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
“快快呈上來!”
李隆基先是愣了一下,然後快速從座位上起身。
連跳舞的歌姬都有被驚到。
之前,李隆基隻是知道怛羅斯之戰勝利、薩末鞬城之戰勝利、烏滸水之戰勝利,唐軍就要進軍波斯。
分兵多處,僚屬無法觀戰況,戰報細節不能在第一時間統計。
那種期待感,一直讓李隆基欲罷不能。
安祿山征服奚族、契丹,李隆基隻是高興,沒有其他的感觸。一是因為之前多次是大唐的附屬,二是因為,奚族、契丹這些,是李隆基眼中一般部落。
無法和吐蕃、大食比擬。
三是西域之風,對大唐有文化、經濟、習俗、農作物、手工製品、美酒佳肴等等影響力。
連他都搞一個粟特的胡旋女為嬪妃。
而東北啥也沒有,是蠻荒之地。
自漢以來,張騫出使西域,班超投筆從戎,漢人王朝對西域就有一種執著。
可以想象,今後哪個朝代如果丟棄西域,一定會被萬世詬病。
現在戰報和賀表傳來,使李隆基喜難自抑。
楊玉環的眼眸深處的驚喜也一閃而過。
隻是楊國忠剛舉到嘴邊的酒杯僵住,他緩緩放下酒杯,索然無味。
“聲樂歌舞停下!”
美妙的歌舞和美酒已不能再吸引李隆基,他令停止。
“先退下,待後傳喚!”
高力士到殿中擺了擺手。
樂師歌姬,紛紛退場。
宴會堂隻剩下李隆基的親近。
李隆基迅速撕下紅線,打開黑囊。
多場戰鬥的戰報,加上攻城略地,合訂成十幾份,合起來就像是一本書籍。
除此之外,還有李瑄的表功奏書、地圖,和河中發展規劃奏書。
李瑄要在柘枝城設計柘枝鎮守使,麾下五千步騎,以捍衛這一帶新規劃的漢人領地,和千泉古道。
另外,在烏滸水沿岸,靠近蔥嶺的俱密,設計蔥嶺鎮守使,麾下五千步騎,負責震懾吐火羅諸國,並直接管理新建設的古蔥嶺道。
這樣,烏滸水流域,藥殺水流域,都有大唐的領地。
隻要大唐不崩盤,大唐對河中的控製,遲早要如安西一樣。
李隆基最先看到不是戰報,而是地圖。
這幅地圖緩緩張開,浮現山海風貌。
他最先看到一直提到的裡海,據說那是世界上最大的內海。
從地圖上觀看,非常龐大。
用線標記出屬於波斯王國的領土,還有波斯的重要城鎮刺夷。
在波斯的另一邊,是大食帝國的領土,一直畫到地中海,其中包括大食的首都哈希姆城。
還有大食最重要的城市耶路撒冷、大馬士革,以及阿拉伯半島上的聖城麥加。
限製於畫地圖者的水平,地圖最西北的一角,繪製的是小亞細亞半島,隻能看到羅馬帝國的首都君士坦丁堡。
李隆基回過神來,又觀看裡海以東,數千裡沃土,山河,一直到達河中地區。
那雷翥海(今鹹海)雖未有裡海龐大,但也異常醒目。
那裡標記有火尋,再次向大唐臣服。
還有河中大大小小數十個國家,這些他比較熟悉。
現在沒有大食,許多已經換了國王,隻能臣服大唐,像安西諸國一樣,向大唐繳納賦稅。
再翻過蔥嶺,連接安西北庭。這是地圖的全貌。
高力士很有眼色,他已經令人準備好高宗時的地圖,在李隆基麵前打開。
一比對下,成就感滿滿。
這河西走廊西邊的地圖,甚至比東邊的大唐還要龐大。
在李隆基的心中,波斯已經是大唐的領土,因為這些國土,全是他的愛將打下來的。
“國忠,古代的霍去病,也未有這種功績吧?”
李隆基喜不自勝地向楊國忠詢問道。
“自天水王降服吐蕃,就足矣與霍去病比擬。”
楊國忠在李隆基側,看到地圖的全貌。他隻能昧著良心去吹捧李瑄,以免打擾李隆基的興致。
“天下這麼大,顯得我大唐偏安一隅。我望向西麵,我的將士馳騁在裡海,打敗了和大唐一樣強大的國度,力士,你覺得哪個君王,能像我一樣?”
李隆基的虛榮心犯了,又向高力士詢問道。
“遍觀古代的君主,沒有像聖人這樣文治武功,您是真正的聖人轉世!”
高力士跟了李隆基一輩子,最清楚李隆基想聽什麼樣的話。
“美妙啊!若非萬裡,我真想去一去那裡海。”
李隆基心裡得意,挪不開眼睛。
他又看向地中海。
李瑄說過,圍繞著地中海,曾經出現與大漢齊名的羅馬帝國,從古至今,多個大國,因地中海而崛起。
西邊,絕對是文明的。
李隆基是音樂家,從西麵傳來的各種各樣的樂器,使李隆基一直對西麵感興趣。
如果大唐的鐵騎能飲馬地中海,那將無上的榮耀了。
李隆基得隴望蜀,越來越無法控製住自己的野心。
“三郎,祿山的功績遠不如七郎,你就給他那麼大的賞賜。七郎如此功績,你一定要好好獎勵呀!”
楊玉環適當時候,向李隆基說道。
她不知李瑄想要什麼,隻想儘可能地爭取更多。
“我要為七郎再加封一千戶,不,一千五百戶,再為七郎蓋一個比祿山府邸還壯麗的宅院。另外,我要賞賜他黃金、名玉、彩鍛、美女!”
楊玉環說話,李隆基為自己的麵子,自然要往大的賞賜。
楊國忠為他搞了很多錢。
自李瑄罷相以後,任何一件小功,都能迎來巨賞。
楊國忠越聽心越酸,他貪了好幾年,都不一定有這一次李隆基對李瑄的賞賜多。
楊氏三姐妹心中也不是滋味,她們沒忘記李瑄在宰相位置的時候,變著法的整她們,否則她們現在會有更多的錢財。
隻是看地圖,李隆基已經爽翻天。
戰報太多,李隆基隻觀看大戰的戰報。
一直到下午,非常專注。
這幾年李隆基難得有如此認真的時候。
哪怕李隆基幾乎不理朝政,但凡君主,都必然會對赫赫武功感興趣。
李隆基非常在乎後世對他的評價。
這個時代,文人士大夫,動不動就口言堯舜。
李隆基希望以後不論文武,討論的都是他。
每一場大戰,都有李瑄一貫作風。
並非勇猛橫推,而是先去計策,然後穿插,最後親自衝鋒陷陣,給敵人致命一擊。
使得唐軍陣亡,非常低微。
這一場戰鬥,還有葛邏祿、突騎施諸部、安西諸國、拔汗那、粟特諸國、吐火羅諸國,為唐軍分擔壓力。
使唐軍還能維持主力兵馬,有再戰之力。
戰報流利,李隆基心情暢快。
可惜唐軍久戰,非常疲憊,不然真能殺到地中海。
李瑄超額完成李隆基吩咐的目標,李隆基沒有理由去怪罪。
最後,李瑄還聲稱等安西兵馬休整一年半載,就繼續發兵入波斯,活捉大食哈裡發,飲馬地中海,鷹揚國威。
這正合李隆基心意,使他龍顏大悅。
他決定要好好賞賜安西北庭將士,使士卒更有士氣為他開疆拓土。
隨後,李隆基看了李瑄新增柘枝鎮守使和蔥嶺鎮守使的發展計劃。
他想都不想就同意了。
他控製河中,要像控製安西一樣牢固。
然後逐漸向波斯遷徙百姓。
最後是表功奏書。
是李瑄表奏立功將士的文書,包括升官進爵,獲得跳蕩勳章、勇士勳章、英雄勳章的人選。
拜魯炅為柘枝鎮守使,論惟貞為蔥領鎮守使。
程千裡升任為北庭節度副大使,北庭副都護。
提拔功勞最大的李嗣業為安西都知兵馬使。
提拔原本的都知兵馬使車神塞為安西節度副使。
李瑄在遠征的時候,原本的副使王正見病逝在龜茲,李瑄很惋惜。
王正見年邁,所以未隨軍出征,也算壽終正寢。
提拔張興為經略軍大使,車光倩和渾瑊為經略軍副大使。
提拔李瑄麾下老將趙懷平為長城軍使。
衛伯玉、馬璘、郝廷玉、來瑱的提拔都是在戰場上,李瑄正式啟奏。
李瑄提拔白孝德為龜茲鎮守副使。
田珍為另外一名龜茲副使。
瀚海軍使郭合蒼提拔為北庭都知兵馬使,天山軍使改任瀚海軍使,升半階。
瀚海軍副使王睢升為正使。
其他包括柘枝、蔥嶺等還有七名副使名額,全部從立功者中提拔。
任何一軍,都配兩名副使。
被封的將領,多加中郎將、將軍、大將軍的職銜,標榜身份。
其他僚屬,如封常清、劉單、獨孤羅等,加職事官。
特彆是封常清,李瑄舉薦他為柘枝都督。
讓封常清留守,負責管理柘枝城、西原城(怛羅斯城)一帶軍政,關鍵時刻,可以插手河中諸國。
等過段時間,李瑄再考慮將封常清調回去。
李瑄的表功奏書,李隆基隻是大概看一眼,就吩咐楊國忠,儘快擬定委任狀,讓武部和文部簽字,送往安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