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彆經年,諸位鄉親父老,可安好?”
李瑄在一路歡歌之中,到達海遊鄉,麵對欲送禮物的百姓,向他們問候道。
曾經,海遊鄉豪強為土地兼並,巧取豪奪。養寇摧殘百姓,致使百姓失去賴以生存的土地,民不聊生。
李瑄從這裡開始,剿滅海賊吳令光,並順帶鏟除豪強。
“至尊天命所歸,福澤之下,風調雨順。海中無賊,陸地無盜。這是太平盛世啊!”
無數人麵見不一樣的李瑄,激動得無以言表。
其中一名老者動容地向李瑄說道。
他在二十年前,有幸見過李瑄,更沒想到一把年紀的時候,見到成為皇帝的李瑄。
這才是人皇共主。
在海遊鄉百姓的心中,隻有李瑄這樣的人,才能為老百姓頂天立地。
由於二十年前的事件,這二十年來,臨海郡並未出現大的豪強。更無海賊出沒。
除賤為良,將死灰複燃者一網打儘。
這是臨海百姓最安逸的二十年,豐衣足食。
生活品質也在逐漸提高。
百姓們都念著李瑄的好。
“看到鄉親們如此,我心甚慰。望你們的生活越來越好。”
李瑄由衷地說道。
“這是地中的新瓜,天氣炎熱,請至尊品嘗……”
這時,一名壯漢舉著一個西瓜大聲喊道。
經過二十年時間,西瓜在大江南北都有種植。
現在李瑄已經下令去選育更好的西瓜品種,爭取讓西瓜成為暑夏的解渴水果。
這名壯漢話音落後,又有不少鄉民將自己的背簍、籃子打開,裡麵有各種吃的食物,以及新做不久的饅頭、餅。
甚至還有百姓攜帶罐子,裡麵有剛煮好的雞鴨魚肉。
得知李瑄要來海遊鄉時,鄉民們連夜準備。
“按理說不該要鄉親們辛苦勞作的食物,奈何盛情難卻。朕會買下,也多謝鄉親們。”
李瑄知道許多熟物拿過來,就不打算拿回去。
天氣炎熱,可能會出現腐爛的情況。
有百姓做得多,回去一定吃不完。
索性全部買下,與隨軍禁軍將士們一起品嘗。
“這是草民們的一點心意,萬不可要朝廷的錢財。鄉親們很富足啊!不缺這些……不缺這些……”
一名老者聽到李瑄的話後,趕緊擺手回應李瑄。
“我已聞到雞鴨魚肉的香味,這些累積在一起,非常珍貴。我規定地方官吏恪儘職守,廉潔奉公,自己又怎能違背呢?鄉親們繳納賦稅,我為鄉親們謀福祉,彼此之間是公平的。否則,鄉親們也隻能將食物帶回去了。”
李瑄動情地向海遊鄉百姓回應道。
“至尊聖明,鄉野村夫沒有您這麼周到。”
百姓們還不願意收取錢財,但海遊鄉的鄉長是明事理的人,他向李瑄一拜後,勸說百姓們。
即便如此,也有一些百姓,放下竹籃就跑。
李瑄了解百姓們的心思。
這一刻,他心裡滿是成就感。
李瑄特意吩咐鄉長、裡正,將錢財送到那些百姓的門上。
一番飽餐,李瑄在海遊鄉邊百姓的家中探訪。
翌日,李瑄乘坐臨海郡所屬的海船出海,身後百條漁船跟隨。
這些是海遊鄉的漁民們。
李瑄觀摩漁民們在近海捕魚,也親自在海中撒網。
這個時代,不可能長途遠航。
日出出船,日落前而歸。
在碼頭處,有專門的集市,有人會買魚。
更多的是將海魚、海蝦、海鮮曬乾,作為備用糧食儲存,亦或者到城中賣乾魚。
這一次出海,所有漁船都滿載而歸。
這在以往很少出現。
百姓們更認為這是至尊帶來的福澤。
李瑄在海遊鄉兩日後離開,海遊鄉百姓揮淚告彆。
他開始繼續南下,進入永嘉郡。
在永嘉郡巡視後,李瑄又玩了一次聲東擊西,他沒有去福建省。
而是向西巡視,進入縉雲郡。
這裡在除賤為良之時,有獠蠻加入,太守也狗急跳牆。
現恢複速度,令李瑄相對滿意。
隨後,李瑄北上來到東陽郡,慰問東陽都督府,並檢閱軍隊。
湊巧的是,李瑄遇到一個叫陸羽的男子,李瑄與他交流茶道。
李瑄認為當今茶葉的飲用方式可更進一步……
陸羽撰寫《茶經》,李瑄觀看後,請他到智慧宮。以後試著推行“泡茶法”。
離開東陽郡後,李瑄西至信安郡巡視……
於九月初,李瑄跋涉至江西省的豫章郡。
李瑄的行蹤飄忽不定,許多地方官吏,都以為李瑄再次微服私訪,皆滿頭大汗。
神秘的錦衣衛,無孔不入。
實際上,李瑄隻是駐留在一地,封鎖消息。
隻有長安的信件,能時不時地傳到李瑄手中。
每一個月,五位宰相都會向李瑄傳奏一篇超過萬字的簡報。
使李瑄隨時明白朝廷的局勢和當前的策令。
拜這幾位為宰相,一切以維穩為主。
休養生息的同時,儘快落實策令,積累底蘊。
到達豫章郡的鄱陽湖,李瑄進行十餘天的休整,繼續南巡。
他目標是大庾嶺,要進入南海省,到達國家的最南端。
這次李瑄加快步伐,於十月初,到達江西省的南康郡。
在南康太守迎接李瑄的時候,突然從人群之中,跳出一個青年人。
禁衛軍以為是刺客,準備拔出刀劍的時候,這名青年人拜倒在李瑄前方,大喊“申冤”。
顯然,這青年人是走投無路的情況下,得知皇帝南巡,冒死抓住這次機會。
李瑄不動聲色,令禁軍將這名年輕人帶走。
南康太守向建言將這名擾亂聖駕的年輕人處死,以儆效尤。
李瑄非常不爽這種言辭,隻是淡淡地回應:你在教朕做事?
南康太守當時就臉色慘白,李瑄覺得此事有貓膩。
當錦衣衛審問年輕人,得知一些事情的端倪後,李瑄一如在淮陰一樣,血壓飆升。
原來,年輕人是上上任贛縣令的兒子黃曦。
因除賤為良,上上任贛縣令黃廣夏被打上“與豪強亢泄一氣”的標簽,被上一任南康太守處死。
在除賤為良階段,朝廷賦與了太守生殺大權,以便於執行策令。
但黃曦堅稱父親是除賤為良的堅定支持者,是百姓心中的父母官。
這一任南康太守在幾年前是南康彆駕。
上一任南康太守和這一任南康太守,與豪強勾結,欺上瞞下,鏟除異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