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的突圍,是他們最後一次嘗試。
突圍失敗,代表他們上天無路,入地無門。
現在再從千泉古道原路返回,還有機會嗎?
齊雅德·伊本·薩裡這才知道,他一直被李瑄牽著鼻子走。
早知如此,他一到安西,就該放棄進攻碎葉城,與唐軍進行一次堂堂正正的野戰。
他現在知道翻山越嶺,入他國作戰的艱難。
更知道為將者要一直果斷。
他日日派遣傳令兵,想將他的所見所聞所想傳遞給呼羅珊總督。
齊雅德·伊本·薩裡一直未收到呼羅珊總督的傳信,他知道唐軍已經關閉所有的要道,他也一定無法將消息傳達到薩末鞬城。
“報!一隊唐軍重甲騎兵,出現在我軍東麵,似乎想要衝擊我軍!”
就在這時,親衛向齊雅德·伊本·薩裡稟告道。
“全軍暫且停止前進,做好防禦準備。”
齊雅德·伊本·薩裡聞之,立刻下達軍令。
重甲騎兵可不是鬨著玩的,一旦被撕開一道口子,絕對是步兵的夢魘。
齊雅德·伊本·薩裡親自騎馬來到東麵。
隻見距離他們僅僅兩三裡的地方,出現一條鋼鐵洪流。
絕對超過千騎。
清一色的魚鱗重甲,清一色的馬甲。
這種壯觀與巍峨,伴隨著一股壓迫感。
仿佛這些大唐鐵騎衝過來,就能將他們數萬步兵碾碎。
許多大食步兵也看到這種景象,他們除了停下來防禦,彆無他法,有的大食步兵心中畏懼,瑟瑟發抖。
甲騎具裝那種鋼鐵的壓迫感,又是在他們突圍的路上,對他們的衝擊力太大。
好在大唐的甲騎具裝,並未立刻衝鋒。
但大食步兵的處境一點都不妙。
片刻後,又有一萬大唐精騎、輕騎,出現他們的前方。
將他們南下的路堵住。
這是安西的長城軍。
甲騎具裝威懾,兩千鐵騎,八千輕騎堵路。
很明顯,大唐在分割大食步兵與騎兵的聯係。
事情還遠遠未結束。
大唐的安西軍、北庭軍精銳出現在大食步兵的西麵。
葛邏祿在完成北麵的戰鬥後,輕騎出現在大食步兵的北麵。
這是開戰以來,大唐距離他們最近的時候。
大唐聯軍的每一部,距離他們僅有兩裡。
這是大戰一觸即發的距離!
大食步兵主動突圍,意味著陣型散亂。
被甲騎具裝衝突是一定的!
可不動,四萬多步兵如同等死。
因為來他們來到開闊帶,這是李瑄為他們挑選的墳墓,足夠大唐輾轉騰挪。
“封判官,你在這裡指揮諸軍。沒必要主動攻擊列陣防禦的大食步兵。他們窮途末路,彆讓他們咬一口。每一個士兵都親人,他們的生命都是寶貴的,無需做沒有意義的犧牲。”
李瑄一身戎裝,向封常清吩咐道。
在這種情況下,大食步兵放棄防禦,轉為進攻,大唐能用壓倒性的優勢,將大食步兵他們擊垮。
就算大食步兵繼續龜著,糧食也堅持不了多久。
能抓到一批俘虜就更好了!
“遵命!”
封常清拱手領命。
他知道該怎麼做。
“駕……”
李瑄點了點頭,揚鞭離開。
五百名親衛跟隨在身邊。
不一會兒,他就追上一支隊伍。
這支隊伍有六千騎為清一色的大唐明光甲,人人持槍,馬上放弓。
兩翼各有四千身披皮甲的輕騎。
他們手握馬弓,馬上掛著橫刀。
這支軍隊為安西經略軍,現在他們已經探明大食騎兵的動向,李瑄親率精銳,準備給予其致命一擊。
“大唐將我軍分割,我們沒有退路,諸部放棄防禦,從南麵挺近!”
齊雅德·伊本·薩裡最終下達命令。
當前李瑄的戰術再清晰不過。
如果最精銳的呼羅珊騎兵被大唐覆滅,他們這些步兵就是等死。
與其如此,還不如放手一搏。
再最關鍵的時候,齊雅德·伊本·薩裡選擇了果斷。
其他大食將領也明白過來,以死誌,整軍列隊。
“甲騎具裝莫要輕舉妄動,輕騎準備遊射,先放一放大食的步兵!”
封常清看清大食步兵的意圖後,向東南西北發號指令。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讓大食步兵先跑個十餘裡,磨礪他們的銳氣,尋找他們的破綻,再給予致命一擊。
……
南部二十多裡外。
大食騎兵如霜打的茄子一樣,丟棄數千具戰友的屍體,倉皇向北。
龍遊淺灘遭蝦戲,虎落平陽被犬欺。
在他們身後數裡的地方,安西諸國的近萬輕騎在尉遲勝的率領下緊緊跟隨。
尉遲勝明白李瑄的戰略,他要咬住大食騎兵的主力,配合李瑄。
尉遲勝今年剛好三十歲,他在天寶五載的時候朝京師,向李隆基獻名馬、美玉,李隆基龍心大悅,很讚賞他,以宗室女妻之,授右威衛將軍、毗沙府都督。
回於闐國後,尉遲勝與安西節度使高仙芝一起擊破薩毗、播仙,以功加銀青光祿大夫、鴻臚卿,改光祿卿,皆同正員。
所以尉遲勝對大唐非常忠心。
曆史上的尉遲勝在安史之亂發生後,傳王位於弟弟尉遲曜,自己率領五千於闐士兵入大唐勤王。
最終成為大唐的一名大將,位極人臣。
尉遲勝向往建功,他珍惜李瑄給他統帥安西諸國聯軍的機會,一定要讓此戰萬無一失。
現在大食騎兵統領阿杜隻想與齊雅德·伊本·薩裡彙合,無心去管安西諸國騎兵。
“啟稟將軍,大批唐軍鐵騎南下,距離我軍不到十裡。”
傳令兵驚慌失措地向阿杜警告道。
“事已至此,唯有死戰了。”
阿杜深吸一口氣。
既然唐軍南部防線是陷阱,他已經有猜測這種結果。
必須全力以赴,死中求生!
“戰!”
大食的將領大喊一聲,自己為自己打氣。
他們克服心裡的畏懼。
一夜奔襲、與陌刀激戰,儘管疲憊,他們不得不提起精神。
阿杜終於又拿起陪伴他建功立業的長矛。
這一次,他將與將士們一起衝鋒。
隻有與齊雅德·伊本·薩裡彙合,才有其他機會。
“轟隆隆……”
唐軍經略軍大部騎兵馬蹄揚雪而來。
依舊保持著精騎在中,輕騎分列兩側的陣型。
大唐的輕騎最先發動,分彆由魯炅和車神賽的率領下,向大食騎兵的兩翼迂回。
李瑄需要依靠輕騎的機動,遊射大食騎兵的兩翼,使其隊伍混亂。
而李瑄所率的五百親衛,六千精騎,將是突破大食騎兵陣形的尖刀。
尉遲勝率領騎兵,以扇形圍攏後方,掃滅殘餘。
陣型戰術初布置,大食騎兵就陷入劣勢。
因為大食騎兵的目的是與步兵彙合。
李瑄拿捏住這一點,可以陣型上保持對大食騎兵的絕對壓製。
“將軍,那大纛與獵獵旌旗,好像是唐軍主帥李瑄的陣勢……”
雙方臨近的時候,一名騎兵將領向阿杜說道,麵容驚恐。
以前隻是聽說過天將軍,信奉主的大食人不把天將軍當回事,甚至很反感這個稱呼。
但戰場上交鋒,李瑄接連斬殺大食將領所表現的勇猛,連呼羅珊第一猛將阿杜都不敢出營。
挨過毒打後,他們才明白“天將軍”的重量。
“殺死李瑄,我們反敗為勝的機會就會到來,主會保佑我!”
阿杜看向李瑄的旌旗,眼神變化。
他再也沒有畏懼,仿佛主賦予他無上力量。
此時的阿杜有賭徒的心態,越是窮途末路,越想放手一搏。
能扭轉戰局的事情,唯有大唐主將被斬,他怎能不把握呢?
“你們跟隨我身邊,找機會宰了這個敢叫天將軍的異教徒!”
阿杜也聚集上千騎在周圍。
他令輕騎分彆出擊,阻擋兩翼的唐軍輕騎,和後方的安西諸國騎兵。
他率領主力,與李瑄決一死戰。
“殺啊!”
唐軍精騎為保持優勢,他們越衝越快,最終挾著長槍,襲步奔馳。
李瑄持馬槊,在親衛的拱衛下,再次領軍衝陣。
隨著李瑄的氣力到達巔峰,他在戰場上的勇猛,前所未有。
兩軍殺到一起,兵刃相接。
李瑄馳馬,挑槊直刺。
長達一丈五尺的馬槊,被李瑄輕鬆舞動。
槊刃如劍,所過之處,將一名名大食騎兵劃下馬。
力量兼技巧並用,借助戰馬衝擊的速度,出槊如影。
“去死!”
一名大食將領揚彎刀近身砍擊李瑄。
他以為近身能將李瑄砍死。
“噗嗤!”
但他想太多,離李瑄兩丈的時候,李瑄就已經收槊挺直。
他出槊如龍,一下刺破此大食將領的劄甲,洞穿其心臟。
李瑄將其屍體高高挑起到槊尖,猛然扔向兩丈外的一名大食士兵,將之砸下戰馬。
大食士兵見此毛骨悚然。
“那是敵人主將的旌旗,隨本帥取其首級。”
李瑄看到北麵百丈外的黑色旗幟,知道是大食騎兵主將。
遂率領數百親衛猛衝。
一路上,一邊直突,一邊揮舞,雪地鷹揚,如入無人之境。
渾瑊、車光倩、裴瓔等各率親衛小隊,遊於李瑄之旁,斬敵從容,使大食騎兵混亂。
阿杜有決一死戰之心,見李瑄向他衝來,不甘示弱地率上千騎兵迎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