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了,後麵冷水文火煎製的兩副藥,把附子從150g加到200g。”
“還加?”眾人驚了。
方言點點頭說道:
“病人這個狀況150g明顯不夠,加到200g最好。”
樂苗這會兒倒是也不怕患者被毒到了,事實證明方言說了沒事兒,那就真是沒事,她點點頭當即就去抓藥去了。
這時候程老才得空,對著方言說道:
“這方子好有意思。”
“三副藥加起來附子的用量550g,另外還有生半夏135克,光是看一眼都感覺毒死人的量,居然把人給救活了。”
方言對著程老拱拱手說道:
“還是得多虧您老的支持,要不然我也用不了。”
程老不以為意的說道:
“我剛才想了下,附子和半夏確實從仲景的《傷寒雜病論》就開始運用,另外據我所知還有《千金方》、《聖濟總錄》、《和劑局方》、《傷寒六書》、《證治準繩》、《外台秘要》、《張氏醫通》、《丹溪心法》、《河間六書》、《素圃醫案》這些書籍裡都有記載。”
“我們後世的一些人怕擔責任,確實敢用的人越來越少了。”
“這個方子用出來後,我感覺應該是個突破口……說不定就會開創一個新的先河!”
方言搖搖頭說道:
“也可能是絕唱也說不準。”
知道曆史走向的他,很清楚的記得,後麵的華夏藥典裡,附子用量被明確限製在了3g到15g。
並且1985年之後,藥典裡的附子配半夏就變成附子反半夏了。
也就是過上幾年附子配半夏,這方子誰用誰就犯法。
就算是方言說這個東西沒有危險,但是也估計是沒幾個人敢用。
“怎麼會?直接上交這次的醫案和配方,明年衛生部大會的醫學成果獎要是沒有份,我名字倒過來寫。”
方言聽到這裡一愣。
誒,好像……有道理啊!
李可李老後麵之所以受到那麼大的阻礙,主要就是他出名的時候,1985的藥典就已經出台了。
加上後來中醫需要西醫的方式驗證科學和安全性,所以才對他的破格救心湯推廣有那麼大的阻礙。
但是如這會兒藥典還在編寫1977版呢,自己弄的炮製豬蹄甲就在這個藥典裡麵。
要是自己把這個藥方聯合首都的單位交上去,那就完成提前占座了,我現在就合法了,你未來還能怎麼駁倒我?
特彆這個聯合單位如果還是華夏中醫研究院,那簡直就不敢想啊。
方言想到這,感覺這事兒還真是有搞頭。
不過他馬上又皺起眉頭,這方子可是李可的,人家六十年代就發明出來了,自己現在這雖然是改良後的終極版,但是也是人家的。
黃芪蟲藤飲還沒有誕生,自己抄了可以說是為了早點救下更多人,但是這方子人家已經弄出來了,自己還抄?
“誒,方言你怎麼突然發呆了,想什麼呢?”程老看到方言在發呆,拍了拍他。
方言回過神來,猶豫了一下後,還是對著程老老實說道:
“程老,問題是這個方子,它不是我的,隻是我偶然得到的一個方子。”
聽到方言這麼說,程老問道:
“這還不簡單,藥方不是你的,但是醫案是你的吧?”
方言看了一眼還在喂藥的患者,他點點頭:
“嗯……”
程老繼續說道:
“你交你的醫案,至於方子,如果你不知道具體來源,就寫偶然在民間得到,如果知道來源,就寫清楚對方的來頭。”
“到時候獲獎自然有他的一份在裡麵。”
“就像是之前和你一起上交黃芪蟲藤飲和炮製豬蹄甲的東直門醫院,是一個道理。”
方言恍然。
程老則是伸出手,一邊比劃一邊說道:
“一個藥方的發明,可以是一個人,也可以是幾個人,甚至一個團隊,幾個團隊,說到底,藥方最根本是用來救人的,你能把它推廣出去救下更多人,你還有什麼猶豫的呢?”
方言聽到這裡立馬明白過來,對啊,藥方是用來救人的!
自己直接把藥方人寫上李可的名字,雖然自己沒有去過他那邊,但是不妨礙自己聽到他的藥方啊。
況且自己這還是改良版,李可現在的藥方沒有加入來複湯,搶救成功的概率還隻有一半。
方言點頭:
“程老教訓的是……是我沒有看透!”
程老清了清嗓子說道:
“沒事,你這孩子本性不壞,還知道不是自己的就不要……”
說罷他話鋒一轉:
“呐,我看這個醫案上交,你就走我們針灸研究所的線吧,聯合我們上交。”
“畢竟裡麵還有耳區療法針灸的事,到時候正好就和耳區療法搭配推廣,肯定能得到很好的效果的。”
聞言,方言心裡一喜,自己剛才還正想說掛上華夏中醫研究院的名頭呢,結果現在程老主動提出來了。
方言點點頭,當即就答應到:
“您說了算,我聽您的!”
程老聽到這話,哈哈大笑,拍了方言肩膀說道:
“好好好,真是不枉我替你擔責簽了名字,怪不得老朱喜歡你,我現在也喜歡。”
PS:6000字基本章更新完畢,晚點還有加更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