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軍每一次設計,不論是鐵蒺藜,陷馬坑,亦或者用拒馬、柵欄擋住,對回紇士卒的損害微乎其微。
另外,唐軍每次埋伏的人數不多,如在險要之地拋射箭矢,扔下巨石,往往隻有兩三百人。
雖拖住回紇兵馬的步伐,但使頓桑特勤看出唐軍的“外強中乾”。
唐軍以拖住他們為主。
正是因為兵卒少,才不敢亂拚。
在這山地中,回紇騎兵對上唐軍步兵沒有優勢。
但一旦脫離合黎山,進入張掖平原上。
哪怕是數萬唐軍,也一定擋不住回紇兩萬精騎。
落日餘輝灑向合黎山,柔和的光線如金色紗幔,輕輕披覆在山脈的山巒峰嶺上,仿佛給整個山脈穿上了一件華麗的金色外衣。
對回紇騎兵來說,還未進入戰鬥。
一入夜,肯定要進食休息。
戰馬也要喂草料,在合黎山這段居延古道上,並沒有過多草場。
殊不知,他們已經逐漸進入唐軍的圈套中。
在合黎山南麵的張掖水畔,五百名陌刀兵,一千名重甲步兵,一千名神臂弩手,正乘著小船、羊皮筏、牛皮筏向下遊劃動。
張掖水最終流入居延海,過山地險要的一段張掖水後,就能繞過合黎山,到達居延古道上。
也就是到合黎山以北,正好將回紇騎兵的屁股堵住。
合黎山的居延古道上,沒有陡峭的山穀,無法設伏。
做不到想象中士卒埋伏在山嶺兩側,雷石滾木、弓弩齊至的場景。
最好的辦法,就是玩一次大迂回。
在白亭海已經商議過,流向居延海的張掖水,可以幫助少量唐軍進行迂回。
五百重甲陌刀兵,一千重甲步兵,一千弩手,已然足夠。
因為回紇的騎兵無法在山地中展開。
此行,由赤水軍長張光晟率領。
經過改製的赤水軍雖隻剩下八千人,但軍長中仍然首屈一指。
而赤水軍長張光晟也被授予中將軍銜。
“停船,向邊靠攏。”
在夏日星河中而下,不久後,就到達既定位置,張光晟下令停船。
所有士卒下船,並將船隻、皮筏綁在岸邊。
下船後,唐軍士卒吃一些牛肉乾,開始迂回行軍。
於子時之際,他們到達居延古道上,唐軍第一次與回紇騎兵對戰的山口。
戰鬥的痕跡還清晰可見。
“噔噔噔……”
夜已深,合黎山北的馬蹄聲清晰入耳。
這是回紇的探馬。
頓桑特勤派遣不少探馬探查後方,若居延城的唐軍士卒追來,他們可以從容去應對。
沒想到想通過居延古道,向主力彙報軍情的時候,山口處出現密密麻麻的身影。
那行走間,有鐵甲摩擦的聲音,令人脊背生寒。
“不好,唐軍在斷特勤後路。”
回紇探馬神色慌張。
他雖是騎兵,但不可能從居延古道穿過。
他已明白大軍又中了唐軍的埋伏。
“嗚嗚……”
無奈之下,他隻能吹響攜帶的號角。
但與主力的距離太遠,主力根本無法聽見。
張光晟也懶得理騎兵,他下令隊伍保持好陣型,順著居延古道推進。
重甲步兵在最前麵,穿插著陌刀兵。
神臂弩手背負神臂弩,他們暫時幫助重甲步兵攜帶大盾。
因為神臂弩手為皮甲,行軍較為靈活。
沒有馬匹、車輛拉運,重甲步兵的移動速度並不快。
張光晟也不要求急行軍,慢慢推進,保持體力即可。
回紇探馬的號角聲,雖沒有驚動頓桑特勤,但是吸引到一名在合黎山內居延古道上的回紇探馬。
他向號角聲的方向奔來以後,頭皮發麻。
大量的唐軍步兵出現在他們身後。
於是,他慌忙地將此消息稟告給頓桑特勤。
還在營帳內熟睡的頓桑特勤被吹奏的號角聲吵醒。
他以為是無關緊要的騷擾時,親衛向他稟告有十萬火急的消息。
“啟稟特勤,我們的後麵全是唐軍重甲步兵,估計有數千人。”
探馬入營帳後,直接稟告道。
“再說一遍?”
昏昏欲睡的頓桑特勤瞬間精神,起身質問道。
“唐軍有埋伏,已在我軍後方不到十裡。他們全是鐵甲步兵。”
探馬又重複一聲。
黑夜中,探馬也看不太清,聽鐵甲摩擦的聲音,再見唐軍行進緩慢,以為唐軍全部是重甲步兵。
“唐軍重甲步兵怎麼能調動得這麼快?”
頓桑特勤非常不解。
他立刻將副將叫入營帳,將此緊要軍情告訴他。
“怪不得居延海的唐軍如縮頭烏龜,原來是引我軍至合黎山。可唐軍的反應速度也太快了。難道他們未卜先知,猜到我軍騎兵要突襲涼州城?”
副將也一頭霧水,緊接著就是心驚膽顫。
他們這兩萬騎兵,陷入生死之地。
若白亭海的李瑄提前知道他們要突襲涼州城,那大可汗的軍隊就危險了。
“一定是汗國內出現唐軍的走狗,將我們的大計暴露給唐軍。我準備殊死一搏,繼續向張掖平原衝擊。”
危機時刻,頓桑特勤表現地異常果斷。
雖然可能從崇山峻嶺間,尋找其他道路,但那樣回紇已算潰敗。
能突圍出重甲步兵的圍堵又怎樣?
戰術失敗,回紇相當於滅亡。
殊死一戰,若憑借一腔熱血和勇氣突入張掖平原,回紇就能盤活局勢。
“既後方有唐軍步兵,前方也一定有重重圍堵。”
副將顯得有些猶豫。
現在突圍,並非沒有機會。
唐軍太奸詐,用不斷的小騷擾,讓他們以為唐軍人數不足,在故意拖延他們。
“我們既已來此,意味著九死一生。一旦退後,汗國將不存在。我們也會無家可歸。這樣你甘心嗎?”
頓桑特勤大聲說道:“與其後退而死,不如前進求生。”
“唉!我不怕死,讚同特勤的決定。”
副將明白頓桑特勤的話有道理,隻能歎氣回應。
“嗚…嗚…”
隨即,回紇吹響調兵遣將的號角聲。
回紇騎兵皆被叫醒,在萎靡不振中,繼續行軍,準備連夜穿過合黎山。
頓桑特勤想憑借騎兵略微領先的機動,甩開後方的唐軍重甲步兵。
得知後方有唐軍重甲步兵後,回紇騎兵失去之前的囂張,如霜打的茄子一樣。
如芒在背的感覺,讓他們覺得這深夜的合黎山中,有洪荒猛獸。
依舊是以前鋒軍開道。
一個山頭上,唐軍已發現他們的動靜,立刻稟告給郭虛己。
幾處山穀藏匿的唐軍湧出,開始向居延古道上聚集。
以重甲步兵和強弩手打頭陣。
為防止回紇士兵蔓延,一些險要的山道、小道,也布置有強弩。
當天邊泛起魚肚白的時候,回紇的前鋒遇到將所有前行道路都堵住的唐軍。
縱橫排列,兩馳相交,漫山遍野。
有更靈活的鹿角,隻為阻攔騎兵,方便唐軍挪動出擊。
鎧甲如雲,長矛如林。
一個個強弩手、弓箭手陣型蓄勢待發。
隻看一眼軍容,回紇前鋒就異常心悸。
回紇騎兵敢衝擊,必然粉身碎骨。
回紇前鋒將領立刻跑回去向頓桑特勤稟告情況。
頓桑特勤有些異想天開。
唐軍占據天時地利人和,騎兵不可能在這樣的地勢中衝過去。
現騎虎難下。
唐軍明顯在等著張光晟率領的陌刀軍和重甲步兵、神臂弩手到來。
“唐軍真的有備而來,大可汗危險了。”
頓桑特勤看到前方的唐軍布置後,握緊刀柄,咬牙切齒。
他不再報任何幻想。
唐軍的出現不是偶然,而是針對回紇“主動出擊”的一次陰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