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老師好,記者同誌們好。”方言對著一大屋子的人招呼。
方言大學裡的老師認識的不多,但是也看得出來,為首的學校領導應該是自己熟悉的王玉川教授。
他現在已經是學校這邊的副院長了。
這時候王玉川教授站起身,對著方言說道:
“方言給你介紹下,這位是咱們學校的王恩厚書記。”
說著就指了指他身邊一個五十多歲模樣的中年人。
這人圓臉眯眯眼,看誰都像是在笑似的。
方言聽到這名字後,頓時心中一震,這位可不得了。
上輩子學校的牆上就掛著這位的簡介。
也是傳奇人物。
方言就說剛才進門就感覺有些眼熟。
他是1931年參加的隊伍,擔任過機槍手,看護長,軍醫,團衛生隊長,49年過後參加了抗美援朝反細菌戰的隊伍,1953年後任第一軍醫大學副校長、校長,1958年隨著第一軍醫大學集體轉業,任吉林醫科大學校長兼書記,去年也就是1977年重新複出,調入首都中醫藥大學的書記。
接下來,這位將會在1985年擔任光明中醫函授大學的校長,華夏殘疾人運動會的副主席。
“王書記好!”方言對著這位笑的眼睛眯成一條縫的老前輩招呼道。
王書記伸出手和方言握在一起,語氣無不感慨地說道:
“好好,方言同誌你的故事我早就聽過了,非常的傳奇啊!你是絕對的天才……”
“您誇獎了。”方言被人家誇到有些受寵若驚,對方的經曆和自己比,那才叫傳奇呢。
王書記笑嗬嗬的像個老好人,他對著方言說:
“五科全部滿分的高考狀元,全國隻此一列,選擇加入我們中醫學校,那就是我們的榮幸,總之歡迎你選擇我們學校,成為我們學校的一員。”
接下來王玉川副校長和王恩厚書記,對著方言介紹起了在場的其他人,都是學校裡的老師。
說起名字方言還都聽過,前世的時候那些開講座的教授,基本都是他們教出來的徒子徒孫。
誰知道現在他們這些人,今天全到自家客廳裡來了。
方言生出一種風水輪流轉的即視感。
隨後介紹完之後,家裡的人就招呼吃午飯了。
今天知道有這麼多人要登門,家裡也準備了豐盛的午餐招待他們。
大姐方潔還有小姨子朱嫻成為了今天廚房裡做菜的主力軍,家裡兩位放假的教授同誌,則是負責在客廳裡麵,陪著學校的領導乾部們聊天。
大家都是搞教育的,雖然一個是理工一個是中醫,但是也還是有不少的話題可以交流溝通。
反正聊起來也挺好的,看得出來吃飯的時候他們已經相當熟悉了。
特彆是知道方言設計的那個艾灸盒,還是北理那邊車間幫忙做的,大家就更是開拓了思維,想著以後肯定還有更多的合作項目。
中醫也是需要醫療器械解放大家的雙手嘛。
就比如今天中午的時候,方振華同誌就提出了自動熬藥機的暢想,兼顧粉碎藥物熬煮藥物。
吃飯的時候方言就聽著他們說這事兒,不由的讓方言想起了未來的破壁機。
誰能想到中醫教授和理工教授,還能碰撞出這種火花來呢?
吃飯的時候,王玉川和王恩厚兩位學校領導,還有人民衛生出版社的夏總編,則關注的是待會兒的宣傳工作。
他們一邊吃飯一邊和方言說著,待會兒要走的流程。
方言記憶力絕佳,說一遍就記下來了。
這可給他們省了不少事兒。
王玉川和夏總編是見過方言這記憶力的,所以感覺不太明顯,倒是第一次見識的王恩厚書記像是發現寶似的。
隨後更是試了幾次方言的記憶力,確認方言確實是記憶驚人,於是他連連誇獎:“不愧是能夠成為高考第一名的人!”
學校的其他老師,也同樣感慨,怪不得能夠考第一呢,原來有的這麼牛逼的天賦能力。
不管是眼睛看的還是耳朵聽到的,都能迅速的記憶下來。
更厲害的是,不光能記下來還能快速的理解,這簡直就是萬中無一的天才。
現在他們算是明白,方言這滿分拿得實至名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