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道規則與鎮國聖院息息相關,這或許就是道統之爭的勝利者所製定的規則。”
“但我破境,何須聖院認可!”
林回朝著鎮國聖院方向,默默豎起中指,隨後轉身回房,研墨執筆。
他回憶著《周易·係辭上傳》第二章的內容,開始默寫起來:“聖人設卦觀象,係辭焉而明吉凶,剛柔相推而生變化。是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
隨著筆下的文字流淌,林回感受到文章中的一股力量輕鬆掙脫了文宮中那股無形的束縛。
落筆!
瞬間入七品!
從此,才氣外放、禦空飛行,皆在一念之間。
連李一博參悟他寫的《周易·係辭上傳》都不需要聖院功名加持便能破境,更何況他這個真正的傳道者。
“文道境界六品以下,對我來說並無太大區彆,唯一的好處便是能夠儲存更多的浩然正氣。”
林回對突破境界並無太多感慨。
九品、八品、七品,無非是才氣的多少。
唯有成為六品儒生以上,才有質的飛躍。
六品儒生修元神,元神出竅,堪比道宗的陰神,擁有諸多奇妙神通。
五品德行,心照德行,元神凝練成儒靈,可日遊天地。
四品君子,儒靈掌握文道規則,可施展“言出法隨”的神通。
三品大儒,出口成章,堪比“言出法隨”的進階版,山川自然之力皆可化為文章。
一篇文章,或許便是一湖春水、一座大山。
至於二品與一品,那更是堪稱陸地神仙般的存在。
然而,對林回而言,他憑借《周易》的玄妙,以浩然正氣為引,以太極八卦圖為本源,早已掌握了超脫這個世界規則的大道。
他並非規則的服從者,而是規則的超脫者。
“唯一的缺陷是浩然正氣太少。即便我能施展類似‘言出法隨’的規則神通,浩然正氣也難以維係。”
林回微微搖頭,心中卻並不焦急。
畢竟,讀書人參悟他的文章,便能為他提供清氣。
李一博參悟《周易·係辭上傳》,也能為他提供比讀書人更多的清氣。
加上他每日讀寫《周易》,浩然正氣的積累不過是時間問題。
“鄉試七品,明年估計又是一次降維打擊。”
林回苦笑,但心中卻也坦然。
為了獲得鄉試解元,爭取麵見大詔皇帝的機會,他隻能“委屈”一下那些讀書人了。
受點打擊也是好事,打打更健康嘛!
……
“爺,睡了沒?咱有個非常勁爆的事情告訴你!”
就在這時,李一博的聲音在門外響起。
他放班回來的第一件事,便是迫不及待地向林回分享今晚的見聞。
林回打開房門,發現李一博激動得渾身哆嗦,不由得疑惑道:“什麼勁爆的事情?”
該不會是什麼少兒不宜的東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