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他這個問題,方言露出一臉“你他媽在逗我?”的表情來。
不光是他,就連陸東華,還有一旁的小毛子安東,也一副見鬼了的表情。
這不應該是學習中醫早期就該明白的一個理論嗎?
中醫的“膽”是一個功能、經絡、器官複合體,而西醫的“膽囊”是單一解剖實體。
二者在理論體係中的定位差異,直接導致中西醫在膽囊疾病診療理念和方法的根本不同。
中醫的“膽”既指解剖上的膽囊,也涵蓋足少陽膽經(從頭至腳的經絡係統)及其功能。
不過他既然問出了這樣的問題,那肯定是有原因的。
方言現在的中醫理論體係,是一個綜合各種古代現代中醫知識體係後完善出來的,那麼張壽長呢?
他現在看起來四十多快五十歲。
由此推斷,他學習醫術應該就是在二三十年前的樣子。
那會兒是什麼時候?
此刻方言再看老劉頭和另外一位徒弟,卻同時微微蹙眉,看他們表情像是感覺這個問題略有不妥,又像是在考慮這個問題的答案。
方言略微思考後,想到了一種可能性。
於是他輕聲問道:
“張師兄,難道是學西醫出身?”
張壽長一怔,不知道方言問這個乾啥。
不過他還是回應道:
“我學過西醫,但是不能說是學西醫出身,我是1950年確立“團結中西醫“衛生政策後的第一批醫學生。”
方言心裡暗道一聲“果然是餘雲岫造的孽”,表麵點點頭說道:
“哦,那就難怪不得了。”
然後他又好奇的看向老劉頭。
老劉頭像是明白方言想問什麼,說道:
“他是大學畢業後拜入我門下的。”
方言露出恍然大悟的神色。
到現在老劉頭都還沒站出來解釋,方言基本上斷定,他們估計也是中西醫結合的學派了。
這時候張壽長有些繃不住了,總感覺方言話裡有話。
他對著方言說道:
“行了,你就彆繞彎子了,直接說切了膽囊為什麼還要清熱利膽吧。”
方言看到對方這樣,隻好也開口解釋道:
“張師兄,咱們中醫對膽囊切除患者使用清熱利膽藥物的核心邏輯是“治經不治器”。”
“治經……不治器?”張壽長微微皺眉,好像一下想到了什麼。
老劉頭則是表情一僵,隨後陷入沉思狀。
方言也懶得管他們了,直接說道:
“其實在《靈樞·經脈》就中,就明確將膽囊實體病症歸入經絡係統調節範疇。”
“後在東漢張仲景《傷寒雜病論》中記載:“少陽病,脅下硬滿,乾嘔不能食”用小柴胡湯治療,在這個時候,就已側麵說明,中醫出現不依賴膽囊解剖的膽經證治體係了。”
“等時間繼續往後,到了唐朝,在的王燾《外台秘要》中,首次係統論述“膽熱“與經絡的關係,他說:“足少陽之脈,起目銳眥…是主骨所生病者,頭痛額痛,目銳眥痛”,其實就可以看出,在這裡就確立膽經病變獨立於膽囊存在的理論。”
方言說到這裡,張壽長已經陷入呆滯狀。
這些書也不是什麼孤本,是流傳下來很常見的中醫古籍。
隻是他在看的時候,沒想方言那麼多。
不過這側麵論證,那也隻是側麵論證,也並不能說明方言開這個方子就是正確的啊?
想到這裡,張壽長略微找回了點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