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一章 安祿山出逃洛陽,叛軍嘩變_大唐天將軍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大唐天將軍 > 第四百零一章 安祿山出逃洛陽,叛軍嘩變

第四百零一章 安祿山出逃洛陽,叛軍嘩變(2 / 2)

這種暴戾的情緒,每走一裡,就醞釀一分。

像是馬嵬驛兵變的飛龍禁軍一樣,武夫的戾氣極大,當自己的利益無法被采納後,久而久之,積累怨氣,武夫們就會訴諸於武力去行一件事情。

這就是唐末“牙兵”的起源,他們沒有一點紀律,一點不順心,就用武力達成自己的心願。現在前往漢函穀關的範陽士卒就是如此。

順著穀水,即將到達穀城的時候,範陽兵卒產生嘩變。

上萬士卒的意誌,集中於一點。

他們不再聽從張忠誌和安忠臣的命令,要求大軍返回,跟隨大軍主力一起回河北。

他們不想像新兵一樣逃跑,因為他們的家在河北、範陽、漁陽等地。

任憑安忠臣大罵,大軍立於穀水不發。

“想要造反嗎?”

行軍司馬何元辿嗬止這些範陽士卒。

他拿出自己大將的威勢,準備威服他們。

但範陽士卒不為所動,他們不尊軍令,格外團結。

“誰不聽令,便殺死誰,以儆效尤!”

何元辿再次大喝一聲。

“先殺死你!”

暴兵憤怒再次被點燃,數以百計的士卒群起,持矛攻向何元辿。

“噗嗤!”

何元辿還未反應過來,便被數十支長矛洞穿。

又有一些暴兵衝向平時對士卒非打則罵的安忠臣。

安忠臣還在罵範陽士卒的時候,數百範陽士卒已經將他圍住。

“放肆!你們不想活命了嗎?”

安忠臣指著暴兵說道。

“殺了賊人,我們才能存活?”

暴兵齊喝,將安忠臣視為阻礙他們回家的賊人。

他們不待安忠臣回應,挺矛而來,安忠臣的數十名親衛瞬間就被殺死。

“混賬!”

安忠臣恐慌大罵,他雖驍勇,但寡不敵眾,長槍還未掄幾下,就被已方士卒挑開盔甲,刺破後心。

他眼睛瞪大,死不瞑目,無比憋屈。

現在所有範陽士卒的矛頭,全部指向奚族出身的張忠誌。

作為後世河朔三鎮之一,榮華富貴,安享晚年,張忠誌情商很高。

他見事不可控,立刻大喊:“我早就想殺死安忠臣,帶著兒郎們回範陽,我是奚族人,怎會不留戀家鄉?”

“不要殺張將軍,他可以帶我們回去!”

一名士卒大喊一聲。

暴兵們這才平息怒火,願意跟隨張忠誌。

躲過一劫的張忠誌,隻能硬著頭皮原路返回,追擊安祿山的逃亡路線。

他心中清楚要危險了。

從靈寶到洛陽,乃至於安祿山逃跑的滎陽,都將處於不設防狀態。

唐軍騎兵可以長驅直入。

燕軍要幾天時間,才能渡過黃河,唐軍一定不會給他們機會!

張忠誌是安祿山範陽起兵前,偷偷從長安逃回範陽的,因此被安祿山收為義子。

曆史上,他因為投降大唐,被賜姓李,賜名寶臣,以示榮寵。

……

澠池。

李瑄殺死安守忠後,在秦趙會盟台休整一晚。

同時,他也得知荔非守瑜、車光倩、荔非元禮等配合天策衛完成峽石之戰的勝利,全殲燕軍。

向洛陽之路,除了有名無實的漢函穀關以外,基本已無障礙。

李瑄昨晚已派遣探馬,在洛陽方向打探消息。

上午,李瑄到達澠池驛,聚攏陌刀軍、神臂弩手。

數千天策衛鐵騎、兩萬輕騎、一萬鐵騎,已經進入澠池境內。

同時,哥舒翰率領兩萬兵馬,正在從西沃古渡渡黃河。

李瑄改變戰術,讓河東的其他三萬兵馬,由車神賽率領,前往上黨高地,過太行陘,至汲郡。

防止安祿山逃出洛陽,從汲郡逃跑。

現在李廣琛、辛雲京都渡過黃河在陳留,汲郡由李國貞駐守,兵馬隻有五千,哪怕加上鄴郡的張仁賢,也僅有一萬,不足抵抗安祿山渡河。

如果安祿山全力守洛陽,可能守衛一年半載,但也僅此而已。

李瑄認為安祿山一定會逃回範陽,求更長的生機。

曆史上的安祿山,在受挫一點的時候,就急不可耐地回範陽據守。

李瑄重新認命峽石令、澠池令、新安令。

讓他們配合張守瑜、白孝德麾下的輕騎,剿滅餘孽,安定諸縣。

又讓他們組織幸存的百姓,收攏叛軍的屍體。

將屍體上所得的金銀珠寶,分一些給諸縣百姓。

因為李瑄知道那些叛軍身上攜帶大量金銀珠寶。

交代好一切後,李瑄先率領陌刀軍、神臂弩手,向新安縣而去。

並令後方士卒加快速度趕來,慢的話可沒有軍功。

翌日,在新安縣與哥舒翰麾下的兩萬士卒彙合。

後方的三萬多騎兵先一步趕上來。

李瑄得到消息,不僅漢函穀關無人駐守,而且安祿山已經棄洛陽而逃。

在新安縣至洛陽城一帶,到處都是散兵遊勇。

從捉拿的散兵遊勇身上,李瑄得知一些消息。

原來這些都是燕軍新兵,因絕望之下脫離燕軍準備逃回家鄉。

另外還有一萬範陽兵欲前往漢函穀關阻礙唐軍前進,但不知為何,走到穀城的時候,又掉頭向滎陽而去。

“叛軍已亂,此時已是強弩之末。”

“陌刀軍、神臂弩手、天策衛,河隴、安西北庭的輕騎、精騎,隨本王奔襲至滎陽。”

“哥舒將軍,你率領麾下兩萬士卒,捉拿潰散的叛軍散兵遊勇,不要讓他們危害周圍鄉裡。另派遣一隊士卒,進入洛陽城,維持秩序。敢作亂者,斬!”

李瑄在漢函穀關下達軍令。

由李瑄率領四萬輕騎、精騎、騎馬步兵先行,咬住安祿山的尾巴。

安祿山逃亡之路,隨行的車馬、宮人無數,不可能快。

不說追上,最起碼能阻止安祿山大部分兵馬從滎陽過黃河。

哥舒翰麾下的兩萬士卒,都是郡兵、鄉勇,又全是步兵,用以清剿餘孽。

白孝德和張守瑜率領的兩萬輕騎,很快就會進入新安縣,清剿叛軍漏網之魚。

他們即便跟不上大決戰,李瑄也算他們大功一件。

封常清所率領的主力中,騎兵有兩萬,他們加快速度。

大概會慢李瑄一天的路程。

其餘步兵急速行軍跟隨。

當天夜晚,李瑄路過洛陽城,派人向洛陽城宣布大唐收複洛陽,讓百姓暫時不要出家門。

悲痛之中,總算迎來一絲笑容。

黑夜散去,將有曙光。

隨後,李瑄下令張興率領五百神臂弩手,五百陌刀軍,一千騎兵,南下進攻伊闕關。

打開關門,令王難得率領八萬大軍進入洛陽。

如果陷入對峙,唐軍能集合各類大軍三十萬,對安祿山的十萬兵馬形成碾壓。

八月二十日。

安祿山距離滎陽還有一段路程,但令他驚恐失色的消息傳來。

新兵全散,範陽軍嘩變,殺死愛子安忠臣和司馬何元辿。

他寄予厚望的張忠誌正率領一萬範陽士卒向他追來。

這對當前的處境來說,已不是雪上加霜那麼簡單。

氣急敗壞的安祿山想殺死張忠誌和那一萬範陽士卒,卻被嚴莊製止。

他不聽嚴莊的,還是阿史那承慶將安祿山勸住。

現在殺死張忠誌,攻擊一萬範陽士卒,全軍必潰。

現在如今,燕軍中範陽平盧士卒占據五成,另外五成是曳落河、六胡州精兵和契丹、奚、同羅、室韋、靺鞨、鐵勒諸部。

危機時刻,必須齊心協力,同舟共濟,方可回到範陽。

阿史那承慶勸說安祿山赦免張忠誌和範陽兵的暴動,並獎勵他們。這樣他們就又多一萬精兵。

若執意滅掉這些暴兵,最起碼損失一萬。

理智之後,孰輕孰重安祿山還是能分清的。

不過安祿山也不得不麵對唐軍隨時能追上的現實。

他下令將軍中步行的婦女、宮女、奴婢全部留下。

讓大軍和他的戰車保持一個速度。

如果馬車掉隊,則棄之不顧。

步兵士卒必須全力奔跑跟上。

八月二十一日,大軍到達滎陽。

不出意料,滎陽北部的黃河古渡,李國貞、張仁賢率領兵馬在河對岸駐守。

更令安祿山抓狂的是,昨夜張仁賢派小舟偷襲,燒毀了燕軍上百艘船隻。

現最少七天時間,才能將十萬兵馬從黃河古渡通過。

東麵的戰火還在持續。

郭子儀發現安祿山出洛陽後,不再進攻滎陽城,隻是令一部分鄉勇、郡兵把守滎陽四門。

他和辛雲京、李廣琛、張巡合攏兵馬八萬,向黃河古渡而去。

當他和李廣琛發現燕軍曳落河、同羅精騎後,立刻下令大軍排兵布陣,兩萬騎兵在側拱衛,又劃分奇兵。

由於唐軍人馬太多,李歸仁不敢衝陣。

反而被辛雲京率領的隴右輕騎遊射。

曳落河是鐵騎,麵對輕騎毫無辦法。

而同羅輕騎隻想回家,戰鬥意誌被隴右輕騎完爆。

死傷數百人後,就龜縮到曳落河旁邊。

郭子儀和李廣琛商議一番,讓辛雲京統領輕騎隨時對敵,而主力以方陣行軍,留下破綻,讓曳落河來攻。

但李歸仁並未上當,他知道自己這些騎兵,根本不可能在隴右輕騎眼皮子底下擊潰八萬兵馬。

遂向安祿山主力方向撤退,尋求策應。

而安祿山這邊,正下令進攻黃河古渡。

叛軍乘坐小舟,頂著唐軍的弩箭。

每一次衝鋒,就意味著燕軍將損失一批船隻。

唐軍準備充沛,燕軍雖凶猛,但久攻不下。

即便大船在黃河中央與唐軍對射,也無法全麵壓製唐軍上萬士卒。

有燕軍躲過箭雨,靠近碼頭,很快就要麵對十倍於己的唐軍,血融於河。

燕軍連攻渡口一天一夜,唐軍死傷千人,殺死數倍於已的燕軍精銳,死戰不退。

八月二十二日,車神塞丟下步兵,率領一萬騎,先一步到達汲郡黃河古渡,徹底將局勢穩住。

這一萬騎不需要下馬,就等著燕軍上岸後,衝刺他們。

郭子儀、李廣琛麾下的兵馬,距離安祿山僅有十五裡。

這也意味著安祿山渡河之夢破碎。

他麾下十萬兵馬,將與唐軍背水一戰。

 本章完


最新小说: 上界唯唯諾諾,下界為所欲為 女扮男裝後我混成男主頭號小弟 天命鴻途 解釋不清了,熱搜天天都有我 被降神罰的少女逆襲成團寵 穿書成棄婦,反手搬空夫家去流放 劍名赤霄:九州風雲錄 八零搬空家產去隨軍,嬌妻好孕寵瘋了! 鬥羅之黑龍大帝 輪回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