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非是他?’
「魔法體係」+「可能性疊加」+「麵生萬相」+「銀之星」。
諸多線索串聯起來,指向了孟弈看過「原初世界觀·信息交互」的一個不科學、但很魔法的人物。
當初早在「七階公共區」,孟弈那時候認為是某位「七階·樂園玩家」cos「亞雷斯塔·克勞利」這位學園都市的統括理事長。
但經曆過「水銀之蛇」這名好隊友,孟弈知道「進化樂園」大概率拉的就是「原初世界觀」的最初個體。
亞雷斯塔·克勞利,原名「愛德華·亞曆山大」。
這家夥是「原初魔禁世界觀」二十世紀最偉大的魔法師。
他憑自己的努力,來到了「窮究魔法之極」的臨界點。
與此同時,他還是科學陣營的領導者,野心家、梟雄。
為了達成自己的訴求,這廝不惜挑起科學陣營和魔法陣營的長期對立格局。
直至21世紀,現存的魔法師中有20%是亞雷斯塔的弟子,接近50%的魔法師或多或少的受到他的學說影響。
早期的亞雷斯塔是個不折不扣的人渣、敗類、花花公子、超級仲馬。
哪怕他的親女兒「莉莉絲」,因「魔神」們思維導致的「相位摩擦」身死,他依舊無動於衷的完善自己的「學說」。
按照亞雷斯塔的「銀星體係」劃分,「原初魔禁世界觀」的位階分成了「三團·十等」。
外陣「Outer」·凡俗魔法師,無級彆,不入流,最底層的魔法學徒。
第一團「Erste·Orden」:
1=10「熱心者」,完美控製靈性和星光體,新手入門級魔法師。
2=9「理論者」,在修煉的體位法和呼吸法取得圓滿成功,知識層麵來到深度理論階段。
3=8「實踐者」,新手期畢業,可算作行走江湖的正式魔法師了。
4=7「哲學者」,正式魔法師走出了一段距離,進入資深者行列。
第二團「Zweitens·Orden」:
5=6「小達人」,高段位魔法師,掌握與相位空間的聖守護天使交流技巧。
6=5「大達人」,頂級魔法師,開始逐漸接觸魔法的真諦。
7=4「被免達人」,大型魔法組織首領,已經獨樹一幟、走出自己的「法」,絕大多數魔法問題都能解決。
第三團「Dritte·Orden」:
8=3「神殿領主·秘密領袖」,以人之身聆聽天意,完美的理解了宇宙,窮究魔法之極的臨界點。
9=2「窮究魔法之極·魔神」,得道,達成智慧,最大最廣意義上掌握所有魔法,完全無視內外的抵抗,是無常不定法則的主宰者,可根據自己的意誌生滅宇宙。
10=1「自己自身者」,超越低等級的理解,無論如何都完全無限製,「無中生有·無極衍生」,跳出「12階·原初世界觀」的局限性,對標「進化樂園」製定的「13階·多元蛻變」。
……
孽畜的表象之下,可見亞雷斯塔同時也是一位走在自己路上的求道者。
亞雷斯塔特彆重視「埃及神話」,他結合自己的「銀星體係」,把世界分成了三個階段。
階段一:伊西絲時代,「十字教」成立前的原始宗教時期,也是混亂與野蠻生長的時期。
階段二:歐西裡斯時代,「十字教」的思想傳播,抑製世界與文明的發展進入停滯時期。
階段三:荷魯斯時代,「十字教」毀滅,宗教凋亡,思想開悟,真正屬於人的覺醒時期。
或許「銀之星·亞雷斯塔」的自我觀點,在以「埃及神話」窮究魔法之極、登臨「魔法之神」位階的「埃及魔神·奈芙蒂斯」看來很可笑,但這是屬於亞雷斯塔自己的東西。
亞雷斯塔認為「世間男女皆為星辰」。
這個世界沒有無意義的部分,一切事物都設計成了彼此交纏、息息相關的狀態。
他把自己的理念,自己的道路,自己的願景,整合成了詮釋「銀星體係」的「法之書」,可這本書沒有完成。
一但「法之書」完成,就是宗教時代的末日。
也是那群躲在世界之外,窮究魔法之極的「魔神」的終末之刻。
為了達成自己的宏願,他要以凡人之軀與魔神為敵。
在這個漫長的過程,無數次的失敗貫徹了亞雷斯塔的人生。
他臨近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成功節點的時候,被「進化樂園」選中,賦予「玩家身份」自帶的半張「大羅通行證」,得以展望更加宏大的諸天萬界。
亞雷斯塔的成果有很多。
最著名的成果是「幻想殺手·神淨討魔」。
此物的宿主是‘劇情命運’的「主角·上條當麻」,原理是「原初世界觀」的基準點與修複點。
「幻想殺手·神淨討魔」,可看做一個能參加到魔神級交鋒的「錨點」,能穩固「現在」的基準值。
有了釣魚魔神、逼迫魔神無限次分割降臨宇宙的誘餌,亞雷斯塔也準備了二連擊的配套殺手鐧。
這項殺手鐧是跟「神淨討魔」相反對立的「理想放逐」。
技法原理是,通過把願望重疊的對象永遠放逐到「異世界」,做到徹底抹殺受術者在「本世界」的一切存在痕跡。
表現形式有些類似「所羅門」在「型月副本」使用的「訣彆之時」。
無論是「神淨討魔」,還是「理想放逐」。
兩個bug級造物的真正出資方,其實是十位窮究魔法之極的魔神。
某種意義上講,亞雷斯塔是把好用的刀,也是舞台上一隻被蒙在鼓裡的提線木偶,劇本始終按照魔神們期待的結局發展。
過去的亞雷斯塔就足夠離譜了,人傑、天驕、怪物、怪才等稱呼,放在他身上一點也不違和。
來到「進化樂園」,而今的亞雷斯塔已成就「銀星體係」製定的「10=1·自己自身者(多元蛻變)」,卻發現想解決「魔神」沒那麼簡單。
殺「魔神」容易,達成偉大願景,肅清宗教神話傳播、讓人類自我開悟覺醒,這個就很難了。
麻蛋的,見鬼的「魔法之神」,這特麼一堆馬甲怪啊!
依附「神群」的魔神都不簡單。
例如「道教魔神·娘娘」掛靠「道教」,實際走的「屍解仙」。
再比如「佛教魔神·僧正」,掛靠「佛教」,道路「即身佛」。
剩下的「埃及魔神·奈芙蒂斯」「希臘魔神·奇美拉」「希臘魔神·普洛塞庇娜」「伏都教魔神·活屍」「北歐魔神·歐提努斯」「凱爾特魔神·努亞達」「阿茲特克魔神·泰茲卡特利波卡」。
還有個掛靠「不因存在者:???」某個馬甲的「???魔神·被遺忘者」。
打吧,就打吧,保準一打一個不吱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