉遲勝更是請命他親自領兵。
但李瑄隻是安撫西域三十六國,並未讓他們派兵征伐葛邏祿。
八月中旬,李瑄對於闐鎮守使、焉耆鎮守使、龜茲鎮守使下達軍令,要求他們聚兵於北庭,配合北庭的天山軍、瀚海軍,進攻葛邏祿。
諸鎮糧草、輜重已開始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