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命!”
尉遲勝立刻拱手領命。
見識到李瑄的謀劃和神勇,他對李瑄比對高仙芝還敬重。
高仙芝雖善待士卒,賞罰分明,但為人頗被詬病。
在李瑄身上,尉遲勝看到的是深不可測。
尉遲勝可記得,李瑄當過大唐的首席宰相,他是少有研究過李瑄變法的西域國王。
他認為李瑄年紀輕輕,已是傳奇,出將入相,都不足以形容李瑄的偉岸。
……
雪原之上,同樣經曆著一場追逐。
步兵對抗騎兵的劣勢,凸顯地淋漓儘致。
封常清利用步兵的機動,硬生生風箏大食步兵十來裡。
輕騎不斷在周邊騎射。
齊雅德·伊本·薩裡不敢亂,因為陣型一亂,失去防禦力,大唐的甲騎具裝可以輕易將他們衝垮。
遠征軍至此,大食聯軍敗局已定。
齊雅德·伊本·薩裡還在堅持,追尋渺茫的機會。
他想過遠征可能受挫,但沒想到會付出這麼大代價。
連逃跑的機會都沒有。
是糧食輜重,還是缺乏勇氣與堅決?
齊雅德·伊本·薩裡不知哪裡出錯了!
他想著與阿杜彙合,依靠騎兵的策應,與大唐一戰之力。
但他永遠也等不到了。
到下午的時候,零零星星的大食騎兵試圖逃回大食步兵陣中。
起初,封常清下令追殺這些大食騎兵。
一個時辰後,封常清知道是怎麼回事。
大食騎兵已被李帥擊潰,在這附近遊蕩的,都是漏網之魚。
於是,封常清故意放數十騎與大食步兵彙合。
他想用這個消息,打擊大食步兵的士氣。
遠征軍,必然是騎兵與步兵配合。
就像大漢征匈奴,大唐伐突厥一樣,要圍繞一批騎兵。
大唐都是騎兵,大食沒有騎兵,將不會有一點勝算。
“什麼?李瑄殺了阿杜將軍,推倒了騎兵主旗,我軍騎兵潰敗……”
齊雅德·伊本·薩裡聽到“突圍”進來的騎兵彙報,失聲說道,差點癱軟在地。
他寄予厚望的騎兵不存在,宣告著東擴的夢想破滅。
“是的,將軍!唐軍俱披鐵甲,我們很難殺死唐軍。他們的主帥太厲害了,隻要近身都會被打飛……”
大食騎兵向齊雅德·伊本·薩裡詳細講述潰敗的過程。
阿杜將軍死戰,奉獻生命,依然很快就潰敗。
齊雅德·伊本·薩裡目光呆滯地看向遠方,已經沒有騎兵,回歸本陣。
現在軍中,加上他的親衛,總共不足五百騎。
在這種戰鬥中,五百騎根本沒有多大用處。
唐軍的戰術定力可怕,他們知道自己的優勢,並充分利用。
孤立無援的大食步兵,會逐漸耗死在這原野上。
“下令全軍,原路返回!”
齊雅德·伊本·薩裡閉眼又睜眼後,下達命令道。
他們最近的道路,就是沿著千泉古道,原路返回。
騎兵全軍覆沒後,再往南從蔥嶺突圍,沒有任何意義,還會繞許多遠路。
唐軍一直不主動進攻他們,如果到達千泉古道,有呼羅珊總督的接應,或許還有機會。
無非是中途一些士卒被唐軍輕騎射死。
齊雅德·伊本·薩裡知道歸途難以實現,他是在逼唐軍主動進攻他們。
大食步兵在齊雅德·伊本·薩裡的命令下掉頭,保持著隨時防守的陣型。
李瑄在黃昏的時候與封常清彙合。
封常清能忍住不攻擊,李瑄十分讚賞。
他讓輕騎騷擾,其他騎兵輪換休息。
同時,傳令南部營壘,已經睡醒的陌刀軍、重甲步兵、弩兵,騎馬回來。
哪怕是夜晚,角鼓聲不斷,大食步兵已經知道精銳的呼羅珊騎兵戰敗,大喪士氣,又是一夜無眠。
第二日,齊雅德·伊本·薩裡再行軍的時候,他們發現數以千計的鐵甲士兵,弓箭手、強弩手,攔在他們的必經之路上。
陌刀軍和重甲步兵,通過騎馬的方式,先占一步。
一共三千重甲步兵,三千強弩手,四千弓箭手。
河隴陌刀和安西陌刀加起來也有三千。
大食兵馬想回去,必須衝破這一道鋼鐵防線。
“勇士們,衝!總督一定在不遠處接應我們!”
齊雅德·伊本·薩裡沒得選擇,隻有硬衝。
糧食用一天少一天。
再等下去,他們不需要唐軍動手,就會餓死在荒野上。
“殺啊……”
一些大食勇士紅著眼睛向前衝鋒。
有的出於求生的渴望,有點出於對主的敬畏。
也有懦弱的大食步兵。
齊雅德·伊本·薩裡處死十幾名懦弱的士兵,宣稱他們背叛了主,即便死也不能安生。
這使得大食步兵勉強同仇敵愾,進行最後一戰。
“咻咻咻……”
唐軍的弓弩是無情的,箭矢如雨點一樣從天而降。
一波又一波的大食士兵中箭倒地。
他們弓箭還擊,由於射程原因,效果卻十分微弱。
唐軍的強弩比大食的弓箭遠太多。
當突進唐軍的時候,哪怕唐軍步兵陣線薄弱,但淩厲凶悍。
陌刀隻有三排。
控製十餘裡地,組成一條散兵線。
對付沒有披鐵甲的步兵,就如砍瓜切菜一樣。
特彆是李嗣業、張興這樣的陌刀將,手持巨刃,一揮之下,輒殺數人。
不一會兒,陣前屍山血海。
看起來比巨盾大槍好衝的陌刀軍,就一條散兵線,卻如同天塹。
而大唐可不單單有步兵。
所有的騎兵都在動。
萬馬在四麵八方奔馳,以尋找破綻突入。
甲騎具裝已經重新披上馬甲,在兩裡外等待。
“如此進攻,大食陣型遲早會亂。準備進攻!”
李瑄向麾下將領下達命令。
突破唐軍步兵不利,李瑄已經看到破綻,這破綻將會越來越大。
隻要大唐的騎兵能將吐蕃步兵撕裂,分成數個部分,就能輕而易舉地擊潰。
“遵命!”
諸將領命備戰。
齊雅德·伊本·薩裡此時心急如焚。
隨著衝陣的步兵越來越多,四麵八方的防守陣型根本無法穩住。
前方唐軍弓弩加步兵雖隻有一萬多,卻如銅牆鐵壁一般。
“拿我劍來!”
齊雅德·伊本·薩裡絕不會投降,他騎上戰馬,手持大劍,準備與唐軍玉石俱焚。
“衝鋒!”
“嗚嗚……”
李瑄見大食步兵又有一部分被調去攻堅,四周已非常薄弱,遂下令進攻。
沉悶地號角聲響徹戰場。
唐騎鐵甲碰撞,整齊劃一。
甲騎具裝挾著長槍,開始慢步奔行。
李瑄率領主力精騎,在親衛的跟隨下衝陣。
但李瑄前方還有二百騎。
他們穿皮甲,攜帶一種特殊的強弩到達大食步兵陣型前的一百二十步外下馬。
他們手中的弩,正是公輸青子大半年來製造的第一批強弩。
李瑄命名為神臂弩!
在隴右的幾年前,公輸青子已經摸透神臂弩,一來到安西,就能帶領工匠批量製造。
“咻咻咻……”
神臂弩很難用雙臂張開,即便是力士,也需用腳踩著上弩箭。
弩箭上好後,他們排成陣型,一起向大食步兵的圓盾方陣射去。
“哢嚓……”
“噗嗤!噗嗤……”
一輪下來,許多盾牌破碎,一大片大食步兵被射倒。
他們沒想到這種強弩這麼厲害,在百步外竟然能射穿圓盾,盔甲。
一輪以後,大食步兵出現大破綻。
唐軍神臂弩手立刻撤退,為自家騎兵讓路。
“咻咻咻……”
精騎在李瑄的率領下紛紛彎弓搭箭,又是一輪騎射。
使大食步兵的陣型,徹底露出缺口。
騎兵如風,李瑄率親衛持鐵槍躍入。
左右挑擊,橫衝直撞,使大食步兵的缺口更大。
大食步兵見已有唐軍精騎衝入陣中,更加慌亂,四麵八方,儘是漏洞。
“轟隆隆……”
甲騎具裝所過最為凶殘,缺口被撞開後,他們不需要出手,許多大食步兵被踐踏在馬蹄之下。
到最後,大食步兵沒有勇氣與甲騎具裝交戰,一退再退。
使甲騎具裝很快將戰場分割成兩半。
“將軍,請率領騎兵突圍離開!”
麾下將領勸說齊雅德·伊本·薩裡。
“十萬大軍東進,耗費無計,今一敗塗地,不敢再見總督之麵!讓我死在這裡吧!你們儘量逃跑。我祝福你們!”
齊雅德·伊本·薩裡見大勢已去,心懷死誌。
他向呼羅珊總督說過,如果未拿下安西,提頭來見。
現在該兌現諾言了。
他能跟著呼羅珊總督起義,代表他不是怕死的人。
如此大敗,隻有戰死沙場,才能維護他僅有的尊嚴。
“唉!將軍保重!”
麾下文武官吏心灰意冷,他們還想找尋機會逃離。
唐軍破陣的速度太快,讓他們難以反應。
大食步兵意誌全無,不斷潰敗。
嘗試逃跑的人,哪怕僥幸突破,也會被外圍的葛邏祿騎兵殺死、抓獲。
一直戰到中午,李瑄派遣渾瑊和車光倩衝擊大食步兵的大纛。
齊雅德·伊本·薩裡勝在統帥,武力不強。
渾瑊衝來的時候,齊雅德·伊本·薩裡沒有投降,持大劍決然迎上。
“噗嗤!”
渾瑊雖少,勇於能在西域排前五,他連斬親衛,揚矛直刺,將齊雅德·伊本·薩裡刺死。
年僅十七,完成斬將的壯舉!
與此同時,車光倩殺死諸多親衛,奪取大食遠征軍的主旗,立下奪旗之功。
李瑄在遠方欣慰地看著這一幕。
這也預示著戰鬥進入尾聲。
想死的大食步兵已經死了!
活著的大食步兵在主旗幟落幕後,丟下兵器,跪地投降。
一場浩浩蕩蕩的遠征全軍覆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