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八章 對豪強大族的處置,陌刀軍渡過黃河,澠池之戰_大唐天將軍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大唐天將軍 > 第三百九十八章 對豪強大族的處置,陌刀軍渡過黃河,澠池之戰

第三百九十八章 對豪強大族的處置,陌刀軍渡過黃河,澠池之戰(1 / 2)

“靈寶地勢,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排兵布陣在此,不亞於潼關。”

李瑄在中軍得到渾瑊的彙報後,看著地圖說道。

唐軍探子過黃河野渡已經探測到大批燕軍撤出陝郡。

現估計留在陝郡的燕軍五萬到八萬之間。

“秦王,末將認為可先攻兩側高地、山坡,隻要占領那裡,可以直接用強弩打擊叛軍。”

馬璘向李瑄請命道:“末將願意率領士卒,進攻高地。”

“叛軍不一定會留精銳的範陽、平盧軍兵斷後,最起碼其間有大量的新兵。我軍沒必要強攻要塞,使神臂弩手佯攻,對敵施加壓力即可。”

“待陌刀軍渡過西沃古渡,會夾擊陝郡的叛軍。”

“叛軍主力和安祿山想要撤退,沒那麼容易。我們不爭這幾日時光。”

李瑄婉拒馬璘進攻狹道。

他一眼就看出,即便他們能強攻下高坡,也得十日左右。

有這些時間,他們完全可以靜靜等待,幾天後李嗣業和張興渡河。

現在壓力大的是燕軍,而不是他們。

如果和李瑄猜測的一樣,燕軍大部份為中原新兵組成,隨著李嗣業、張興斷後,哪怕幾千人,也會對燕軍造成致命一擊。

“末將等明白!”

眾將領命。

他理解秦王,忍了這麼久,沒必要急於一時。

秦王愛兵如子,不願意看到無所謂的傷亡。

眾將離開營帳後,天下兵馬大元帥行軍司馬留在中軍營帳中。

“先生,崤山以東,豪強大族遍地。我要借此機會鏟除他們,可行否?”

離洛陽隻有一步之遙,這個問題也該提升議程了。

李瑄大權在握,讓豪強大族恐懼不安。

因為李瑄一直有鏟除豪強的傾向,並實踐過多次。

在李瑄心目中,土地兼並已升至頂峰,富者田連阡陌,窮者無立錐之地。

如果土地得不到釋放,國家一定還會在短時間內重新陷入動蕩中。

李瑄號稱名揚天下,婦孺皆知。

但他的政令傳遞到郡縣,又談何容易?

李瑄從來沒奢望過依靠錦衣衛、整飭吏治、加強監督,就能讓他的策令照遍大唐的每一寸土地。

人心是複雜的。

欲望升騰,隻是一念之間。

李瑄知道,在他掌權期間,出現農民起義他都不意外。

也隻有他清楚,釋放土地、去賤為良,比行省製改革、官製改革更為重要。

士農工商,地位依次。

其中的“農”,絕不是農奴。

曆史上,在安史之亂以後,統計大唐戶口少了三千多萬。

有一點數字常識的人都知道,在幅員遼闊的大唐,不可能死亡這麼多人。

僅靠安祿山的數十萬叛軍,燒殺搶掠也不可能以千萬計地殺人。

更何況江淮、江南之地,安祿山叛軍根本就沒有到達。

這三千多萬人,除了受戰火和間接受戰火影響而死的人,一部分良家百姓逃往深山老林,躲避戰火。

然而深山老林注定無法容納太多百姓,畢竟百姓也要種植糧食。

更多的是土地被兼並,淪為豪強大族的“農奴”。

農奴不被計入戶口。

豪強大族用農奴不僅避開了賦稅,還得分更多的土地。

他們附骨之蛆一樣,對國家敲骨吸髓,榨乾百姓的一切價值。

如果李瑄不以“去賤為良”的方式,釋放農奴,即便他登基為皇帝,國家在三五十年內,必然重啟戰亂。

一句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將響徹中原大地。

李隆基施行過去賤為良,所以有開元盛世的華章。

在先天元年,李隆基為了增加國家的收入,打擊強占土地、隱瞞不報的豪強,發動了一場檢田括戶的策令。

當時的豪強霸占了農民的土地之後,稱為“籍外之田”,他們還將逃亡的農戶變成自己的“農奴”,在土地和人口兩方麵逃避國家稅收。

先後十幾年時間,李隆基下設十道勸農使和勸農判官,分派到各地去檢查隱瞞的土地和包庇的農戶。然後把檢查出來的土地一律沒收,同時把這些土地分給農民耕種。對於隱瞞的農戶也進行登記,讓他們重新歸入良籍,讓國家增加巨量的賦稅。

但李瑄認為,李隆基所實施的去賤為良隻是減緩豪強大族的擴張,而非遏製。

所以,天寶以後良民再次變為沒有戶籍的賤民,土地再次被兼並,並一發不可收拾。

李瑄和李隆基不同,他不會對豪強妥協。

“普天之下,唯有秦王有這種魄力。但也請秦王注意分寸,稍有激烈,讓天下豪強大族覺得自己死路一條。全國都會打起‘清君側’的旗號,朝廷內部也會撕裂,出現大矛盾。”

李泌直言不諱地說道。

豪強集團、士族集團,從來都不是一個整體。

但兔子急了還咬人呢!

真要逼急了,這些一定會聯合起來,對抗李瑄。

李泌和李瑄有一樣的認同感,土地兼並,愈演愈烈,朝廷必須出手。

僅河南之地,就有數以百計的豪強大族投靠安祿山,趁火打劫。

就像東漢末年一樣,土地兼並到極致,隻有推倒重來。

“先生的意見呢?”

李瑄見李泌支持他,心有更有底氣。

“士族也有兼並土地的情況,但秦王麾下,士族占據大半。甚至秦王和秦王妃的家族,都屬於士族。郡縣官吏也大部分是士族。所以隻能懷柔。用豪強殺雞儆猴,除掉豪強大族後,令一些有名望的士族,交出籍外之田,釋放農奴。然後再製定抑製兼並的策令。”

李泌向李瑄說道。

李瑄親信的人,包括李峴、李泌、劉宴、楊綰、裴遵慶、路嗣恭等,九成士族出身。

李瑄詩人朋友們,高適、王維、王昌齡、杜甫、顏真卿、崔顥等,也都是士族。

連李白都要號稱自己“隴西李氏”。

士族並非是貶義詞。

高風亮節,為國為民,也是這些士族子弟。

安史之亂中城破赴死的太守、縣令,如河南節度使張介然、滎陽太守崔無詖、洛陽留守李憕、中丞盧奕、采訪使判官蔣清等,也全部都是士族,祖輩為高官。

同樣是一個郡望之姓,有的支脈身披紫衣,有的良田千頃,有的窮光蛋一個,全身隻有姓氏尊貴。但他們互不認識。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李瑄妻子裴靈溪的聞喜裴氏,隻是做官身居高位的,在開元天寶多次互相攻擊,不死不休。

現裴冕是太子黨,裴遵慶是李瑄的親信,還有如裴士淹這樣的裴姓老臣思念李隆基。

他們並非分開下注,而是已分家十來代,無任何親情可言。

就像楊氏富貴的時候,楊國忠和虢國夫人,隻會提拔自己的近親。不會關心數以萬計的弘農楊氏族人。

楊慎矜、楊璹在世的時候,對李瑄唯命是從,打擊楊氏。

所以,李瑄想像砍豪強那樣砍士族是不可能的。

當然,要有證據證明哪個士族草菅人命,李瑄會毫不猶豫將其宰了。

對於士族,李瑄已有溫水煮青蛙的方法。

“對豪強剛硬,對士族懷柔。可行!”

李瑄深思熟慮後,點了點頭。

“秦王,在平定安祿山叛亂之前,不要大動乾戈。等邊軍主力抽調向淮南、江南、山南、嶺南的時候,再以投靠安祿山之由,向豪強問罪。這樣就不會失去控製。”

李泌輕聲說道。

他知道李瑄一直有將邊軍、鐵騎調遣到中原腹地和江南、嶺南的心思。

在打擊豪強大族過程中,向大唐反叛的事情必然能發生,還有對李瑄不滿的太守也會隨從。

一旦有這樣的火苗,在錦衣衛的配合下,駐軍可以立即將其撲滅。

如果軍隊太遠,很可能使這些豪強、郡守互相勾結在一起,在軍隊來臨之前壯大。

“還是先生想得周到。”

到洛陽的時候,李瑄會聽李泌的,先不動聲色。

在李瑄與李泌談論後事的時候,馬璘、渾瑊各率神臂弩,憑借射程優勢,對狹道展開進攻。

上千名神臂弩手,從三個方位,向兩側高坡,和壺口狹道射擊。

燕軍碰不到唐軍,隻能躲在掩體和盾牌後麵。

不過唐軍神臂弩雖強大,但燕軍已知道唐軍這種新弩,有所準備。

雖然唐軍對燕軍造成的傷害微乎其微,但對其心理上的打擊是巨大的。

特彆是那些新兵,躲在盾牌後麵,身體在劇烈顫抖。

和他們想象中的戰爭完全不同。

奈何後方有凶殘的範陽軍看著他們,他們根本無法退走。

儘管崔乾佑和安守忠一再宣揚大燕聯合回紇、吐蕃勝利在望,又闡述燕雲鐵騎和諸胡輕騎的強大,無堅不摧,好像李瑄的狗頭隨時會被取下一樣。

但燕軍新兵們眼中看到的,儘是氣勢洶洶的唐軍。

唐軍隻用神臂弩壓製,而不主動進攻。

每個時辰都會射幾輪。

隨著時間的推移,燕軍心理陰影麵積無限放大。

連被忽悠著留守陝郡的一萬範陽兵,都心有動搖。

若非安守忠一直在前線,不斷動員、安慰,燕軍士氣必然瓦解。

安守忠是範陽出了名的驍將,論勇武,僅次於李歸仁和田乾真;論統帥,也有彪悍的戰績。

這才能震懾住戰場。

“將軍何必總是慌慌張張,唐軍隻是試探,而不攻擊,對我們來說是好事。一個月後,我們就可以按照元帥的命令撤軍。”

麾下大將石帝廷見安守忠坐立難安的模樣,忍不住說道。

石帝廷是石國粟特人。

他曾也是粟特商人,被安祿山器重任命。

這段時間,不少為將的粟特商人戰死,讓他心有戚戚。

“你懂什麼?李瑄狡詐多端,他身邊還有眾多陰險的漢人謀士。李瑄要攻擊狹道,我倒不是很畏懼。但他隻陳兵佯攻,我心中一直難以平靜。”

安守忠向石帝廷訓斥道。

燕軍人人都想到,主力回援洛陽的時候,唐軍一定會追擊。

但唐軍的定力,讓安守忠擔憂。

他前不久剛被李瑄在新豐陰了一次。

“唐軍又有哪裡能迂回呢?”

石帝廷沒什麼統帥能力,能擔任將領,除了孔武有力以外,就是他粟特人的身份。

“前兩天數百艘船隻順河而下,雖然船上士卒不多,但本將覺得有蹊蹺。過靈寶以後,澠池、新安,沿途的渡口,甚至野渡,都要安排人馬監視。現我們主力退走,新兵無知,如果唐軍渡河迂回,我們會很麻煩!”

安守忠向石帝廷吩咐道。

這是他顧慮的地方,所以他留有兩千燕雲騎兵和兩萬新兵,作為預備隊,隨時驅逐可能渡河的唐軍。

燕軍一定要防止唐軍偷襲。

“遵命!”

石帝廷領命離去。


最新小说: 末世無敵,底牌多還很強 我的小馬駒G5,第1季 極品全能女神 我隻是被終身禁賽了,不是退役了 九叔:我能無限開掛! 這位公子深藏不露 逃跑當天,被小叔叔強製占有 聽懂獸語,假千金破案成警局團寵 高武,覺醒S級雙異能我肉身成聖 主神獵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