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診三脈,起源於《黃帝內經素問.三部九候論》,足診法盛行於西晉以前,自從西晉王淑和推廣《脈經》倡導“獨取寸口診法”以後,足診法再臨床應用和研究就逐漸被忽視了,後來也隻是用在中醫急救中,我們來說這三個脈,太溪是腎脈,腎是先天之本,腎藏精,精化氣,是人十二經脈之根本,是各臟腑經絡、組織、器官功能活動的原動力,它好比樹根,雖然枝葉乾枯,但是隻要根不死,就尚有生機。”
“太衝是肝脈,肝藏血主疏泄,對維持人體各臟腑,經絡組織,器官正常的機能活動起著至關重要的協調作用。”
“趺陽又稱衝陽,是胃脈,胃是後天之本,化生血液之源,脈象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上述三脈不衰,病雖危篤可生,三脈已絕,病雖輕必危。”
患者的徒弟摸了一會兒,突然驚訝道:
“這……這怎麼和手上不一樣?”
他摸到和方言剛才摸到的一樣的脈象,脈象沉穩堅實且有力,一呼一吸之間,脈搏跳動超過六次。
方言對著他解釋道:
“中醫裡麵診脈裡有兩種罕見的現象,叫做“六陰、六陽”,這脈象隻在危重病症患者寸關尺診脈的時候發生,很有欺騙性。”
“柳醫生他目前的脈象屬於“六陰脈”,這種脈象是身體出現嚴重的實證,脈象也不會改變,所以難以通過脈象反映疾病的真實情況。”
“還有一種“六陽脈”,說的是有的人一生都是脈象洪大、數實,即便身體出現虛證,脈象同樣不會改變。”
聽到方言這解釋,周圍人一個個都露出原來如此的表情。
有人已經在暗自感慨,果然中西醫完全不是一個體係啊。
他們學的那點中醫皮毛,根本沒有說過這些事兒。
方言對著他們說道:
“人的體質和稟賦千差萬彆,疾病的虛實真假絕不是一眼就能看清楚的。尤其是在危急重症中,身體極度虛弱卻可能出現強盛的症狀表現,而嚴重的實證反而可能呈現出身體瘦弱的樣子。稍微不謹慎,就會陷入誤診、誤治的災禍之中,短時間內,生死就會截然不同。”
眾人聽到這話,紛紛點頭。
方大夫說的對啊!
瞧瞧人家這一來摸了寸管尺三部發現不對,馬上就脫了患者的襪子摸腳上的三脈,這敏銳的直覺,絕對是高手中的高手!
一旁的院長也暗自鬆了一口氣,剛才他是真害怕剛才方言不小心犯個低級錯誤,這麼多人看著呢,傳出去的不得了。
結果證明,天才就是天才,絕對不可能犯這種低級錯誤,當場就把問題給解釋出來,還給眾人科普了一番。
就連院長也是第一次知道,原來還有這種怪脈象。
前前後後所有的邏輯通暢。
更重要是方言麵對質疑一直都很淡定,像是早就預料到可能會有的質疑。院長隔得近,注意到方言甚至連語氣呼吸節奏都沒變。
泰山崩於前,而麵不改色,說的就是這種人。
院長心裡默默評價:
是個能當大任的……自己果然是沒看錯人呀!
另外這個老柳的徒弟,真是沒眼力見的東西,質疑也該拉著人家去一旁啊!一點人情世故都不懂?
還有剛才還沒治就說他師父該交代後事了,慌慌張張,不堪大用!
而這時候柳醫生的徒弟當然不知道自己被院長拉入給黑名單,隻是對方言說得也算是服了。
人家說的有理有據,不得不服。
而且他也不想自己師父就這麼沒了,方言如果是對的,那麼接下來的藥應該就是檢驗他辯證的試金石了。
而就在這時候,外邊傳來一聲呼喊:
“大家讓一讓,讓一讓,小心燙著!”
剛才方言讓武火煎的藥,這會兒已經煎好拿過來了。
PS:更完這章還欠大家86000字。
祝大家農曆新年快樂。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