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四章 過古代君王,李白的手稿_大唐天將軍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大唐天將軍 > 第四百八十四章 過古代君王,李白的手稿

第四百八十四章 過古代君王,李白的手稿(1 / 2)

嗜酒成性的李白,在花甲之年,依舊放縱。

他的身體大不如前,來金陵以後,甚至無法再涉遠路。

這次出城隨百姓迎接李瑄,他花費很大力氣。

他不是在迎接皇帝,而是迎接一個許久不見的朋友……

在諸官吏的擁簇下,李瑄與李白一起入金陵城。

沒有去金陵縣衙,而是在李白的小院落。

幾間間小屋,一棵梨樹,牆角幾株未開的木槿花。

“轉眼之間,太白已至花甲之年,我也快要不惑。太白近來身體如何?”

在樸素的庭院之中,李瑄與李白在生著春芽的梨樹下對坐。

他已經注意到李白緩慢的步伐,不如以前一樣意氣風發。

“日可鬥酒,隻是酒量下降,不得沉醉。”

李白樂觀地回答道。

絕世天才和皇帝,在這個時代,並不匹配在一起。

那驚豔時光的少年郎,成長為一名大詩人。

假如有一天,他離開人間,隻希望他的詩歌能流傳下來。

“酒是好東西,但過多傷身,還是要克製啊!”

李瑄知道自己的勸說李白沒用,但還是勸說一聲。

他自己能克製飲酒,但李白沒有酒,還是李白嗎?

曆史上,關於李白的死,有三種傳說。

每一種都與酒有關。

最離奇的民間傳說,是李白在乘舟喝酒的時候,看月亮照入水中,美輪美奐。他在醉酒之後,一時興起,跳入河中捉月溺亡。

“朋友都這麼勸我,賀監八十歲時尚且金龜換酒。人生得意須儘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李白用賀知章的典故,並化用自己的詩回應李瑄。

但他離不開酒了,對愛酒之人來說,喝酒喝死,亦是長醉。

李瑄笑了笑,令韋應物將好酒取上來。

宮庭玉液,聞之飄香。

這是李瑄與李白第一次飲酒。

淺嘗輒止即可!

李瑄與李白起初一起交談故事,詩文篇章。

李白那些走過祖國的名山大川,多奇聞軼事。

又向李瑄說起和孟浩然、王昌齡、杜甫等大詩人的性格。

以前李白調侃王昌齡的相貌,調侃杜甫“借問彆來太生瘦,總為從前作詩苦”。

現在孟浩然走了,他們都逐漸老了,相隔太遠,不能相見。

李白沒有像以前一樣,現在隻剩下緬懷。

“太白,你覺得我這個皇帝如何?”

一番憶古今後,李瑄笑問李白。

“過古代君王矣……”

李白隻是簡單地向李瑄回答。

在天寶年間,李白剛入興慶宮的時候,李隆基問李白:“我朝與天後之朝何如?”

“天後朝政出多門,國由奸幸,任人之道,如小兒市瓜,不擇香味,惟揀肥大者。我朝任人如淘沙取金,剖石采玉,皆得其精粹。”

李白以此回答李隆基。

而李隆基笑道:“學士過多粉飾。”

李白年輕的時候,為求官職,說了許多自己不想說的話,寫了許多自己不想寫的詩。

但麵對李瑄,李白說的是真心話。

一句過古代君王,是對李瑄最高的評價。

自古以來,從未有過李瑄這樣的君王。

《大唐月報》,李白期期都看,裡麵關於李瑄的文章、理念,古今未出現過。

或許侵犯貴族士大夫的利益,或許不符合自古的規矩、禮儀,但自始至終貫徹儒家的“仁”。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以前沒有人做到,現在李瑄做到了。

能看出,李瑄把“家天下”思想看得很輕。

他不是一味的打破陳規,而是用強有力的手腕,籠絡軍隊,人心,然後重拳出擊。

李瑄麾下的將領,多是行伍出身。

軍隊改革,用自己的體係,貫徹意誌。

從而有當今的時局。

“天下複雜,多成不足。古代君王雖然有缺陷,但還是有許多長處的,我一直以為自己勤勤懇懇,一心為民,百姓就能永遠富足。以為明正典刑,就能使官吏腐敗遏製。此次南巡,卻發生觸目驚心的情況,人苦不知足,得隴又望蜀。”

李瑄先知先覺,經過二十年風雲,磨礪成一代帝王。

他比古代君王最強的一點是他能儘可能做到公平。

他能接受李姓無能,而被推倒的結局。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他希望“唐”,能成為後人真正交口稱讚的一個“字”。

而非與其他封建王朝相提並論。

過在當代,功在千秋這句話,李瑄一直不推崇的。

這句話,洗刷多少殘暴?

後人享受福澤,怎能讓前人承受苦難嗎?

所以李瑄在造福後人的同時,致力於當代百姓的發展。

哪怕知道解放工商,過快的發展,會催生百姓的欲望。

但隻要世界上隻有大唐強大,有朝一日能在時代的浪潮中整合全球資源,建立以華夏民族為體係的巨無霸。

那就是“唐”的勝利!

“我也聽說淮陰郡之事,利欲熏心之徒,自古皆有。大樹上有幾隻蟲子,不足以撼動大樹。天下人都知道至尊殫精竭力,以巡視南方震懾宵小。如這樣下去,那些妖魔鬼怪,遲早會顯形。”

李白緩緩地向李瑄說道。

他也看過《西遊記》,覺得很有意思,也有期待感。

如今的《西遊記》,許多隱喻就是國家中的貪官汙吏,李瑄暗示他們是“魑魅魍魎”和“妖魔鬼怪”。

《西遊記》之所以能流傳這麼廣,最大的原因之一是李瑄所著。

現在《西遊記》衍生一批狂熱者,他們來到洛陽的淨土寺和長安的弘福寺,這些唐玄葬呆過的寺廟。

有的甚至開始自己的“西遊”,西出長安,到達西域。

天下郡縣,最少出現上百個“花果山”和“五指山”。

各地官吏上書朝廷發現“水簾洞”。

這是文化帶來的影響。

更多的落榜文人,開始嘗試寫為生,出現不同形式的。

有邏輯緊密的,令地方追捧。

“我也希望官吏們收緊欲望,為民做事。他們身兼百姓的意誌,有令人尊敬的地方,還有優渥的俸祿。有什麼不知足的目的?”

李瑄開口說道。

實際上,他已經決定源源不斷地進行整肅風紀。

開始對禦史台進行改革,擴大監察機構。

禦史台的官吏太少,即便監察禦史被李瑄擴大到三十個也遠遠不夠。

李瑄回去後會設立三十個監察部。

即監察第一部,監察第二部,監察第三部……以此類推。

每一部的長吏為監察禦史。

現在的監察禦史經過兩次更改,已經為正五品。

而監察部設六品到九品十三個官吏,並有流外官三十餘名。

今後不僅僅是監察禦史巡視地方,連監察禦史下屬官吏,都可以依照朝廷的命令對郡縣進行巡視,並且代表“天子”。

另外,每一個省,設立巡查部。

代表巡撫進一步對地方進行巡查。


最新小说: 穿越2025之抗日科技奇兵 全民求生:我靠撿垃圾成神 影視之我要做主角 女主彆哭,瘋批病嬌男主我搶走了 她醉酒進錯房,京圈大佬一夜淪陷 九零香江小廚娘 葬天圖 神庭大佬重生記 大唐:從練武到修仙 在生存遊戲被氪金大佬盯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