斬殺回紇騎兵兩萬五千餘,俘虜回紇士卒兩萬四千餘,以及隨行的奴隸三千多人。
傷的士卒,大唐的軍醫也給予救治。
李瑄要恩威並施,這些是將來建設草原的主力。
唐軍在此次大戰之中,戰死一千八百三十騎,傷兩千二百餘騎。
這些則由兵部記錄。
將來的撫恤,退役,都由兵部尚書安排。
他們的遺物遺產,則全部封存,送至他們的家人手中。
召兵、撫恤、退役,都是兵部的事情,和天策府無關。
特彆是撫恤,要由兵部尚書李泌和兵部侍郎劉之儒在每一份撫恤信件上簽上自己的名字。以代表對為國戰死的烈士的尊重。
而校級及以上將校戰死,由皇帝親自書信安撫,並以重恤,連同勳章,一起歸鄉。
“移地健,為什麼不尊朕的命令?”
李瑄這才見到移地健,向他質問道。
此時的移地健麵容憔悴,完全沒有大可汗的樣子。
對比李瑄的精神奕奕,他明明年紀比李瑄小,卻仿佛老了十歲。
“天可汗尊上一任天可汗的命令了嗎?”
移地健對李瑄反唇相譏。
事已至此,他不再什麼狡辯。反正性命已在李瑄手中,要殺要剮,悉聽尊便。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弱肉強食。”
李瑄沒有因為移地健的話而動怒,出說這句至理名言。
大草原隻能成為華夏的後花園,否則這片土地,遲早會成華夏的禍端。
農業革命方興未艾,工業革命待將開始。
資源,必須握在大唐手裡。
“葉護太子呢?我死前要見他一麵?”
移地健漢語一般,聽不懂李瑄話中的意思。
磨延啜傳位移地健,是正統的。
他想去質問葉護太子,為何引狼入室?
死的全是他們十姓回紇的族人。
那些附屬,大部分都作壁上觀。
“葉護太子在長安,他是回紇的靖文可汗,他才是草原的新主人。”
李瑄不動聲色地說道。
大可汗,也可以長安養老。
如此,權力皆歸於即將設立的大都護府。
“是誰向你透露我回紇的計策?”
見不了葉護太子,這是他最想得知的問題。
不用問,頓桑特勤一定折戟在前方河西走廊的路上。
“我們漢人讀《孫吳兵法》,明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我們並非知道你們的意圖,而是防範於未然,進行全麵布置。”
李瑄回答道。
是唐軍的國力和兵馬,對回紇汗國進行碾壓。
這本就是一場不對稱的戰鬥。
“原來如此!”
移地健不再掙紮,也沒有什麼話要說,等待李瑄對他的處罰。
李瑄隻是將移地健帶下去,將其押送回長安。
僅隔五日後,李瑄率領敦煌騎兵、天策衛,北上鬱督軍山。
神策衛和武威騎兵,暫且留至白亭海。
因為李瑄已經收到葛邏祿人、薛延陀人向大唐臣服的消息。
李晟正率領一萬北庭騎兵,與葛邏祿人、薛延陀人,向單於城進軍。
李晟輕騎行進,自然是比李瑄先到達鬱督軍山。
在鬱督軍山西麵,幾乎無抵抗李晟馳進的力量。
要麼就是部落太小,要麼就是部落中沒有騎射。
他們隻能眼睜睜地看著一支龐大的騎兵隊伍,向單於城馳進。
消息傳至單於城,使單於城亂作一團。
留守的回紇近衛軍統領立刻下令戒嚴,任何人不得進出單於城。
唐軍攜帶叛變的葛邏祿人和薛延陀人大舉來攻。
除非移地健回援,否則回紇沒有絲毫力量抵擋。
他們不知道的是,移地健已經敗北,並被生擒。
李晟率領兵馬帶來以後,令隨行工匠打造攻城器械。
三日以後,攻城器械打造完畢。
李晟準備下令攻城的時候,探馬逮捕到幾名從白亭海潰敗的回紇潰兵。
他得知移地健戰敗的消息後,放棄攻城。
將這些俘虜放回單於城。
並聲稱移地健和莫賀達乾已經被斬殺。
警告城中的士卒不要負隅頑抗,否則城破之日,儘皆斬殺。
單於城是由大唐工匠和粟特工匠建造,在鬱督軍山腳下矗立。
城牆是褐色的磚石,呈方形的護城河環城而建。
回紇大可汗的家族居住的宮城有兩個城門和瞭望塔加強警戒。
這種城池要是強攻,不免損失慘重。
能不戰而屈人之兵最好。
回紇俘虜回到城中後,如實向他們講述主力大軍中了的埋伏,一潰千裡。
而且大唐還能駕馭“天雷地火”,說得有鼻子有眼。
大可汗和宰相的處境如何,他們也不清楚,反正唐軍說,莫賀達乾和大可汗已經全部死了。
這則消息,直接瓦解了單於城的戰鬥意誌。
這個時候若再抵抗,則沒有絲毫意義。
隨著又一批從白亭海潰敗而來的騎兵被放入單於城中。
回紇近衛軍統領的最後一根稻草被壓垮,他下令打開城門,放下吊橋。
向李晟投降。
回紇可敦和移地健年幼的兒子,也被一些想要表忠心的回紇貴族抓住。
原本葉護太子的妻兒,以及伽思公主等親大唐的貴族皆被釋放。
幾日後,李晟收到李瑄的詔令。
至尊將率領兵馬,親至鬱督軍山。
李瑄也得知單於城被大唐取得。
葛邏祿人和薛延陀人的投靠,隻能算是錦上添花。
不過這應了李瑄之前所說的話,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即便移地健和莫賀達乾不突襲白亭海,大唐也有其他手段,戰勝回紇。
隻是會浪費更多資源。
七月上旬。
在其他地方還很悶熱的時候,李瑄率領天策衛、敦煌騎兵到達鬱督軍山單於城。
建立在山腳、臨近嗢昆水的單於城此刻分外涼爽。
李晟,左廂葛邏祿酋長、薛延陀酋長,以及一些回紇貴族,帶麾下在單於城外迎接天可汗駕臨。
“拜見天可汗!”
“拜見至尊!”
呼聲震天動地。
這一刻,李瑄是君臨草原的天可汗。
他背靠胡人的聖山鬱督軍山,接受胡部的拜見。
“古往今來,征伐到此的將軍有不少。然到達這裡的皇帝,也唯有我了。”
李瑄笑著對李泌說道。
草原夢,終於可在這一刻實現。
曆代胡人視鬱督軍山為聖山。
就是因為在這個時代,鬱督軍山附近,東北方位,以嗢昆水、仙娥水、獨樂河、娑陵水為主的方圓千裡,也就是後世的色楞格河流域,為這個時代最好的牧場,這裡水草豐茂,是草原胡人的“兵家必爭之地”。
“至尊去過的地方,曆代皇帝基本都未踏足。”
李泌不明白李瑄對草原的執著。
李瑄去過柏海,去過波斯。
但拿下草原,才是農耕與遊牧合為一體。
國家才可以安心地進行下一步的變革。
這是華夏的心腹大患。大食的威脅,遠遠比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