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五章 鹹陽城外,盛世前的鼓角聲_大唐天將軍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大唐天將軍 > 第四百二十五章 鹹陽城外,盛世前的鼓角聲

第四百二十五章 鹹陽城外,盛世前的鼓角聲(1 / 2)

濟生堂中,李瑄與陳藏器、王冰交談過後,又親自來到廣場上,召見一眾學生。

李瑄的言語如一盞明燈,親自為他們指明方向。

他提倡醫德,鼓勵學生們深入研究藥理與醫理,希望他們永無止境地去探索。

他提出“酒精”的概念,以蒸餾酒的方式,不斷地去分離、提純,做到這個時代極致的酒精。

酒精對醫學的作用,不言而喻。

他以扁鵲、華佗、張仲景、孫思邈這些古代神醫舉例,通過他們的特長,闡述醫學的博大精深。

如華佗的外科手術,絕對有可行性。

醫者克服疑難雜症,不能閉門造車,需要交流病理。

濟生堂中,不要想著藏著掖著,老師要對學生傾囊相授。

有朝一日,學生成為大醫,老師也無上光榮。

最後,李瑄著重描述大醫的概念,使大醫深入人心。

並當場授與陳藏器大醫的稱號,封宜君縣侯,表彰他的貢獻。

將來還會送上代表大醫的玉葫蘆。

醫者封侯,古今未有。

懸壺濟世,醫人無數;編著《本草拾遺》十卷,加上為濟生堂嘔心瀝血十餘年。

陳藏器當得起大醫稱號。

漢人對官爵念想根深蒂固,自古名醫,沒有幾個不當官,且不想當官的。

隻要讓醫者看到封侯的動力,他們一定能對醫術產生突破。

科技上、天文地理、數學上,也會如此。

至於王冰還年輕,學術上和貢獻上還不足。

曆史上王冰活了九十多歲。

這個時代,能活九十歲不得了,這是他夢寐以求的歲數。

李瑄覺得王冰鑽研養生之術真有門道,在合理之內,李瑄會向他請教一番。

學生們專心致誌地聽從至尊的每一個字,又見證大醫陳藏器封侯,他們心潮澎湃,不能自已。

奮鬥的種子,已在心中種下。

翌日,李瑄從濟生堂離開,陳藏器和王冰帶著所有的學生送李瑄。

身為天子的李瑄,向學生們揮了揮手,登上龍輦。

學子們無不眼眶濕潤,他們能感受到至尊的期望。

這是真正的受國之垢,是為社稷主;受國不詳,是為天下王。

……

離開濟生堂,李瑄從長安城北繞過去,到達鹹陽。

他先是前往鹹陽的慈幼堂中。

至尊駕臨這種不祥之地,使慈幼堂的小吏猝不及防。

鹹陽的慈幼堂,管理者不過是流外官,他哪敢想麵前的男子是當今聖上?

他陪伴李瑄,觀看慈幼堂。

慈幼堂的工作人員,主要是周圍鄉裡的婦人。

李瑄看到慈幼堂的孩童,有先天殘疾的,也有身體健全的遺孤。

說句殘酷的話,一個慈幼堂,不一定夠一縣使用。

好在鹹陽屬於較為富裕的縣,遺棄嬰兒的並不多。

“快……來拜見至尊。”

慈幼堂的堂主王青山將孤兒聚集在一起,這是出於禮儀。

在房屋中,還有一些嬰兒,或年紀小的,依稀能聽到隔窗傳來的啼聲。

“在這裡,無有皇帝!”

李瑄輕斥王青山一聲。

看一眾小兒小女,最大也不過和他的兒女一樣,哪知道什麼榮辱與禮節?

“是寫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皇帝嗎?”

一個衣著簡便,與孩童們縮在一起的小女孩怯生生地說道。

本不應該這麼膽小,但李瑄身邊架勢太大了,外麵全是氣勢洶洶的兵馬,嚇到這些孩童們。

“正是。”

李瑄笑道:“小娘子今年幾歲?”

“八歲!”

小女孩吐出這兩個字。

“和我女兒一個年歲,望你茁壯成長,一樣永樂。”

李瑄走過去半蹲下握了握小女兒的小手。

他非常憐惜。

他不想以最大惡意去揣測,希望她們的父母,有的確實有難處,迫不得已將自己的父母遺棄。

而李瑄的舉動,震驚堂主王青山。

這可是皇帝,在百姓心中勝過李世民的至尊。

竟能這樣屈身。

真如傳說中一樣,心懷蒼生。

官吏們知道,至尊一直以來踐行仁德。

哪怕上位不是很光彩,仁德之心依舊在。

特彆是皇宮之中,禁止選秀。

李瑄的理由很簡單:蒼生皆苦,色比德重乎?

意思是百姓還在受苦,君王哪能不去操勞天下事,而藏於明媚後宮呢?

從三宮六院到宦官,什麼宗廟社稷大事,說得冠冕堂皇,無非就是皇帝一己之私罷了!

“小郎,你叫什麼?”

李瑄又問旁邊的一名小男孩,他的臉較為粗糙。

“至…尊,此孩兒不能聽,不能言。草民為他起名為王明。”

王青山向李瑄說道,語氣顫抖緊張,他隻是連鄉試都不能的窮酸書生。

官府招募慈幼堂管理者的要求是識字,許多文人因輕賤而不願,他因養家糊口而來。

幾年下來,曆經磨難,也與孩童們產生感情。

在不忙的時候,用他淺薄的知識,教一些孩童識字。

“他可感受到我的聲音。”

慈幼堂是一個令李瑄難過的地方,他起身吩咐禁軍大將軍薛錯:“去殺兩隻羊,燉肉給孩子們吃。”

“遵旨!”

薛錯退下去吩咐。

安撫一番小孩兒,他又在王青山的帶領下,進入內屋,看望簡陋房屋內的嬰兒。

沒有母乳,狀態不是很好。

“現慈幼堂有多少孩童,歲數幾何?”

李瑄向王青山問道。

“回至尊。鹹陽慈幼堂自天寶七載建立,彼時已收攬棄嬰。曆經多年,現慈幼堂有嬰孩七十八位,最小者月餘,最大者已十歲。”

王青山向李瑄回答道,

慈幼堂屬於大唐所提倡的“仁”,與儒家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符合。

李瑄建立慈幼堂,無疑是浪費錢財的。

但這是陽謀,哪怕與李瑄政見不同,也無法去拒絕,怕被戳脊梁骨。

楊國忠夠自私自利了,他隻敢削減慈幼堂資費,不敢取消慈幼堂。

“嬰兒都吃什麼?”

李瑄又問王青山。

“隻有米粥,偶爾請鹹陽城中一些奶水充足的婦女喂一次。”

王青山回答道。

“營養不足,嬰兒夭折不少吧!”

李瑄聽到這話,立刻聯想到這一點。

“三四個孩子,隻能一個養大。”

王青山已親手掩埋不少嬰兒,有些棄嬰一送到濟生堂,就已無藥可救。

“布局慈幼堂,任重而道遠!”

李瑄緩緩說道。

他心中的計劃,窮其一生,不知能否普及。

儘快讓所有慈幼堂擁有棉衣棉被。

牛奶通過消毒,製成奶粉,到達慈幼堂,才能使夭折率降低。

同樣,也可應用於普通百姓家中。

在慈幼堂外轉一圈,李瑄看到慈幼堂的耕地。

一共上百畝,由王青山和雇傭的婦女耕種。

很一般,需要官府補助。

等慈幼堂的孩子長大後,還需要分配一些田地。

窺一斑而見全豹,李瑄通過臨近長安的鹹陽慈幼堂,已經差不多可以預料諸郡慈幼堂的狀況。

地方上,慈幼堂隻是普及到郡。

一郡養一個慈幼堂,一定是很容易的,就看地方上有沒有心。

“鹹陽令有無來過慈幼堂?”

李瑄在田地中看一番,他突然問王青山。

“前任鹹陽令未來過,去年新任鹹陽令繼任的時候來過一次,今年過年時又派人送一些肉食。以前缺衣少食,自新縣令來後,倒不缺少了。”

王青山向李瑄回答道。

原本的縣令,不過是巴結楊氏而得官位。

李隆基西逃到時候,他看勢頭不對,直接逃命。

李瑄聽後,暗暗點頭。

他記得新任鹹陽令是李廙。

李廙是李世民的玄孫,同時也是宰相劉晏的妹夫。

任他為這麼重要的位置,當然不是李廙的背景身份,而是李瑄看重李廙的清廉和能乾,認為他能治理好他規劃的鹹陽。

後世,劉晏拜訪妹夫李廙的時候。他看到李廙家中的門簾十分破舊,幾乎都要斷裂,卻還在使用。於是命屬下測量門的尺寸,然後用沒打磨過的竹子編成簾子,不加修飾,將要把它送給李廙。

本來也不是值錢的東西,又有妹夫的關係,但劉晏怕李廙清廉拒絕,一連三次帶著門簾去李廙家,都不敢提這件事就離開了。

濟生堂在鹹陽城外十五裡,靠近一個叫靈木鄉的鄉裡,李瑄已經來濟生堂好久了,李廙也沒過來拜見他。

當天,李瑄的隊伍駐紮在濟生堂周圍。

他在日落黃昏的時候,看到孩子們吃肉時的歡呼雀躍,不免感觸。

第二日,李瑄的隊伍離開慈幼堂,前往鹹陽城。

他離開的時候,一眾孩子趴在木欄杆旁,望著李瑄車駕離去的背影。

這時候,生出朝陽。

……

沒多久,李瑄到達鹹陽城外,鹹陽令李廙攜官吏出城迎接。

“臣拜見至尊!”

“朕昨日已到鹹陽慈幼堂,為何不來見朕?”

李瑄一見李廙,就向這位同輩親戚問道。

“至尊未有召見,臣不能撇下縣中事務前去。”


最新小说: 救贖瘋批反派後,被他強製索愛了 絕世神龍小傻醫 豪門狗血?可千億大佬們爭當朕爹 俺尋思這挺合理的 海棠無香 邊總彆虐了,夫人她真是豪門千金 契約婚姻後,玄學大佬她馬甲掉了 擺爛吃瓜:滿朝文武嘻嘻?不嘻嘻 仙帝大人今天也在都市努力躺平 昨日春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