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這些毛病在七八十歲人的身上都很難找全,結果他居然一個人占了這麼多。
也幸好他家裡有錢,能夠很快的得到治療,換做其他什麼人,恐怕已經被折磨的不成人形了。
但關鍵是這麼多問題集中在一個人身上,本來就不對勁。
而且是十分的不對勁。
要是換成孟濟民在這裡,估計已經開始默默算他是不是犯天條了。
不過這時候,方言腦海裡卻突然想到了一本經典古籍中,記載的一個不常見的病。
那是在東漢張仲景所著的《金匱要略》中,記載的。
書中此病名曰:狐惑。
在《金匱要略》中對狐惑病的記載為:“狐惑之為病,狀如傷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閉,臥起不安,不欲飲食,惡聞食臭,其麵目乍赤、乍黑、乍白。蝕於上部則聲喝(一作嗄),甘草瀉心湯主之;蝕於下部則咽乾,苦參湯洗之;蝕於肛者,雄黃熏之”。
裡麵有一些症狀,就和他剛才說的能對上號,比如目不得閉,臥起不安,不欲飲食,惡聞食臭。
且有說明,蝕於上部則聲喝,意思就是如果病邪侵蝕在上部(咽喉),就會聲音嘶啞,這就和現在患者這個情況一樣。
狐惑病主要以口、眼、生殖器蝕爛潰瘍為主要特征,同時伴有全身症狀,如神情恍惚、飲食不佳等。
狐惑這個病在西醫裡,叫“白塞綜合征”,也被稱為貝赫切特綜合征,是一種全身性、慢性、血管炎性疾病。
臨床表現有口腔潰瘍、生殖器潰瘍、眼炎、皮膚病變、關節疼痛腫脹、消化係統潰瘍出血穿孔、神經係統綜合性受損、血管血栓。
基本上和這位老兄的都能對上號。
西醫解釋這是患者體內存在免疫係統的異常激活,產生多種自身抗體和炎症因子,導致血管內皮細胞損傷和炎症反應;感染因素如細菌(如鏈球菌)、病毒(如單純皰疹病毒、丙型肝炎病毒)等感染可能觸發機體的免疫反應,進而誘發疾病。
白塞綜合征的病情個體差異較大,部分患者病情較輕,僅表現為輕微的口腔潰瘍和皮膚病變,而部分患者可累及重要臟器,導致嚴重的並發症。
反正在方言穿越之前這個病,在西醫裡麵屬於非常難治的一種,治療起來就像是打地鼠一樣,這裡剛治好,另外一個地方又複發了。
不過中醫不一樣,早在東漢的時候就有治療的醫案了。
中醫認為狐惑病的病因主要與濕熱內蘊有關。感受濕熱之邪,或飲食不節比如過食辛辣、肥甘厚味等導致脾胃運化失常,內生濕熱,濕熱毒邪循經上擾下注,腐蝕黏膜,從而出現口、眼、生殖器等部位的潰瘍。
此外,情誌不暢、素體陰虛等因素,也可能在疾病的發生發展中起到一定作用,導致正氣不足,無力抗邪,使濕熱毒邪得以侵襲人體。
中醫強調從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出發,對病症進行綜合分析和治療,而現代西醫對白塞綜合征的認識和治療則更側重於從病理生理、免疫學等角度進行研究和乾預。
患者之前一直沒有診斷出來,是因為之前他的症狀隻是單一表現,並且這種表現是以年為單位。
直到這次他回國前才集中出現了各種現象。
雖然已經進展的有些麻煩了,但是特征也明顯了許多。
幾乎就可以斷定是狐惑病了。
想到這裡方言已經有了方向,他對著患者說道:
“你把舌頭伸出來我看看。”
患者見方言聽過自己如此複雜的病情,依舊打算給自己瞧一瞧,心中難免升起幾分佩服來,換做其他的醫生,這時候已經想辦法推脫了。
於是他便聽話的張開嘴,將那長著潰瘍的舌頭吐了出來。
方言觀察他舌紅苔薄黃,並且上麵有嚴重口腔潰瘍。
用電筒照射了一下他口腔中方言發現大大小小好幾處潰瘍嚴重的地方已經到了咽喉部。
然後方言又給他把了脈。
值得一提的是,方言在把脈的時候還發現患者的手上,有那種紅點密密麻麻的,潛藏在皮膚下麵,像是隨時可能冒出來似的。
但凡心理承受能力稍微弱一點的醫生,估計這會兒都快沒辦法思考了。
切脈完畢,左右兩隻手表現為脈小數。
說實話,這脈象最近還真是沒怎麼碰到過。
“脈小”指的是脈象細小,即脈搏的形態較正常脈象顯得細而應指明顯,如同細線一般。這通常提示人體氣血不足,尤其是陰血虧虛,因為脈道需要氣血的充盈來維持其正常的形態和搏動,當陰血不足時,脈道得不到充分的滋養,就會變細。
“數”是指脈率增快,一息脈來超過五至,而正常脈象是一息四至,他這情況多見於熱證。
在這裡結合“脈小”,更傾向於陰虛內熱,虛熱內生,鼓動氣血,使脈搏跳動加快。
所以“脈小數”常見於陰虛內熱的病症,比如久病傷陰、熱病後期陰液耗損等情況。
他的舌苔上也表明體內有熱邪。
而《金匱要略》上,已經說了,仲景認為狐惑病的病因主要與濕熱內蘊有關。
所以到這裡方言已經百分百確認了,自己判斷是正確的了。
患者這時候注意到了方言露出一副了然的神色。
他立馬就對著方言詢問道:
“您是看出我的問題在什麼地方了?”
方言聽到這話,他點點頭說道:
“嗯,其實你這個病,叫狐惑!”
PS:6000字基本章更新完畢。
月票又多了100,所以更完這章還欠大家87000字。
晚點還有加更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