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瑱在軍營中,指揮粟特人和拔汗那人、布哈拉人,統一戰線。
同時,此軍營中還有兩千碎葉軍,一千諸守捉軍,一千安西經略軍重步兵,一千安西經略軍強弩手。
待吐火羅諸國聯軍和大食步兵靠近營寨的時候,大部分唐軍已經到位。
雪夜之中,大食士兵和吐火羅諸國士兵隻想從四麵八方,突破叛徒的營寨,取下叛徒的腦袋換金幣。
他們用大喊為自己壯膽,驅逐寒風,心中火熱。
漸漸地,他們距離粟特、拔汗那的營寨越來越近。
實力最強勁的拔汗那國在南麵,布哈拉在西麵,安國、康國等在東麵,曹國、史國等在北麵。
大唐的強弩手、弓箭手、重甲兵,均勻分布在四方。
補足短板。
河中小國,大多未經曆過征伐,沒有參加過高烈度戰鬥,所以戰力孱弱。
唐軍必須給予他們支持。
碎葉軍副使來瑱也被李瑄召見過,並委以重任。
他將碎葉軍使趙崇玼調到葛邏祿一帶,率領三千碎葉軍鎮守北麵,同時負責保持葛邏祿與李瑄的聯係。
表麵上看權勢更重,實際上是給來瑱表現的機會。
“放箭!”
大食聯軍距離營寨一百步的時候,來瑱最先下令北方的強弩手、弓箭手射箭。
“嘣……”
“咻咻咻……”
箭如雨發,所中必倒。
一陣陣慘叫聲,響徹在雪夜中。
進攻的大食士兵和吐火羅士兵雖然毛骨悚然,但被忽悠的他們,隻以為扛過大唐的反擊,他們就能獲得獎賞。
雖然大唐也是胡亂射箭,但弓弩眾多,大食聯軍進攻密集,總有一部分的箭矢能夠命中。
百步的喋血,終於讓大食聯軍靠近營寨。
叫喊連天,聲震四野。
他們以為勝利就在眼前,如怒濤般猛衝,使出全力。
而營寨前立下的木樁和拒馬,雖然比不上城池,但想一時半會推倒,可沒有那麼容易。
“噗嗤……噗嗤……”
幾名大食士兵剛準備挑帶刺的拒馬,立刻就被弓弩射殺。
大食士兵的悍勇是吐火羅諸國士兵的數倍,他們的死士最先將拒馬挑開。
可隨之而來的占據先機的唐軍士兵從營寨外將大槍刺出去,將這些生命收割。
“燒毀營寨的大門……”
指揮的大食將領下令士卒將動物油脂扔在營寨的大門上和柵欄上。
而後火把又扔上去。
“呼……”
一時間,許多柵欄上充滿火光,使在柵欄前防禦的唐軍士兵、粟特諸國、拔汗那等士兵不得不後退。
見到起火的地方越來越多,大食聯軍的心更熱。
但營寨起火被燒,並不意味著他們立刻就能攻入。
大唐的弓弩還在耳邊呼嘯。
時不時有倒黴蛋與雪花一起凋落。
血光與火光交織。箭矢如雨,無情地射落一個個鮮活的生命。
燃燒的營寨下,屍體橫七豎八,大食傷者的哀嚎與大唐士卒的怒吼混為一團。
半個時辰後,一些柵欄終於被燒毀,推倒。
大食勇士前赴後繼,卻被唐軍重甲步兵,配合粟特、拔汗那的長矛陣阻攔。
衝撞之下,有死無生。
又有更多的大食士卒悍不畏死地衝上去。刀劍碰撞之聲不絕於耳,每一次交鋒都異常慘烈,鮮血融化了積雪。
落地的雪花,又頃刻間與血水混為一談。
吐火羅諸國士兵剛開始還能適應死傷,但隨著戰鬥愈發慘烈,他們發現事情不對勁。
看似將大唐營寨的柵欄燒毀、推倒。
但唐軍的陣型非常密集,火光的照耀下,儘是淒慘景象。
軍隊的素質在這一刻體現的淋漓儘致,吐火羅諸國聯軍由十幾個國家組成,指望他們迎刃而上,齊心協力,有些不現實。
有些方向,吐火羅諸國聯軍放棄主動進攻,隻圍不攻。
“兒郎們,跟隨天將軍立功的時候到了。不投降的人,殺無赦!”
在此處激戰一個多時辰後,施利葉護率領兩萬葛邏祿騎兵連夜趕到戰場。
李瑄一得到大食進攻的消息,就通知施利葉護,令他將騎南下支援。
李瑄看到齊雅德·伊本·薩裡選擇進攻拔汗那、粟特諸國,立刻明白這家夥想製造混亂,引誘他們的主力前去。
他自然不會上當。
安西經略軍、長城軍,甚至龜茲、瀚海等軍李瑄都未動。隻是將此任務交給葛邏祿。
李瑄要集結其他力量,圍攻大食聯軍的主力。
葛邏祿葉護施利急於表現自己,他一到現場,就令騎兵將整個戰場團團圍住。
吐火羅諸國聯軍看到周圍山呼海嘯的葛邏祿騎兵後,麵色大變。
他們的呼羅珊騎兵呢?
怎麼能任由葛邏祿騎兵出現在他們的外圍。
攻擊營寨的時候,最忌諱的就是被反包圍。
在兵力懸殊,兵甲差距較大的情況下,吐火羅諸國聯軍和這數千大食士兵的命運已經注定。
葛邏祿與唐軍裡應外合。
頃刻間,就將這裡的大食聯軍殺得抱頭鼠竄。
最先崩潰的是吐火羅諸國聯軍,連他們的將軍都帶頭投降……
其他的大食步兵本就死傷慘重,在葛邏祿騎兵的衝擊和唐軍的夾擊之下,所剩無幾……
在大食聯軍進攻粟特諸國和拔汗那營寨的同時,齊雅德·伊本·薩裡下令騎兵先行,向南直奔,突襲安西諸國聯軍。
為求速勝,兩萬餘呼羅珊騎兵全部用上,希望能一舉衝垮安西諸國聯軍。
後方的步兵也不敢怠慢,他們多有丟棄,隻攜帶糧食,輕裝簡行。
齊雅德·伊本·薩裡早就規劃好隊伍,每個將領率領自己的隊伍,攻守兼備。
以便於第一時間能做出反應。
大食士卒在防備唐軍的時候,還要跟騎兵的步伐。
使騎兵衝破安西諸國聯軍的防線後,能第一時間在騎兵的掩護下突圍出去。
他們已經規劃好一條翻越蔥領的古道。
大雪紛飛的夜晚,天地一片銀白,寒風吹徹。
安西諸國聯軍的營寨距離碎葉水三十多裡。
這裡綿延十餘裡的平地,依靠山河之勢,堵住南下的道路。
軍營之中,士兵未在雪夜沉睡,安西諸國士兵和唐軍,都打起精神。
是的,安西諸國聯軍的軍營中,不僅僅是安西的小國士卒,還有大唐的步兵。
隻是這些大唐步兵都是在夜晚悄悄進入營寨中,且從未出過營寨。
齊雅德·伊本·薩裡多次派遣探馬到此探查,付出重大死傷,也未探尋到有唐軍的痕跡。
所以他認為南麵隻有安西的小國士兵。
而駐紮在營寨中的步兵也不一般。
為安西經略軍的一千陌刀軍,一千重甲步兵,一千強弩手。
安西龜茲軍的兩千陌刀營。
隻是安西的陌刀軍隻有大概八百柄陌刀,其餘都是長斧、大鐵棒,用以配合陌刀。
南部的營寨,並未多設防備。
大食的呼羅珊騎兵,可以輕易踏破。
“張將軍、李將軍,大食騎兵距此不到二十裡。”
傳令兵向張興和李嗣業稟告道。
“準備戰鬥吧!”
張興下達命令,一名名早已穿戴好的陌刀手和重甲兵走出帳篷。
他們在隊頭和押官的帶領下,列陣防禦,在大營內的中央。
於闐王尉遲勝下令安西諸國的一萬騎上馬退後,在營寨周圍隨時等待命令。
其餘步兵,尋找機會,從兩側殺出。
“轟隆隆!”
夜間的馬蹄聲,驚天動地。
萬馬奔騰的聲音,伴隨著山呼海嘯。
前方的大食士兵用黑布蒙麵,穿梭在風雪中,隻露出淩厲的眼睛。
騎兵或許能繞開大唐的營寨,但數萬步兵無法繞開,他們必須將安西諸國聯軍的營寨攻破,讓步兵暢行無阻。
他們已經看到遠方若隱若現的篝火。
那是安西諸國聯軍營寨中的火焰,在指引著他們。
一隊大食鐵騎最先到達營寨外數十步。
他們衝突過去,挑拒馬,砍柵欄,一氣嗬成。
“咻咻咻!”
大唐的強弩和弓箭射出,一些大食士兵飲恨在雪中。
但柵欄邊無人看守,很快就被移除一部分。
有些低矮的柵欄不用去管,大食馬可以載人跨越。
在柵欄的另一端,唐軍士氣如虹。那一堆堆在風雪中搖曳的篝火,照亮了將士們堅毅的麵龐,雪花簌簌落下,盔甲上,大槍上,陌刀上,強弩上,都有一層積雪。
那拄著陌刀的士兵,每一個挺拔的身影都如雪中青鬆,在這冰天雪地的夜裡,等待敵人到來。
“哢嚓!”
柵欄碎裂,阿杜指揮第一波騎兵,衝入唐軍的營寨,準備在帳篷的區域,大開殺戒。
而他們麵對的,不是印象中的傳統步兵。
主要是由一群身披鐵甲,手持大刀的士兵組成。
隻有一些大槍、巨盾的重步兵後麵,站著一群強弩兵。
弩箭劃過雪夜,每一輪都能帶來人喊馬嘶。
“衝過去,將他們撞倒。”
阿杜已經注意到營寨中的情況。
好像不是安西諸國聯軍,是裝備精良的唐軍。
但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兩萬呼羅珊騎兵已經沒有機會停止。
因為步兵跟隨在後麵,代表著他們已經牽動整個戰場。
現在偃旗息鼓,待唐軍騎兵集結完畢,他們就無力回天了。
而營寨中的唐軍,加上強弩手,也才四五千而已。
他們可是有兩萬餘最精銳的呼羅珊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