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男一女看電影,這好像是情侶才會做的事情。
園園想的有些多,可內心止不住冒出喜悅的感覺,那想的多就想的多吧。
也挺好的。
而且,一個人看自己的電影,還是挺有趣的。
更何況身邊還有他。
《十七歲的單車》現在正處於展映階段,自己看看也不錯,也能看到其他人的評價。
特彆是為了隱藏,他們倆人還坐到了最後一排。
有一說一,來看的人還是不少的。
畢竟是柏林電影節,彆說這個城市了,德國都是很重視這個電影節的。
現在放映廳裡的情況就是,一大堆老外,然後還有許多亞洲麵孔。
但,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安靜。
園園經常能看到一些人在講:外國人素質多麼多麼的高。
可就這些天在柏林的所見所聞,園園濾鏡碎了一地。
也就那麼回事。
就好像現在,根本不安靜。
那麼……
“你覺得這部片子怎麼樣?”
“這不是才剛剛開始嘛。”
園園本著,你說我也說的原則,就跟馬尋探討一下她的電影嘍。
“我,我其實還是有些不懂的地方。”
其實,這才是園園的真實目的。
《十七歲的單車》,園園雖然是女主角,可這個女主角的戲份真的沒多少,而且,就演戲而言,她感覺甚至還不如演馬尋的戲呢。
至少穆念慈那算是個重要配角。
但,當然不好直接說自己這個女主演的亂七八糟,就隻說不懂好了。
園園也是個要麵子的人。
馬尋小聲笑問,“哪個地方不懂呢?”
“就是,就是……我這個角色是不是有些過分?就因為一個山地車的事情,然後就喜歡彆人了?這不太對吧。”
馬尋聽了不禁想笑,顯然園園沒有把這個角色給吃透。
但,其實她在這部電影裡的角色,真就不是那麼的‘重要’。
他們二人現在小聲說著,也就還行。
畢竟很多人都這麼乾。
隻不過,他們這樣小聲說,就容易距離越來越近。
他們自己倒是不覺得,還好,這放映廳裡黑燈瞎火的。
嗯,這挑後排可太對了。
馬尋講這部電影,他也無需非要按照劇情來,畢竟之前他都給王曉帥提供了改編建議呢。
其實,這個片子裡麵有很多的寓意。
王曉帥這貨比較善於這個。
馬尋問了一句:“園園,你覺得這個單車就隻是單車嗎?”
“啊?那不然呢?”園園一臉的莫名。
馬尋笑道:“單車當然不是單車,其實在電影裡,單車代表著權力。”
“啥?”園園更懵了。
《十七歲的單車》裡麵,整個故事的點確實是那輛單車。
美利達的入門級山地車。
但要知道,在當下這個年頭,山地車真的非常火爆。
很受年輕人歡迎。
這股風潮應該是從九十年代就開始了,馬尋還記得那個廣告,斯波茲曼……
好像鞍山的廠子,但後來搬津門去了。
而原本很受歡迎的二八大踹,基本上就沒人要了。
放到二手市場上,也不值啥錢。
好吧,其實二手自行車市場裡麵的車子,大部分都是‘贓車’。
這年頭,偷車的簡直不要太多。
打工是不能打工的……打住。
京城這邊人多自行車也多,警察抓偷車的,經常要做個節目呢。
所以,二手車市場上很多車子特彆的便宜。
這個便宜跟製造成本關係不大,而是根據偷車賊工作效率來定的。
管的嚴了,那就貴個幾天,管的鬆了,又便宜。
咱們這部電影,矛盾衝突的起源就是一個偷車事件。
崔琳扮演的那位鄉下來的少年,送貨呢,結果車子沒了。
而李賓演的,就是京城少年,他想要一輛車子,還偷了家裡的錢,花高價從二手車販子那裡買了這輛車。
有了車之後,他倒是很會玩,然後就吸引了班裡的同學。
也就是園園。
而等後來崔琳發現了自己的車子,就追就要。
兩人好一番爭奪。
真相被李賓父親知道了,這小子還是偷的錢買的車。
於是乎,李賓沒了車子,剛剛交的女友園園也跟彆人了。
當然,之後還有情節,還是爭奪那輛車。
打的還挺狠的,最後發展到了亂戰的地步。
可就園園這條線來說……這個角色好像沒有靈魂。
李賓車沒了,然後又來了個特彆會玩車的小子,各種特技都會耍。
園園立馬就跟人家一起了。
很突兀。
而馬尋是這麼說的。
“車子暗喻權力,一個男人失去了權力,也就自然失去了他的女人,明白了嗎?”
園園聽後張大了嘴巴,“可難道我就不能表現出一些自我的東西嗎?”
馬尋笑道:“不需要,至少在這部電影裡的你,根本就不需要。”
“是因為我的演技很差?根本就驗不出來?”
“不,跟演技沒關係,這就是王曉帥這個家夥想要表達的東西,他要做這個暗喻,所以,你就隻需要像一個木偶一樣,演技什麼的,根本不重要。”
“那我豈不是一點兒存在的意義都沒有……不是,我的意思是說,那找彆人是不是也能演這個角色?”
“不,有意義,因為你就是那個,全國男生心目中最好的女同學呀。”
“啊?這……”
園園一開始還有些生氣,但現在又臉紅上了。
馬尋這貨也確實是會說。
直言園園沒有演技,特彆是這部電影裡,也根本看不出來她演的怎麼樣。
看過的都知道,園園就是演了個女高中生。
但,馬尋這意思就是……
這部電影就是需要你演個女高中生,就完事了。
多的一點兒都不需要。
而重點就在於,你是那個大家心目中的女高中生,心目中的女同學。
這,這是誇獎嗎?
是,好像又不是。
怪怪的。
馬尋對園園這個反應也有些奇怪,但還好吧,這黑燈瞎火的,看的不是特彆清楚。
然後這貨又補了一句。
“這部電影裡的女同學也有象征意義,就是權力的附屬,會主動的攀附權力。
這電影看似是兩個少年爭奪自行車,可實際上暗喻人類社會對權力的爭奪。
至於你,你很好的完成了這個角色。
就隻需要如電影裡這樣就好了。”
也不知道園園聽懂沒有。
但實際上,她在這部電影裡真沒有表現出什麼特彆驚豔的演技,可是,這部電影裡她的那個女學生的形象。
真的是影響巨大。
沒錯,相對於這部電影而言,園園這個角色並不重要,可對於園園以及很多八零後九零後男生而言。
這個電影裡的女學生形象,很重要!
而園園想了一番,她似乎終於抓住了什麼。
“那你改的那段,就是說……鞏利姐姐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