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知道大食第一次跨過蔥嶺西,在後勤上,一定要全力以赴。
如果糧草中斷,補給不足,後果不堪設想。
自大食駐紮在薩末鞬城以來,在艾布·阿拔斯的支持下,大量的糧食和牲畜已經被送入薩末鞬城。
艾布·阿拔斯也在令呼羅珊總督儘快出擊,打敗唐軍。
為了借助安西都護府征伐葛邏祿的機會,他要在兩個月後,做好準備。
“遵命!末將必然在明年夏天之前,將旗幟插在龜茲城。如若不能,末將提頭來見。”
齊雅德·伊本·薩裡神情激動地領命。
他將創造曆史,將勇士和主的意誌,帶來蔥嶺西。
“我在後方為齊雅德將軍準備糧草輜重。”
呼羅珊總督對齊雅德·伊本·薩裡的態度很滿意。
就像他們起義推翻馬爾萬二世一樣,抱著必死的信念。
當天,呼羅珊總督開始調兵遣將。
一邊征集更多糧食,一邊調兵遣將。
同時,呼羅珊總督將他的手令傳遞給剛投靠大食的粟特、拔汗那,以及吐火羅地區的十幾個國家。
一時間,西域風起湧雲。
黑衣大食太強硬了,剛建立哈裡發政權,就開始征伐大唐。
那大唐的天將軍,令人失望。
本以為打敗吐蕃的神勇,卻連高仙芝也不如。
反而讓大食開始向安西東擴。
和之前不同,這次是大食主力過來。
有些蔥嶺西的西域小國,已經預料到了大唐將在安西受挫。
這使得一些河中西域小國開始對大食死心塌地,以免大食占領西域以後,開始清算他們。
蔥嶺西許多西域小國,本就對大唐的行徑很不滿。
眼看大食在西域如日中天,號令諸國,拔汗那、粟特曹國、粟特安國等,被逼無奈,隻能在大食的脅迫下,派遣一些兵馬。
並為大食供奉駱駝和馬牛羊,以及糧食,供大食的糧草。
他們對大唐的放棄,也非常憤怒,不滿的情緒也正常。
因為他們知道大食遲早會清理他們的信仰。
大食在擴張的路途上,清除異教徒的事情屢屢發生。
而大唐從來不會因為他們信奉拜火教而強令他們更改。
大唐更像是胸懷天下。
而大食本以為兩個月能做好準備,誰知在糧食充足的情況下,準備三個月,於十一月份,才出發前往大唐。
呼羅珊總督為萬無一失,將計劃謀全。
自己親自坐鎮怛羅斯城。
大軍沒有從蔥嶺翻越,而是從怛羅斯,翻越雷山,從碎葉突入,這能節省許多時間。
怛羅斯城、俱蘭城、阿史那不來城,碎葉水河穀,通過東西交通衝要千泉。
這是呼羅珊總督權衡利弊後的行進路線。
一是此路距離大唐最近,二是糧草輜重更方便用駝馬運輸。
碎葉河河穀呈東西走向,長五百裡,最寬處一百五十裡,兩邊雪峰平均高度一千餘丈,山裡多溫泉,穀地氣候宜人,可稱得上絲綢之路上又一“河西走廊”。
沒有比此更好的行軍路線。
雖然攻破碎葉後,還要突破重重障礙,向安西深處挺近。
但碎葉是大唐的門戶,打開門戶,占領安西指日可待。
如今,俱蘭城、阿史那不來城,都相當於大唐在最前線的守捉。
由於城池低矮,一碰就碎,它們存在的意義是大唐打探消息。
這也意味著大食從這條道路上行進,繞不開大唐的耳目。
大唐的守捉騎兵早已得到大食大舉進攻的信息。
吐蕃距離俱蘭城還有數十裡的時候,他們便棄城騎馬逃離。
阿史那不來城的唐軍也放棄抵抗。
不費吹灰之力,連下兩城,讓齊雅德·伊本·薩裡振奮。
到達方圓二百裡平坦的千泉地帶,齊雅德·伊本·薩裡更是令騎兵先行。
齊雅德·伊本·薩裡知道大唐已經掌握他們的動向,說不定就在回軍馳援。
他謹記呼羅珊總督的吩咐,這是一場正麵的較量,用絕對的優勢,將安西都護府壓倒。
這段時間,葛邏祿在前兩個月,時時向大食求援。
到後麵,已經沒有求援的消息了,似乎葛邏祿正在被唐軍圍追堵截,情況危機。
實際上,李瑄在這幾個月一直在備戰。
他調集糧草輜重到碎葉城、熱海之畔。
同時,將安西經略軍的兩千強弩手,兩千重步兵,投入至碎葉城。
使碎葉城的防備固若金湯。
李瑄一直掌控著蔥嶺西的動向,他要分兩步要走,第一步是剿滅來犯的大食主力。
第二步是“乘勝追擊”,率領大唐兵馬到達蔥嶺西,將大食的勢力,徹底趕出中亞。
好在被他等到這次機會,李隆基在十月份的時候,向李瑄詢問過戰況,使李瑄的壓力非常大。
如果今年大食不主動進攻,李瑄一定會搞大食。
李瑄不能無休止地與大食耗下去,好在呼羅珊總督終於耐不住性子。
或許來源於艾布·阿拔斯的壓力,或許這就是名將的自信。
曆史上的高仙芝,得知大食聚集兵馬在怛羅斯,所以決定先發製人。
這意味著,曆史上的呼羅珊總督,有對安西都護府的野望。
隻是時間長短的問題。
很可惜,他們的哈裡發艾布·阿拔斯建國不到五年就死了。
而呼羅珊總督也遭受到很經典的操作,功高震主。
飛鳥儘,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如呼羅珊總督這種開國功臣,又大權在握,誰都會忌憚!
這也使呼羅珊總督在打贏怛羅斯之戰後,沒有趁大唐的安史之亂進攻西域。
因為在安史之亂前夕,呼羅珊總督被處死,緊接著就是跟隨呼羅珊總督起義的老部下叛亂。
“龜茲軍、焉耆軍、於闐軍、瀚海軍、天山軍可已就位?”
熱海(今伊塞克湖)南麵,李瑄向岑參詢問道。
熱海距離碎葉鎮不過百餘裡。
而這裡駐紮著長城軍和三萬龜茲、於闐、焉耆等西域三十六國聯軍,在伊塞克湖南麵,也有一萬多經略軍的輕騎和精騎。
此時,大唐已經將所有的絲綢之路封鎖,胡商停滯道路,不得靠近蔥嶺、雷山。
否則以細作論處。
“回李帥,龜茲於闐瀚海等軍已經到位,他們將與葛邏祿一起,隨時從伊麗水南部而下,截斷大食兵馬的後撤之路。”
岑參向李瑄回答道。
龜茲、於闐、瀚海等軍皆有戰馬,這種快速的機動能力,能在關鍵時刻讓大食絕望。
不久後,李瑄會讓齊雅德·伊本·薩裡體會一下曆史上高仙芝的難過。
哪怕齊雅德·伊本·薩裡比高仙芝準備的更充沛。
從曆史上高仙芝的兵馬成分上,可以判斷出高仙芝行走的路線也是雷山千泉之路。
因為高仙芝會在伊麗水流域與葛邏祿彙聚,然後翻越雷山,過俱蘭城,與拔汗那彙聚。
三部一起,挺近怛羅斯水,開始連番大戰。
自負的高仙芝,沒有在戰前,發動全西域的藩屬國力量,增強安西的兵力,並往碎葉城聚集糧草。
如果高仙芝的兵力再多兩萬,再有千泉道路的糧草補給,勝負猶未可知。
“碎葉周圍的牧民、百姓確保一個不漏地撤走了嗎?”
李瑄又向封常清問道。
“回李帥,已經全部撤走到四百裡外,連一隻雞羊都未留下。”
封常清向李瑄回答道。
不僅僅是碎葉水地域的百姓。
連碎葉城周圍的守捉小城葉支城,賀獵城等,都已經被大唐舍棄。
大唐隻有五千碎葉軍,一千諸守捉軍,兩千經略軍強弩手,兩千重甲步兵,負責鎮守碎葉城。
為使碎葉城的空間足夠容納兵卒和雷石滾木,連碎葉城中原有的百姓都已經被暫時遷離。
“波斯王,雖已過幾代,但大唐從未忘記為薩珊波斯複國的承諾。貴祖父在的時候,大唐有吐蕃騷擾,對薩珊波斯的滅亡鞭長莫及。現吐蕃已經被降服,是時候兌現諾言了。”
李瑄將一名異族老者召入營帳,向他說道。
此老者是當初向大唐求援的薩珊波斯的波斯王子卑路斯之孫普尚。
卑路斯帶著無儘的遺憾客死長安以後,李治下詔名將裴行儉率兵護送卑路斯之子泥涅師返國,但護送至碎葉城,大唐讓他獨自回到吐火羅。
事實上,裴行儉的主要使命是對西突厥平叛。根本顧不上為薩珊波斯複國。
當時白衣大食在中亞地區爭奪戰中已經占據較大優勢,泥涅師在吐火羅召集了數千追隨者,但終未成氣候,數年後,追隨者見大勢已去,作鳥獸散。
隨後泥涅師居住於吐火羅二十餘年,未能實現複國之夢。在武則天後期和韋氏、太平公主奪權的時候,大食軍隊征服中亞大部分地區和印度河流域,泥涅師無處棲身,隻得東逃,景龍元年至長安,不久後就含恨而終。
大唐繼續封其子普尚為波斯王。
但普尚居住在西域,亦是有名無實。
加上歲月匆匆幾十年,普尚也已經老去,他早就對父祖的光複事業心灰意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