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如何,等援軍到來,我軍立刻展開反擊。”
賽義德·本·侯梅德無法猜出唐軍的動機,但他堅信隻要他的麾下沒有大損失,等援軍到來,就是他們勝利的時候。
他也提防著唐軍圍點打援。
一旦唐軍有離開怛羅斯的跡象,他們會出營寨,配合援軍兩麵夾擊唐軍。
他們的兵馬不比唐軍少。
最關鍵的是,唐軍新收編的河中聯軍,一定不齊心。
……
稅建城與俱蘭城相隔僅有十裡。
曾經,它們一個是大食的據點,一個是唐軍的守捉。
在稅建城和俱蘭城之間,營帳密集,還有數以萬計的戰馬在原野上放養,啃食著青草。
出稅建城,隔著山坡之後,由尉遲勝守衛關鍵要道,防備大食探馬靠近千泉古道。
已經有第一批壯夫、奴隸,趕著牛駝馬,將糧食運輸到俱蘭城。
由於無法通行車子,這樣運輸效率非常低。
大半的糧食,都消耗在運輸的路上。
但聊勝於無。
李瑄從投降的河中將領那裡知道怛羅斯城中有眾多糧草輜重。
拿下怛羅斯城,糧食夠軍隊食用三個月沒問題。
再加上河中諸國貢獻的糧食,使唐軍有一定的持續交戰能力。
而且李瑄還聽說呼羅珊總督築高薩末鞬城(今撒馬爾罕),大食運送的糧食,都會到薩末鞬城。
李瑄入河中的第二階段,一定會將薩末鞬城這個河中第一城拿下。
使糧草更充足,兵鋒更盛,在呼羅珊地區複國薩珊波斯。
值得一提的是,呼羅珊總督掌控的呼羅珊行省,是呼羅珊地區的一部分,並非整個呼羅珊地區。
曾經大食帝國有五大行政區,為防止總督權力尾大不掉,艾布·阿拔斯新劃分為二十四行省,每個行省又有若乾縣。
不過,呼羅珊總督絕對可以影響整個呼羅珊地區。
“啟稟李帥,大食從薩末鞬城來的援軍,已經渡藥殺水,過柘枝城,大概一萬騎兵,三萬步兵,現距離怛羅斯城大概有一百三十裡。”
李瑄正在軍營中看地圖的時候,傳令兵向李瑄稟告道。
“再探再報……”
李瑄一揮手,傳令兵退出營帳。
“李帥,大食僅有步騎四萬增援,如同羊入虎口。我軍是否行動,將他們全殲,奪回河中。”
見李瑄沒有指示,車神塞忍不住向李瑄詢問道。
他們這裡隱藏有三萬多騎兵,且裝備精良。
突然迂回到大食援軍後方,對他們來說是致命的。
拿下怛羅斯城,他們就可以長驅直入。
“我得到消息,大食的君主下令全國行省支援河中,而且他們的大埃米爾也帶著五萬近衛騎兵到來。呼羅珊總督在薩末鞬城隻有五萬兵馬,能派遣四萬,已經是極限。如果再過一兩個月,大食會有更多兵馬進入河中。”
李瑄指著地圖上的呼羅珊地區,向車神塞等僚屬、將領說道。
表示他們麵對的軍隊,還不是大食的主力。
更多的隻是新兵。
如果打敗這八萬多大軍,大食能投降還好。
但大唐要給薩珊波斯複國,大食一定不會善罷甘休。
李瑄要重擊大食主力,即便不使黑衣大食崩潰,也要讓黑衣大食在他辦大事的時候,沒機會再東望一眼。
“李帥的意思是我中軍不動,讓安西軍、北庭軍、葛邏祿軍、河中聯軍應對大食軍。”
車神塞等將領明白李瑄的意思。
繼續隱藏最精銳的中軍主力,在關鍵時刻,給與敵人致命一擊。
“也不是!長城軍和經略軍繼續駐紮。我會率領突騎施諸部五千騎兵,安西諸國三千騎兵,在前軍主力交戰的時候,突然出擊。”
李瑄微微搖頭,向諸將僚屬回道。
“我等遵從李帥之令!”
車神塞、張興等將領心領神會,雖有遺憾,但遲早會輪到他們。
麵對強大的大食帝國,李帥所圖甚大。
不僅要正式征服河中,還要複國薩珊波斯。
一旦完成,他們這些追隨的將領,也能名垂千古。
“向程將軍、李將軍傳令,待大食援軍逼近怛羅斯城五十裡的時候,放棄圍攻怛羅斯,所有兵馬掉頭圍殲大食援軍……若怛羅斯守軍出城,步兵回首攻擊怛羅斯守軍……”
李瑄傳達命令。
安西、北庭軍中,本就猛將如雲。
更何況又被李瑄加入車光倩和渾瑊。
他要引誘怛羅斯城的兵馬出營壘,出城池。
如果大食全力守怛羅斯,大唐一定會付出不小的死傷。
李瑄的命令,很快就傳到程千裡手中。
哪怕沒有河中聯軍,安西北庭也對麾下的兵馬有信心。
這一天夜晚,唐軍依舊用強弩、火箭襲擊大食的營壘,隻不過數量少很多。
除了巡邏的士兵外,大部分士卒都在養精蓄銳。
翌日清晨,賽義德·本·侯梅德在城牆上看到唐軍開拔。
由河中聯軍先行。
施利葉護親自率領葛邏祿輕騎側翼拱衛。
安西四軍以馬代步緊隨。
北庭的瀚海軍和天山軍殿後。
唐軍移動的方向,是怛羅斯城南麵。
“唐軍這是要圍殲我援軍。”
賽義德·本·侯梅德立刻明白唐軍的動向。
為防止唐軍虛晃一槍,賽義德·本·侯梅德趁著圍堵解除,派遣探馬去探查消息。
很快,怛羅斯的探馬,就與大食援軍的探馬在郊野相遇。
援軍距離怛羅斯城不足五十裡,這更驗證賽義德·本·侯梅德的猜測。
此時的賽義德·本·侯梅德,隻有一條路可走。
派兵出城,夾住唐軍的尾巴!
哪怕知道唐軍騎兵凶險,也得如此!
否則唐軍以壓倒性優勢,打敗援軍,那賽義德·本·侯梅德萬死難辭其咎。
問題是到底要派出多少兵馬?
“將軍,我們需要留一萬士卒,守衛怛羅斯城。”
怛羅斯城的副將向賽義德·本·侯梅德建議道,做好最壞的打算。
“我們與石國軍士聯合,也僅有四萬四千餘人。留下一萬,我們實力大減,也可能是失敗的因素。我決定全軍出動,隻留一千石國士兵守城。”
賽義德·本·侯梅德不這麼想。
唐軍在滅掉齊雅德·伊本·薩裡的遠征軍以後,突然襲擊,打大食一個措手不及。
大食龐大的力量無法發揮出來,才有如今的被動。
唐軍主動攻擊渡過藥殺水的援軍,賽義德·本·侯梅德必須全力以赴接著。
哪怕知道現在不是最佳時機。
賽義德·本·侯梅德也沒打算一戰定之。
可以先試探一下,不死拚到底,形成僵持戰。
賽義德·本·侯梅德已經得到消息,大埃米爾所率的近衛騎兵,最多兩個月就能到達薩末鞬城。
在賽義德·本·侯梅德的命令下,大食和石國的兵馬出營壘。
僅有的三千騎兵出城。
他派遣探馬與援軍聯係,大軍浩浩蕩蕩地向唐軍的前軍主力夾擊而去。
為防止唐軍騎兵突然掉頭衝擊他們,賽義德·本·侯梅德以列防守陣型前進。
長矛向外,隨時阻擋唐軍騎兵的衝擊。
殿後的瀚海軍、天山軍發現大食的兵馬。
他們將消息反饋給程千裡。
程千裡令大軍放慢速度,並隨時準備戰鬥。
一個時辰後,大唐前軍距離大食援軍僅有二十裡。
怛羅斯守軍距離大唐前軍十裡。
已經遠離怛羅斯城。
“全軍回撤,包圍怛羅斯軍,由河中聯軍、安西、北庭步兵對其隊伍進行攻擊!”
程千裡下達軍令,殺怛羅斯守軍一個回馬槍。
留下葛邏祿騎兵、安西北庭騎兵與大食援軍角逐。
大唐想短時間內拿下四萬多名怛羅斯守軍很難。
大食援軍一定能來得及支援。
唐軍要暴打兩麵,讓們首尾不能兼顧。
唐軍要麼不打,要麼就是雷霆之勢,不給大食拖延時間。
一戰定勝負,雙方必有一方崩潰。
河中聯軍率先掉頭,殺向怛羅斯城守軍。
李嗣業率領安西北庭的步兵,下馬作戰。
對大食的方陣進行攻堅。
沒有營壘,唐軍要輕鬆許多。
更重要的是,唐軍要讓大食援軍產生緊迫感。
“嗚嗚……”
“唐軍果然要殺回馬槍,大軍列陣防禦。”
號角聲響起,賽義德·本·侯梅德迅速下令防禦。
他們與援軍雖然有一定距離,但互為犄角。
唐軍想在援軍到來之前將他們擊滅,屬於癡人說夢。
隻要堅持住唐軍的衝擊,不消半天,援軍就能趕來。
怛羅斯守軍不再前行,分列陣型,長矛在外,刀盾在內。
組成龐大的防禦陣勢。
能看出賽義德·本·侯梅德治軍有方,怛羅斯守軍中有三萬新軍,竟然沒有出現明顯的混亂。
賽義德·本·侯梅德將新兵與老兵混合在一處。
雖然降低了職業兵的戰鬥力,但提升了軍隊的綜合實力。
這是當前最關鍵的。
三十裡外,大食援軍主將艾倫·拉法爾得到唐軍主力回頭攻擊怛羅斯守軍的消息,立刻下達命令:“大軍全速馳援!”
艾倫·拉法爾很有心眼,他自始自終,沒有將騎兵與步兵分開。
他們騎兵隻有一萬,對大唐來說屬於劣勢。
如果單獨讓騎兵先行,難免與唐軍精騎遭遇。
隻有步兵和騎兵同行,才能將有限的力量發揮最大。
隻要怛羅斯守軍能抵禦唐軍的攻勢,他們這股援軍,是決定勝利的力量。
殊不知,進攻怛羅斯守軍的,隻是唐軍的步兵。
葛邏祿騎兵、安西北庭的主要精神、輕騎,共三萬多人,正在等待大食援軍。
……
“咻咻咻……”
曠野上,唐軍強弩手、弓箭手,正向怛羅斯守軍猛射。
怛羅斯守軍甲具不齊整,大盾不足,很難防守唐軍的強弩。
特彆是大唐安西重甲步兵、陌刀軍主攻的方向。
唐軍兩百具神臂弩在百步外不斷射擊。
大食的圓盾,屢屢被射穿,使這一處陣型有潰散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