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章 五體投地的宰相們,基礎改革進行中_大唐天將軍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大唐天將軍 > 第四百三十章 五體投地的宰相們,基礎改革進行中

第四百三十章 五體投地的宰相們,基礎改革進行中(2 / 2)

李隆基當政的時候,崇儒興學之風大盛。開元後期,李隆基下令每一鄉都要置辦一鄉學。

在他眼中,天下遍地文人,才為盛世。

更全麵的學校體製,李瑄還無法去建立。

他先要在李隆基置辦鄉學的基礎上,擴大鄉學為蒙學,再建立中學、大學。

蒙學、中學都可以理解。

大學雖還是以儒家為主,但將眾多學科列入。

律學、書學、詩學、算學、醫藥學、獸醫學、天文學、音樂學、工藝學等。

這是當前長安的弘文館、崇文館、國子學、太學、四門學的學科。

但這種學科非常不具體,貴賤不一。跟後世的學科是兩種概念。

比如,弘文館、崇文館屬貴族學校,專收皇帝、皇太後、皇後的親屬和宰相等高級官員的兒子,名額一共五十名。

能入兩館者,全靠血脈加持。

國子學收文武三品以上高級官員的子孫,限三百名。

太學收文武五品以上中級官員的子孫,限五百名。

四門學收文武七品以上低級官員的兒子,限五百名,又收地方庶民中俊秀青年,限八百名。

這些學校,等級越高,名額越少,等級低些,名額漸次增多。

這種家天下的思想,一定要摒棄,純粹扼殺潛在天才。

因為許多貴族後代,都是廢物,即便有幸進入弘文館,也是朽木不可雕也。

看看楊國忠當宰相的那裡麵,凡進士科狀元及第者,多半是姓楊的。

自己的兒子大字不識幾個,竟然差點被點為狀元。

從今以後,長安的學院,要逐步在長安、洛陽設為大學,重新分配學科,並加入新的學科。

不可能使貴族沒有優勢,但會壓縮貴族子弟名額,並進行考試。每一個學校都會擴大人數,以郡學最優異的學生,進入長安、洛陽的大學。

包括濟生堂,可以改為濟生堂大學。

郡的濟生堂改為濟生堂大學某某附屬學院。

製度化,一體化。

五位宰相聽到李瑄的描述,都覺得任重而道遠。

他們都知道李瑄在標定儒家思想的時候,又非常在意天文地理數學等學科。

又極為重視法律、醫學、工匠、商學等。

這樣的謀劃要一步步來。

“這是朕研究出的注音法,儘快要普及鄉學,使學生能快速掌握漢字……”

李瑄又將一份拚音,稍加改變,按照現在的“中原雅音”去注音。

他向宰相們舉例上百個字,用他標準的拚音,向宰相們明白注音的好處。

學生學字之前,先學拚音。

以後書籍上,雕版印刷時,標準拚音。

拚音字典,也可以弄出來。

能最大程度使學生掌握讀書識字。

在漢代的時候,華夏就有反切法,算是一種拚音的雛形。

反切法用兩個漢字來注音,前一個字取聲母,後一個字取韻母和聲調。

但這種注音太麻煩,且效率低。

沒有字母一樣簡單明了。

其他的直音法,直接用一個同音字來標注讀音。

譬況法,用一個字來標注另一個字的讀音,並對聲調進行簡單說明。

讀若法,用近音字來標注讀音。

這類的注音法,雖然能使認字效率提高,但總體來說不方便。

宰相們都是聰明人,他們雖在短時間內沒有掌握這數十個字母,但他們在每一個字母的讀音中,和其間的邏輯上,了解到字母的好處。

這一定是可行的。

“至尊天縱奇才,古往今來,再未有至尊一樣無所不能,無所不知的人了。如此功績,當是文學上的濃墨重彩,請受老臣一禮!”

盧奐忍不住向李瑄膜拜。

自古皇帝,不過文治武功而已。

李瑄則無所不精,屢屢讓群臣大跌眼鏡。

而且李瑄的所作所為,往往是開創性的。

“我個人的一小步,是文明發展一大步。然我一個人力量有限,卿等一定要重視奇才。或許每一件微不足道的東西的出現,都是對天下的一種變革。”

李瑄說著,又取出一張紙。

上麵記錄著0123456789的數字。

這是出自天竺地區的數字。

很可惜,大食帝國無法崛起。

以後數字就不可能被稱為大食數字。

隻要大唐將數字普及,再將數字向西傳,以後數字就叫華夏數字。

華夏古代也有數字,但不可否認,大食數字更加簡潔方便。

不是李瑄不尊重華夏文化,這個時代,就是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誰拳頭硬,誰就主宰這個世界的一切。

加減乘除符號化,加上數學簡化。對數學來說是一場變革。

在加上李瑄的數學知識,將來數學絕對會突飛猛進。

宰相們聽得雲裡霧裡。

他們看著李瑄用數字、符號,去計算九章算術上的數學題。

“右仆射,你出一道數學題,多少加多少,看朕給你算……”

李瑄讓李峴出一題。

“九千九百二十二加四千三百一十一。”

李峴胡亂說一道。

“一萬四千二百三十三。”

李瑄隨便一標,輕易算出。他用漢字寫出答案。

加法是後世最簡單的數學題。

其實李峴也不難算出,但需要時間。

李瑄可以輕易給出答案,這就是數字符號化,簡單化的優勢。

五位宰相自己拿紙筆算,很長時間才出答案。

李瑄又讓他們出乘法,除法。

更難的就不為難這些宰相了。

李瑄的數學,與宰相們相比算是高手。

宰相們看得五體投地。

李瑄又當著宰相的麵,寫下乘法口訣,加法口訣,減法口訣,還有幾何、代數、方程、函數等後世的基礎知識。

如幾何的勾股定理等等,李瑄還畫出圖形。

又標記字母。

術業有專攻,宰相們是不可能懂的。

又如乘法口訣這種,自古都存在,李瑄隻是用數字符號寫出,更通俗易懂。

將來每一名學生,都要順口背誦。

不論是字母,還是數學,李瑄都要先親自教導給諸國學的老師,然後再由他們製定成冊,進行雕版印刷的雕刻,印刷傳播。

“數學非常神奇,它的重要超乎想象。我愚鈍,所懂得的數學,不如太學的博士。但我希望數學簡化符號化以後,能催生一批數學天才。隻要能掌握數學的一角,我們就能主宰這個世界。”

李瑄鄭重地向李峴、劉晏等宰相說道。

華夏自古的數學都是“實用型”的,即為一些現實服務。

同時代數學確實處於領先地位,也是數學的發源地之一。

那些滅亡的文明,就不要拿出來和華夏去比較。

但也是因為政治環境因素,使數學沒有好的服務對象。

“臣等必儘力為之。”

宰相們還處於懵逼狀態,皇帝太全才,他們跟不上節奏。

自唐以來,算學地位不高不低。但皇帝親自下場,讓他們不得不慎重。

能讓庶民掌握一些基本數學,是有好處的。

等李瑄向國學講解拚音、數字符號的時候,他們也一定會去聽學。

看至尊的樣子,是要將數字符號貫徹到底。

“今日到此結束,我從明日開始,會用一個月時間,向國學教師教導拚音和數字。另外,還是以除賤為良為主,各郡縣傳來的消息,一定要及時處理。”

李瑄宣布結束此次政事堂會議,轉身離開。

現在的國家就像是一張白紙,任他縱情揮筆。

但一口吃不成大胖子,李瑄要慢慢來,一點一點地做起來。

改變人類進程的四大發明,造紙術、印刷品、指南針、火藥。

現造紙術、印刷術已經充分應用,將門閥衝擊地體無完膚。

指南針已經出現,但對現在的作用並不是很大,還要等大航海開啟。

火藥還未發明。

李瑄已經派人四處尋找硫磺和硝,他將會成為火藥的發明者。

他承載的一切夢想,都將在未來數十年,努力實現。

……

京兆府率先完成除賤為良,意味著第一次除賤為良正式進入白熱化。

其中最輕鬆的,莫過於曾被李瑄清理過一次的隴右、河西。

特彆是隴右新開辟的郡,根本不存在豪強大族。

全部都是胡人、軍戶和移民而來的百姓。

除賤為良傳達到河西、隴右,豪強紛紛將農奴釋放,忍痛割出土地,報備縣衙、太守府。

在這民風彪悍的地帶,沒有誰比他們更清楚李瑄的威望。

彆的不說,那些和漢人大族有敵對的胡人部落,隻要李瑄悄悄一指示,就會向李瑄效犬馬之勞。

再者,河隴大族資產貧瘠,整個河隴,包括天寶年間的二十萬移民,總共也才有漢人七十餘萬,還不如內地一個超級大郡的人數。

地廣人稀,使河隴大族操縱佃農的空間太小。

相比之下,河南、河北,才是較為難辦的地方。

即便經過戰爭,兩道加起來戶籍人口一共有一千五百萬人。

另外不知還有多少黑戶、逃戶。

以至於除賤為良的詔令到達後,就困難重重。


最新小说: 神庭大佬重生記 大唐:從練武到修仙 在生存遊戲被氪金大佬盯上了 瞬移凶案現場,真千金被團寵了 她為餌,玉麵判官夜夜撩她斷案 庶女吃瓜漏心聲,全朝偷寵世子妃 圍棋:談戀愛哪有頭銜戰重要 開局征服白襪大小姐之富少 每日一卦,從坊市散修到長生仙尊 說好能守寡,夫君怎麼回光返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