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的時候,方言已經處理好了。
方言放下痰盂,對著周兆琴說道:
“行了,今天的聊天就到這裡,你說的話夠多了。”
周兆琴反倒是有些意猶未儘,她對著方言說道:
“沒事,其實我還能聊的,我挺好奇你們的生活的,外邊的人把這裡形容的很糟糕,但是我感覺其實並不是那樣。”
方言笑著說道:
“這就需要你好起來,然後自己慢慢探索了。”
周兆琴重新戴上氧氣麵罩,無奈的說道:
“好吧,好吧。”
接著她重新躺好閉目養神起來,剛才一番咳嗽後,確實對她的體力消耗頗大。
說是想聊天主要還是想和正常人一樣,但是方言看得出來她其實已經累了。
這時候孟濟民他們也進來,方言簡單的說了一下情況,聽到沒事兒他們也放心下來。
接下來方言就招呼孟濟民他們下班。
鄧南星和謝國萊則是留在這裡值夜班。
今天他們在這裡待了一天時間,但是這會兒已經很興奮。
一點疲憊的感覺都沒有。
相比於其他人,他們還從來沒有在醫院上過班,所以新鮮感非常重,聽到要值班,比誰都興奮。
這也是方言讓他們值夜班的原因。
孟濟民他們走的時候,詢問了一下研究院那邊的情況,方言告訴他們現在已經積壓的問題都被自己解決了,所有組的工作都開始順利進行了,幾個人這才放心下來。
這也可以理解,他們也投入了很多精力在那邊,不是說丟了就能丟的。
大家都還是很關心那邊的進度,做到有始有終。
給孟濟民他們送出樓,方言剛好遇到吃完晚飯的老周夫婦從食堂裡出來,院長還跟著他們一起。
“兩位這麼快就吃好了?”
“周小姐我們照看著沒問題的。”
方言對著他們問道。
周兆琴的老娘說道:
“哎喲,方大夫,這老BJ的傳統美食,不知道你吃不吃的慣,反正我們兩口子是真的吃不慣。”
老周更加圓滑一些,他糾正道:
“我們兩口子常年在國外,口味確實和國內有些不太一樣,會更加清淡一些,今天也是院長一番美意,我們胃口稍微有些不爭氣,估計多吃兩次就會吃了。”
“傳統美食?”方言皺起眉頭。
第一就想到了豆汁,不過轉念一想院長應該沒那麼虎吧?
想了想,於是他試探著問道:
“你們吃的是鹵煮,炒肝,灌腸?”
老周和他媳婦兒點點頭:
“對對,就是那個。”
方言聽到這裡,說道:
“那個,確實不太好吃……我們家也不怎麼吃。”
“是嘛?”老周好奇的看向方言,還以為是他們的口味問題。
方言點點頭說道:
“嗯,其實這些都是近代改良菜,鹵煮往上數三代是宮廷的蘇造肉,用的是蘇子醬和十幾種香料,加上三好的豬五花一起燉,清末的時候出現了民間版本,用豬頭肉加心肝腸肺一起亂燉,民國的時候就隻剩下豬肺和豬腸了。”
“炒肝這道菜原來是清末京城會仙居的白水雜碎,用料是豬的內臟,加上調料用白湯煮,傳到近代就成直接勾芡炒製了。”
“灌腸也是類似的情況,反正這都是近代因為遷都南京,造成的食材缺失才形成的民間飲食,說是什麼京城傳統美食,那還真是不算多傳統,算起來時間也就幾十年而已。”
聽到方言的接受後,老周兩口子恍然大悟,旋即說道:
“原來是這樣,想不到方大夫您醫術不錯,對吃的還這麼有研究。”
方言說道:
“平常沒事的時候就喜歡研究研究。”
說罷他想起自己帶來的花生米,於是說道:
“對了,今天還給您們帶了點我自己做的零嘴,要是沒吃飽正好可以吃點。”
老周和他老婆一怔,有些不敢想象的說道:
“哎喲,您還給我們帶零嘴了?”
方言說到:
“家裡隔得近嘛,給周小姐做山藥杏仁糊的時候,我就順便做了一份你們吃的。”
“就是一些油酥花生米,不是什麼值錢的東西。”
老周當即笑著表示道:
“呀,哈哈,巧了嘛不是,我最喜歡吃這個!”
“喲,是嘛?”方言感覺他太捧場了。
老周點點頭:
“真的真的。”
“小琴吃了方大夫您做的那個山藥杏仁糊,就說了好幾次很好吃。”
“看來我也能嘗嘗方大夫的廚藝了。”
隨後眾人一起上了樓,方言拿出了帶來的油酥花生米,現做撒了一點椒鹽,雖然並沒有啥廚藝,但是兩口子還是很給麵子的吃的連連誇獎。
相較炒肝,鹵煮這些,花生至少正常多了。
看到自己老爹老娘吃東西,本來在閉目養神的周兆琴也看餓了,表示自己也想吃。
當然了她肯定是不可能吃花生的,而是吃上了方言專門做的山藥杏仁糊。
這道糊糊雖然簡單,但是幸福都是對比出來的,相較於藥而言,實在是美味的很。
說是這段時間最美好的飲食體驗也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