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一章 李適之出逃長安,天水王收河西兵_大唐天將軍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大唐天將軍 > 第三百七十一章 李適之出逃長安,天水王收河西兵

第三百七十一章 李適之出逃長安,天水王收河西兵(2 / 2)

他盯著安祿山,不知自己的抱負能否在安祿山身上實現?

“父親,父親……”

就在這時,安慶緒帶著哭腔,奔向安祿山的戰車。

一路小跑,一路飆淚,像是遇到十分傷心的事情。

“緒兒何如?”

安祿山見安慶緒如此,連問怎麼回事。

“嗚嗚……回父親,大兄被唐皇殺死,後方傳來消息,大兄的首級已被傳往河北……”

雖然安慶緒在哭,但心裡彆提多高興了。

他與安慶宗又非同母,更無感情。

安慶緒也不是良善之輩,他巴不得安慶宗死呢!

現在就等安祿山造反成功,太子之位非他莫屬。

“鐺!”

“哇呀呀呀……蒼天,我兒有何罪要殺死他?”

安祿山聽到噩耗後,肥胖的身軀從戰車上站起來,他拔出寶刀,猛砍車體。

一道深深地刀痕顯露。

安祿山抹了一把眼淚後,又舉刀向蒼天質問。

不知道的還以為“父愛如山”呢!

“郡王節哀順變!等入長安後,一定要向唐皇問出究竟,不論是誰的主意,都要以命陪葬。”

掌書記平冽湊上前向安祿山安慰道。

“孝哲,讓這些俘虜自相砍殺,誰最後活著就放了誰。否則全部殺死!”

安祿山戾氣一下飆升,指著城外的唐軍俘虜說道。

“遵命!”

嗜血的孫孝哲舔了舔嘴唇領命。

嚴莊想要阻止,但看到安祿山紅眼暴戾的模樣,止住腳步。

他很不解,安慶宗死亡應該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現在不缺糧食,殺死這些俘虜百害無一利。

擠在道路兩旁的俘虜聽到讓他們自相殘殺,自然不肯,想要逃離。

此時俘虜手中還有兵器。

但擠在一團,已經沒有任何戰術優勢,叛軍強弩齊發,大盾長矛阻擋,唐軍俘虜不得寸進。

最後為活命的唐軍,竟然真的開始互相砍殺起來。

一時間,血肉橫飛,慘不忍睹。

“哈哈……”

安祿山站在戰車上哈哈大笑,酣暢淋漓。

最終死亡六七千人,屍山血海,安祿山才下令停下。

叛軍入城,又開始新一輪的劫掠。

……

沒幾日,叛軍再攻滎陽。

滎陽隻有數百彍騎,剩下的是郡兵鄉勇。

叛軍由崔乾佑率領下進攻滎陽城,隻一天時間城破,滎陽太守崔無詖戰死。

雖然崔無詖因依附楊國忠得到高位,但死戰到底,足以讓他名垂青史。

拿下滎陽以後,叛亂一鼓作氣,殺向東都洛陽。

很不幸,陳留、滎陽防線,沒有為高仙芝爭取多久時間。

高仙芝根本來不及調教麾下的酒囊飯袋和散兵遊勇,隻能硬著頭皮,開赴洛陽前線迎戰。

洛陽的官吏也沒有坐以待斃,洛陽留守李憕,中丞盧奕,采訪使判官蔣清提議燒毀河陽橋,為高仙芝調度爭取時間。

河陽橋是洛陽最重要的戰略橋梁。

西晉泰始十年杜預建造河陽橋於富平津(今孟縣西南)。為黃河南北交通要道之一。北魏、東魏先後築河陽三城於橋北、橋南及河中洲上,為洛陽外圍衛戍守重。

失去河陽橋,安祿山要大費周折,不得不麵對高仙芝布置的兵鋒,可想而知安祿山的憤怒。

“誰燒毀河陽橋,我必殺他!”

安祿山指著被燒毀的河陽橋發誓。

叛軍也憋著怒氣,他們浩浩蕩蕩,在高仙芝布置下的防線橫衝直撞。

高仙芝一敗再敗,他所率的彍騎和新兵在燕雲鐵騎和胡騎麵前不堪一擊,一連損失數萬兵馬。

知道難有勝算,高仙芝選擇保存實力,率領殘兵敗將撤出洛陽。

浩大的洛陽城已成不設防城市,安祿山輕易進入洛陽。

由於要把洛陽當成自己的“家”,安祿山這才嚴肅軍令,沒有讓士卒在洛陽城燒殺劫掠。

但洛陽周邊鄉裡卻屢屢被叛軍殘害。

在進入洛陽的當天,安祿山下令處死燒毀河陽橋的李憕、盧奕、蔣清。

河北諸郡很不安分,安祿山將三名大臣的首級送到河北諸郡傳閱,警告河北諸太守全力事他。

隨後,安祿山召見河南尹達奚珣等官吏,讓他們暫理職事。

在安祿山的淫威之下,達奚珣等人不想失去性命,隻能遵從安祿山。

拿下洛陽後,安祿山繼續派遣崔乾佑向西攻擊。

陝郡太守竇庭芝,臨汝太守韋斌等向安祿山投降。

高仙芝一路倉皇,隻能駐守潼關。

安祿山又讓崔乾佑準備進攻潼關。

自安祿山南下兩個月不到,就打到陝郡,威逼潼關,世人震驚。

李隆基不得已下令,讓嶺南、江南、山南、黔中等地郡兵集合,一起北上收複洛陽。

腦子又不清醒的李隆基,將丟失洛陽的職責,怪罪在高仙芝頭上,認為高仙芝無能,派遣使者將高仙芝處死。

高仙芝悲憤、無奈,隻能含恨而終。

臨死之前,高仙芝麵向西北,希望那裡的部下,不是他今日的結局。

隨後,李隆基讓哥舒翰統領飛騎、彍騎,向潼關集結。

哥舒翰哪怕時不時中風,也被李隆基強行下令出征。

在李瑄回來之前,哥舒翰必須承受一切。

短時間內,哥舒翰帶著十餘萬彍騎、飛騎、郡兵、新兵,於潼關防禦。

守衛潼關的兵馬,總算不是土雞瓦犬。

因為一部分河東軍,最先到達潼關支援,還有朔方軍也向潼關趕來。

不出意外的話,在接下來幾個月,河西、隴右的兵馬也會陸陸續續的到達。

李隆基在確定河東軍的忠誠後,在郭子儀的舉薦下,終於開始啟用王忠嗣最青睞的將領李光弼。

他任命李光弼為雲中太守,攝禦史大夫,兼河東節度副大使,知節度事。

令李光弼和郭子儀一起,調動可調動的兵馬,出井陘攻擊河北,策應河北的諸郡太守,拿下安祿山的大後方。

……

十二月二十八日。

臨近過年,長安卻沒有一點過年的喜慶。

安祿山造反,並勢如破竹,攻破東都的消息,傳得沸沸揚揚。

上到王公貴族,下到平民百姓,充滿憂慮。

驪山腳下的皇家果園旁,有一座占地百畝的豪宅,是李瑄收複九曲的時候,李隆基賞賜。

其內亭台樓閣,河流湖泊,假山嶙峋。

李瑄未住過此宅院,現豪宅為李適之養病之所。

李適之病重的消息,接連傳出。

都說他活不過這個冬天,現在快過年了,李適之一直活得好好的。

“父親,您怎麼起來了?”

當李霅再次推開李適之的房間後,看到臥病在床兩個月的李適之正站在屋子中。

除了麵有菜色,看不出一點生病的樣子。

剛才李霅出去的時候,李適之還躺在床上。

隻是羅興過來說要照顧李適之一會,李霅才出去。

李霅見羅興離開,立刻回房,卻看到父親這樣。

“通知三郎、四郎、六郎,讓玉瑩,你的妹妹、妹夫,到這裡集結。”

李適之中氣十足地向李霅吩咐道。

“父親,您……病好了?”

李霅聽李適之的話,麵露驚喜,以為李適之的病好轉。

“為父一直在裝病!”

李適之這才坦明。

“父親,這是為何?”

李霅聽到此,很是震驚。

“七郎已經引兵入玉門關,正準備清君側。我們一家要快些離開……七郎一直未病……”

李適之將事情的因果告訴李霅。

他兄長的兒子,都要地方上為官,他顧不到了。

而且李瑄殺死自己堂兄以後,他們一脈和其他脈關係很僵,李隆基估計不會殺死他的侄子。

他的女兒如果不隨他離開,一定難活。

“唉!父親,您裝得太像了,瞞孩兒瞞得好苦啊!”

李霅不知該哭還是該笑。

和李適之不同,聽到弟弟正在引兵清君側,李霅心中驚喜難以抑製。

以七郎的本事,如果能征服河西、隴右軍,八成能殺到長安,攫取權力。

他們一家將更富貴!

如果七郎能更進一步,李霅不敢想象啊!

七郎自罷相以來,李霅就無比憋屈,他認為七郎是千年不出的天生奇才,要有所作為。

隻為宰相,是困鴻鵠高飛,他一直為七郎難受,卻不敢提起。

“為父也沒辦法,必須裝得像一點,才能讓楊國忠和宮中的宦官放下戒備。你們幾個最近瘦了一圈,為父看在眼裡,七郎仁厚,隻要你們不胡作非為,不會虧待你們的。”

李適之沒有李霅那麼樂觀。

安祿山這麼快就打到洛陽,對七郎很棘手。

他更清楚七郎冒天下大不韙後天下的反應。

河東朔方劍南嶺南的邊軍會不會聽從七郎的?

而且亂世來臨,太守可以招募鄉勇,權力大增,他們又是什麼態度,這很關鍵!

李適之也隻能儘量發揮他的影響力。

“大郎,今日夜晚,就會出發,羅興已經將車馬備好,速速將家人召到宅院中。”

李適之讓李霅趕緊去做,不忘提醒:“就說我病危,讓他們趕緊來。但不要向外人聲張。”

“是,父親,孩兒立刻去做。”

李霅拱手以後,快步離開。

在李霅行動的同時,羅興又去長安通知裴泛和薑度。

選擇在這個時候,也是因為元正假日。

薑度和裴泛得知李瑄將要清君側,都興奮得不行。

他們都是既得利益者。如果李瑄能登上皇位,他們的女兒就是皇後和貴妃,榮寵備至。

特彆是裴泛,曾經仿造“魚腸劍”,獻計李瑄坑太子李亨,但被李瑄否決。

現在裴泛明白,原來他的女婿在謀劃更大的,所以才會不怕李亨。

在羅興的建議下,裴泛和薑度解散奴仆,隻帶親人和親信奴婢,到城外的豪宅。

家中絲綢的、錢幣,一應放棄。以免目標太大,惹人懷疑。

在長安城門關閉前,幾家成功離開長安城,到驪山腳下。

夜,冰寒淒涼。

廖崢嶸率領三百騎兵到達宅院。

這三百騎兵,隸屬於關中常平新軍,全是廖崢嶸這幾年培養的親信。

另外,過鹹陽原後,還有五百騎。

他們的戰馬,由李紓率領的河西長行轉運秘密提供。

李紓是河行長興轉運副大使李希言的兒子,也是李瑄四兄李季卿的朋友。

李希言已經去世,但李瑄非常器重李紓,讓他以判官的身份,主事河西長行。

計劃周密。

又鑽了扶風等郡彍騎被抽調一空的空隙。

隻要離開,長安是無法第一時間派遣騎兵追擊的。

即便李隆基把他的飛龍禁軍派遣出去,也不一定能打過廖崢嶸嚴加訓練,以遊俠為主的精騎。

“阿郎,請上車。我們要連夜趕路,儘快離開。”

李適之看著兒女們開心的神色,滿懷惆悵。

還是在羅興的提醒下,才坐上自己的馬車。

宋國公府的奴婢也登車隨行,一行數十輛馬車,在三百名騎兵的掩護下,在寒夜中離開長安。

為保持馬車速度,多餘的物品,哪怕是黃金玉器,也未有攜帶。

他們順著通往三秦的寬闊官道,在寒夜中飆車。

一個夜晚,就越過鹹陽原,與另外五百騎兵彙合。

在這裡,更換馬匹,繼續向西。

李瑄早已派親信通知莫門軍使高鍇,他會將李適之、李奕等人暫時接到莫門軍。

在李適之等人離開長安的前三天,李瑄一聲令下,放開河西走廊的道路。

九萬鐵騎,先後湧入晉昌郡。

前行的兩萬輕騎,在馬璘、來瑱、渾瑊的率領下,越過酒泉郡、張掖郡,到達武威郡邊境。

其境內的豆盧軍、墨離軍、健康軍,分彆由劉之儒、安元貞、張仁賢統帥。

這些都是李瑄老部下,比荔非守瑜投降得更乾脆。

李瑄又派車神塞去招攬在居延水兩汊的寧寇軍。

寧寇軍統領現為張守瑜,他是名將張守珪的弟弟,也是李瑄的麾下。

寧寇軍有八千士卒,負責防衛回紇,至關重要。

有李瑄招攬後,張守瑜帶著副將,前來拜見。

至此,河西隻剩下武威郡中的大鬥軍和赤水軍,其他一些小軍、守捉、戍堡,不足為慮。

然而李適之和李霅兄弟幾人,以及質子李奕在長安“失蹤”。已震動華清宮中的李隆基……

李瑄到達武威的時候,知河西節度事的烏懷願收到朝廷八百裡加急的密令……


最新小说: 修仙萬年歸來 火影圓夢大師! 我在大唐行醫的那些年 華娛:屁股坐正了嗎?你就當導演 戍邊八年?我兒女成群,雄霸一方 玉階血 上三休四,炮灰們不讓龍王害我 才不是魔女 到火影世界當土影 年代:重生五六,大國工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