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林又道,如今的辛甲已經可以徹底信任,當然要人儘其才,正好將這些瑣碎的兵事一並托付。
“多些將軍信重,末將告退。”
辛甲行禮,隨後慢慢退出小樓。
抬頭,陽光正烈。
隻是不管怎麼看,和來時都已是天差地彆。
……
丁林目送著辛甲消失,將麵上的情緒一點點收攝,隨即閉目,開始修行起來,金仙已成,內景天地中一道法則鎖鏈橫空,便是他極力控製著不去揣摩,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也仍在潛移默化的影響著他對水屬法則的看法,他要儘快修成一道變化,領悟其他的法則,越快越好,否則越往後隻會越來越難。
“雲,山川氣也,地氣上為雲……有其狀若懸於而赤,其名曰雲……”
“地氣發,天不應曰霧……”
“雷,陰陽薄動,雷雨生物者也。”
丁林閉目,又開始揣摩騰雲駕霧之變,思緒升高,歸於內景洞天。
那一道法則依然虛虛的懸著,鎮壓一切,海麵波瀾不驚,如一潭死水,丁林心念一動,海麵上便又有浪花卷起,但比起他剛剛成就金仙之時,這次的浪花要小得多,他感到了力不從心。
丁林又想起了在天河中的那一場頓悟,便將念頭潛入水底,水底靜悄悄一片,也是,哪有這樣簡單就能規避了,隨著他視線所及,水底便也成了水麵,平靜又成基調,水有千麵,他既然先結交了平靜溫和,便自然疏遠了激流怒濤,這一刻,對於天蓬的話,丁林又有了更深的認知。
可雲霧,這水的另一種表現形態,當不受影響吧。
丁林眼神閃了閃,成就金仙之後,雖感悟變得困難,但對於如何感悟卻自然有了心得,欲要變化而成,便先需要融會貫通,對於成因,過程,原理,要熟悉無比,而後參透本質,最後才有可能嘗試成功。
此所謂上體天心。
丁林的腦中,自然浮現前世的知識,雖過往歲月久遠,但在凝結妖丹之後,誕出神念,他的神思便變得清明,記憶強大,除非自己願意,否則便再不會遺忘。
包括以往潛藏在腦海深處已經隻剩下淺淺痕跡的記憶,隻需要挖掘出來,就再能變回清晰。
雲霧成因。
這在前世,是中學《生物》課本中的知識。
雲,是大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或凝華成的小冰晶,所混合組成的漂浮在空中的可見聚合物。
是地球上龐大的水循環的有形的結果。
太陽照在地球的表麵,水蒸發形成水蒸氣,一旦水汽過飽和,水分子就會聚集在空氣中的微塵也就是凝結核的周圍,由此產生的水滴或冰晶將陽光散射到各個方向,這就產生了雲的外觀。
霧形成的條件一是冷卻,二是加濕,三是有凝結核,增加水汽含量。
相比雲高懸天際,霧在下,貼著地麵,若是空氣中的微塵不夠,便會落在地上,變成露水。
這些,記憶中清清楚楚。
丁林不需要再去觀察研究,他前世的那些偉人們早已給出過正確的結論,他隻需要站在偉人的肩膀上,這些成果就可以輕易摘取。
雲,霧……
丁林思索著,忽然,他麵前的虛空“嘩啦啦”傳來輕響,兩道模糊的鐵鏈影像顯出,忽然又一下子崩坍。
天穹裂開縫隙,顯出洞天外的混沌。
丁林睜大了眼睛,他的身子微微在發抖,不是震怖,而是興奮,方才隻是在腦海中回想起雲霧成型的知識,就險些成就了法則,這……
這……
丁林似乎看到了無比光明的未來。穿越這麼多年,一直小心翼翼,戰戰兢兢,固然這才應該是最原本的神話世界真實的模樣,世上多的是殘酷,那有那麼多的歲月靜好,但丁林有時候也會想,這場穿越難道一點優勢也沒有帶給他。
不是沒有,而是時候未到。
原來,他是大後期選手。
法則修行,便是道祖也需先參透本質,然後才能領會,而流傳的那些功訣,更是各自都隻記錄一鱗半爪。
所謂的仙道貴私,這個私字便說明了修士們都是各自為戰的本質,而人力有時窮,若是不能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便是那些大神通者,也隻能依靠著歲月漫長一點一點的嘗試,不知多久才能揭開真理的一角。
丁林的背後,卻是有一整個文明作為支撐,他雖然高考結束之後,便南下打工,但感謝國家,好歹他也接受過九年的義務教育,再加上高中三年的中等教育,這等積累,足以讓他在成就金仙後,擁有巨大的先發優勢。
好一會,丁林才重又冷靜下來。
對於一般的金仙而言,法則領悟最難得是已經修出的法則會因為先入為主的概念,有意的乾擾觀察和感悟,而觀察則才探究的第一步,第一步便遇挫,往下便難以為繼。
丁林卻不受這困擾,他腦中原本就有著現成的結論,拿來就可以用,旁的不說,這些現象級表現類的法則,完全就是穿越大禮包。
還是不能高興的太早。
丁林將腦中繁雜思緒清空,又回到雲霧上來,雲霧的成形,他方才的回憶應當沒有疏漏。可是為何在法則即將凝聚的時候,又忽然崩潰。
是當時學習的時候太漫不經心,有哪個地方記錯了?
丁林決定將霧擱置,先把雲研究明白,他心念一動,頭頂的那顆大日金丹,便變得愈發炙熱,將水汽從海麵上源源不斷的蒸騰起,形成水蒸氣,他又運轉法力讓蒸汽驀然變冷,形成小冰晶。
下一刻,丁林發覺問題了。
這裡畢竟隻是他的內景洞天,不是外麵成熟的世界,天空雖然蔚藍形象,但事實上卻是空空蕩蕩的,一點塵霾也沒有。
而那遊離的水汽在飽和之後,便也就無所依憑,沒有可以附著的凝結核,欠缺了必要的條件,自然,雲也就無從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