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我再給你開個藥方,能夠讓她恢複得更快一些。”
老太太聽到方言話,當即感謝道:
“好好,感謝方大夫。”
接著方言拿出自己的紙和筆,寫上了藥方。
老範湊過來一看,發現是:
川貝母10g、瓜蔞仁10g、天冬10g、麥冬10g、北沙參15g、知母10g、冬瓜仁15g、雲茯苓10g、枳殼10g、桔梗6g。
方言看到小徒弟趙正義在看,於是說道:
“正義你先不管我剛才的針法,我給你說下開藥的原理,和病症的特征,她這個是“頓咳”,也是小兒常見傳染病之一,它又有“疫咳”“鷺鷥咳”之稱。”
“其治法根據病程的不同階段,分彆以宣、瀉、潤肺治之。”
“不過該病初期往往不易確診,待其發展到第二階段,即“痙咳期”診斷則不難,此期以瀉肺為主。”
“凡見咳嗽陣作、咳時麵紅耳赤,或有涕淚俱出、舌紅、苔薄或無苔、少津者,均用清熱潤肺之法。”
“清潤之法同用,是以清熱以瀉火、潤燥以養陰,把握了陰虛肺熱之機轉。”
“其以沙參、知母、天冬、麥冬為清潤肺金之要藥,必當用之。這個是古人很多人臨床實踐證明過的,這種治法及用藥,不但對痙咳期的症狀有迅速截止之功,而且還能提高恢複期用藥的治療效果。”
“另外,如果同時還伴有鼻出血的情況,就在藥方中加入白茅根和生地炭這兩味藥;如果有發熱並且出汗的症狀,就加入地骨皮這味藥;如果出現嘔吐的症狀,就加入竹茹這味藥。”
趙正義聽到後連連點頭。
老範壓低聲對著方言問道:
“不是我說……這孩子也就五歲吧,字都還沒認幾個吧?你教他這些,他能聽懂?”
方言對著老範說道:
“一個咳嗽而已,有啥聽不懂的?”
說罷對著趙正義小朋友說道:
“來,正義,你把剛才師父說的複述一遍!”
趙正義想了想說道:
“師父剛才說,這個是“頓咳”,也是小孩子常見傳染病之一,它還有另外兩個名字叫“疫咳”“鷺鷥咳”……”
“如果有鼻出血的情況,就在藥方中加入白茅根和生地炭這兩味藥……如果出現嘔吐的症狀,就加入竹茹這味藥。”
老範聽到趙正義把剛才方言說的話,不說完全一模一樣,但是基本意思沒有變的情況下,完全說了一遍,主要信息全都沒錯。
甚至比他記得還牢固一些。
他整個人都震驚了。
對著方言問道:
“不是……這孩子五歲?”
方言說道:
“當然了,還得過幾個月才六歲呢。”
老範對著趙正義問道:
“你到底是怎麼一遍就記住了的?”
趙正義想了想說道:
“就是記關鍵點,然後結合之前學過的知識來理解,其實還是很容易記住的。”
這說法和方言當初在書房裡看《天星十二針》的時候如出一轍。
在老範耳朵裡聽著就是,“先這樣,再那樣,然後巴拉巴拉……好了,就記住了!”
“……”老範無語了。
憋了半天才對著方言說道:
“你們師徒兩個真是……與眾不同!”
“多謝誇獎。”方言對著老範拱拱手。
趙正義也有樣學樣,對著老範拱拱手。
接著方言又和老太太交代了一下注意事項,然後就下了樓。
老太太家裡其他人出門去走親戚串門去了,家裡也就她和小姑娘,所以叫了了鄰居幫忙看著,然後她送方言他們出門去,也順便去協和拿藥。
送到門口的時候,老太太從身上掏出一個布包,從裡麵拿出幾塊錢來就要給方言:
“方大夫,感謝您今天來一趟,這個是我的診金……”
方言擺擺手:
“不用這麼客氣,大家都是街坊鄰居。”
老太太壓低聲:
“街坊鄰居才該給呢,要不然其他人知道……不好!”
道理方言是懂,但是老太太他們家那情況,方言感覺應該條件也一般,所以不想要,想了想說到:
“那你就給其他人說,我收過了。”
老太太堅持說道:
“哎呀不行不行,得給才行。”
人家人窮誌不窮,就要給。
方言想了想,於是答應到:
“那您給點就行。”
最後一番拉扯後,方言收了個五分錢,老太太這才滿意。
(PS:天星十二針更複雜一些,以上屬於簡化版,沒有導引術,大家看個樂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