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永姍這個姑娘我收下了,但她是不是太沒名氣了?”
“那她要是出演了這部戲之後,一炮而紅,我們豈不是獲利更高嗎?”
“但,這部戲可是跟央視合作的呀。”
“咱們兩岸三地合作,豈不是更合領導心意。”
“嗯,確實是這個道理,隻要你覺得行,我當然沒話說。”
“我有方案的,咱們這部戲很明顯最重要的角色就是沉香,而女主角本來就不是太重要,那麼,就可以適量的壓縮一下戲份,而留下的空間嘛,可以給沉香,也可以給二郎神。”
“啊?給二郎神?”
“對,他的角色其實完全可以深度的開發一下,越是深入的挖掘,那就越是……對了,有一本《楊戩人生長恨水長東》可以借鑒一下。”
“王爺,我一切都聽你的。”
說到了最後,葉荃真整出這麼一句來,把馬尋給逗笑了。
不管怎麼說,《寶蓮燈》的女主角是有了。
還好,這部戲很早就定了男主角,畢竟這部戲的沉香才是真正的關鍵嘛。
曹小哥,毋庸置疑。
能打,而且,整個人也是相當不錯。
咱們目前男童星裡麵,他絕對是數一數二的,至於說還有一位童星……他真的挺奇怪的,關鍵是小小年紀,演的竟然十分油膩。
真讓人有些繃不住。
回來說咱們這位馬尋欽定的女主角。
其實,就之前被針對,然後找不到合適的女童星的時候。
馬尋就憋著一口氣呢。
王家兄弟搞的事情,其實就是他們通過自己的人際關係網絡,說動了京圈裡的許多人物,讓這些人手上的童星不演我馬尋的戲。
這裡麵有個小關鍵點,那就是咱們大陸的童星,大部分都是京圈的人。
但凡有心統計一下,肯定會嚇一跳。甚至,就算是外地的,那也是要掛到京圈人物下麵的。
雖然,馬尋現在頂著個京城大少的名號,但京圈是京圈,不一樣的。
而且,這些京圈的人物,沒準也是打算通過這一手,來試探試探我馬尋的成色。
這事兒,馬尋在去榮幸達的時候,他就已經想明白了。
既然你們這麼搞,那麼,我不如就玩個大的!
我就找個名氣不大的小姑娘,就讓她出演女主角如此重要的角色!
等到這部《寶蓮燈》播出之後,你們這幫家夥肯定傻眼!
當然,這也確實有賭的成分。
文永姍這小姑娘能不能成功,馬尋也並不確定。
畢竟,原時空裡,她這個年紀還沒有演過戲。
但,就從這個小姑娘倔強的目光裡,馬尋覺得賭這一把,還是值得的。
至少她後來演技還是不錯的。
另外,就是現在嘍。
馬尋不是傻瓜,他當然要做一些以防萬一的安排。
本來這戲沉香的戲份就應該更多,女主角戲份壓一壓,問題不大的。
關鍵是,這樣做之後,就還可以動一下二郎神楊戩的戲份。
其實,原版《寶蓮燈》裡的劇情被很多人吐槽低幼,就是因為楊戩這個角色沒有被開發好。
必須要強調,這部《寶蓮燈》本來就會有低幼劇情,之前拍過了動畫,這戲就自帶標簽了,沉香又是年紀不大,還是在央視播。
咱們當然就得更多的麵向少兒群體。
這個事兒吧……其實也沒辦法,就說動畫片,很明顯的趨勢,越到後來那劇情越是低齡化,甚至低齡化到,小孩子看了都說那劇情傻逼的程度。
都不用二十年後,甚至不用十年後,反正,看過未來的國產動畫都知道是怎麼回事。
咱們且不說那些編劇傻逼的問題,就說這麼低智或者乾脆就是弱智的劇情,其實有一定的‘安全因素’。
怕被舉報嘛。
咱們中國大陸的家長群體,真的是一個薛定諤的群體,誰也不知道他們會因為什麼原因而舉報什麼什麼。
央視又是如此敏感的一個地方。
但,馬尋現在把楊戩的故事線給搞一搞,進而提升一下咱們這部戲的深度。
應該問題不大。
畢竟,原版裡麵,楊戩洗白的這個過程,有些過於粗糙了。
咱們多給點兒內心戲,還有其他的一些細節。
肯定比原版強的多。
至少,讓觀眾麵廣一些,也是有利於收視的嘛。
到這裡,文永姍的事情也就差不多了。
她之後就是接受各種訓練,然後進組拍戲。
馬尋就等著這部《寶蓮燈》的播出。
然後,讓那幫京圈的所謂人物看看。
你們這群混蛋想圍堵老子,做夢!
如此,馬尋也就全力對付好萊塢來的大導演,以及林簡嶽了。
……
“什麼?房間裡不是他?”
林簡嶽得知自己玩的小手段沒成功,他倒是也沒有生氣。
隻不過是比較的驚訝。
至於說得罪了馬尋……林簡嶽可沒在怕的。
那警察查房,跟我有什麼關係?
我還能調動警察不成?
我林簡嶽隻是守法商人。
反正,這貨的說辭有的是。
總之,跟他是沒啥關係的。
再有就是,林簡嶽很有信心,他不相信馬尋這樣的老板,會不跟他合作。
畢竟,現在這個生意可是大有利可圖的。
沒多久,果然正如林簡嶽所料。
“那個大導演來了嗎?”
“啊哈,已經來了,咱們這就去跟他們談。”
林簡嶽接到了馬尋的電話,表現的非常高興。
大家繼續合作唄,挺好的。
林簡嶽其實是聽說馬尋在好萊塢那邊搞的很不錯,好幾部片子都挺成功的。
於是,就倚重馬尋唄。
至於說搞那件事,那還不是為了手上能多一些籌碼。
畢竟,馬尋實力太強,林簡嶽怕自己成了配角。
現在沒成功,但咱們合作還可以繼續。
就這麼的,林簡嶽就跟馬尋見麵,然後二人一起跟好萊塢來的大導演見麵了。
……
馬丁斯科塞斯。
他確實是好萊塢大導演。
從真正科班學導演的角度來說,這個家夥的身上有許多的‘傳說’。
比如,他曾經為了一個鏡頭,拍了半年。
是真的半年,就這半年時間一直在琢磨這個鏡頭要怎麼拍才好。
馬尋作為學導演的,當初聽到這個‘傳說’,也是崇拜的夠強。
而等他真正自己進圈了,然後偶兒能執導一些鏡頭後……
半年?
你一個鏡頭敢拍半天,老板都直接罵娘,讓你滾蛋!
所以,有些事兒,聽聽就算了,彆學。
沒準他就是吹牛逼呢。
好吧,馬丁斯科塞斯沒吹牛,但,我們也彆學。
三人見麵,都是先客氣一下。
馬丁大導演這邊帶著翻譯呢,馬尋倒是不用,林簡嶽其實也不用。
林二少這貨打小就出國留學,他完全聽的懂。
簡單的客氣之後,就來到了重點。
馬尋沒客氣,直接就說了自己這邊的條件。
“改編權這當然沒問題,不過,重點在於,《無間道》這個係列,在北美的版權問題,這個版權,重中之重,當然就是影音製品版權。”
影音製品,這說的相當專業。
不過,就是指的影碟市場。
其實,在美國這邊,電影市場確實就很大了,可是影碟市場實際上更大。
這邊有一個叫什麼不什麼克斯的一個影碟出租超級巨頭。
就跟賣當勞差不多。
另外,美國的這類市場,他們有一個特彆的點。
會員製。
其實,不光是影碟市場,像電影院線,超市,還有很多很多的行業裡麵,搞會員製,這簡直是商業法寶。
在美國的朋友肯定會有感覺,就是乾什麼都需要會員。
有會員了,那確實是不一樣。
但在商業上,這實際上是一種護城河機製。
而延伸說開,美國這邊互聯網能發展的非常好,也跟這個會員製有巨大的關係。
因為互聯網,想要發言什麼的,至少得注冊個會員碼。
而會員一多,好了,資本家直接放在股市裡麵去講故事。
獨角獸企業這不就來了嘛。
彆管那些網絡上的家夥,可能隻是為了說句話而注冊了會員,但這就是會員,就是數量多。
這些算是互聯網早期忽悠套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