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背腫脹有腫塊是痰瘀結聚。
語言斷續,偶發意識障礙為清陽不升,痰蒙心竅。
除此以外還有,畏冷、納呆、背如壓石,可以歸為陽虛濕困。
至於左半身麻木,右眼霧視則是痰瘀閉阻經絡,會突發意識喪失是痰瘀上蒙清竅。
脈沉細伏沉主裡,細為氣血虛,伏乃邪閉深重,頸背觸診僵硬如板寒濕凝滯太陽經。
頭部是眾多陽氣彙聚的地方,背部是督脈陽氣彙聚之處,人體上部陽位的陽氣不通暢,所以頭痛得就像要裂開一樣,背部沉重如同被石頭壓著而且還怕冷;清陽之氣充實於四肢,陽氣不能正常運行,血脈就會痹阻不通,所以會出現四肢麻木、腿部發軟的症狀;陽氣不能正常宣發,那麼肌膚的腠理就會閉塞不通,氣血就會瘀滯不暢,因而會出現腰部以上腫脹的情況。
綜合脈象和症狀來分析,這個病症是由於嚴重感受了寒濕之邪,人體的陽氣被陰寒之邪所遏製,脈絡痹阻不通,氣血運行不順暢所導致的。
治療不能一步到位,應該分層次三步遞進。
先通太陽,次破腦絡,終填髓海。
急則開太陽,溫通破寒凝,解決頸背僵痛、雙手紫紅。
緩則搜腦絡,用朱老的蟲藥方,破頑瘀,針對蛛網膜粘連、視力障礙。
終則補肝腎,填精榮腦髓,修複神經損傷,防複發。
想好過後,方言重新回到了自己的位置。
魏庚走了上來,再次問道:
“不知道方大夫有沒有頭緒了?”
方言對著他說道:
“實不相瞞,這個病從1972年到現在,已經快六年時間了,拖到現在是“絡病”中極為嚴重的程度了,可以說是我目前見過最嚴重的症狀,也不為過,所以治療起來的話會有些麻煩。”
魏庚聽到後點點頭:
“明白。”
同時他心也提了起來,因為很大概率,方言會拒絕治療了。
不過接下來,他卻聽到方言接著說道:
“所以,你來決定,到底是我開藥你拿回去治療,還是把患者留在我們這裡治療?”
“畢竟患者是你的,這事兒還得你自己來決定。”
“嗯?”聽到這裡,魏庚一愣。
沒想到方言居然考慮的是這個,他很快就反應過來,在方言這裡治療,那就算是治好了,也是方言的功勞,如果方言開藥,他拿回去治療,雖然還是方言在治療,但是這屬於是魏庚找的外援,屬於是他的人脈。
簡單說一個屬於轉院,一個屬於會診。
這性質上就完全不一樣了。
也就是說方言明顯是已經找到了治療的方案,現在是打算賣他個好呢。
魏庚聽到這裡,都想給方言磕一個了。
他不出名誰出名?太偉大了!
“那……那還是我拿這藥方子帶回去治療吧。”最終魏庚還是接受了方言的好意。
方言點點頭說道:
“那好!我這就把醫案和處方都寫給你。”
接著隻見他拿起筆,刷刷的寫道:
‘第一階段:溫通太陽,化痰開閉’
‘內服處方——葛根湯合桂枝茯苓丸化裁’
‘葛根30g(解肌透邪,專治項背強幾幾)’
‘桂枝15g(溫通太陽經脈)’
‘麻黃6g(開腠理,破寒濕外束)’
‘茯苓30g(利濕健脾,截痰源)’
‘桃仁12g(活血通絡,潤腸通瘀)’
‘川芎20g(上行頭目,下行血海)’
‘白芥子9g(滌皮裡膜外之痰)’
‘細辛3g(通竅止痛,破陰凝)’
‘生薑15g(助麻桂發散,和胃止嘔)’
‘大棗10枚(護胃氣,防麻桂傷津)’
‘第二階段:蟲藥搜絡,破瘀通竅’
‘內服方——用朱良春蟲方加減化裁。’
‘全蠍6克,研末衝(通絡止痛,破腦絡頑瘀)’
‘水蛭5g,焙乾研末(軟化血管粘連)’
‘地龍12g……’
每一道方子每一味藥全寫得清清楚楚,就像是要喂到他嘴裡似的,又像是要讓魏庚被人問道後可以對答如流,寫完過後方言又繼續寫道:
‘外治法:藥熨頸背。’
‘方藥:吳茱萸50g+艾葉50g+威靈仙30g,粗鹽炒熱布包。’
‘操作:沿督脈(大椎至至陽)、膀胱經(天柱至腎俞)反複熨燙,每日2次,每次30分鐘。’
寫完到這裡,方言頓了頓,像是想到對方是西醫,於是又在上麵,快速的畫了一個圖解,將準確位置標注了出來。
看到這一切的魏庚都差點給方言跪了,這哥們兒真是太給麵兒了,怪不得這麼年輕,有如此成就,這太應該有了!
PS:更完這章還欠大家92000字。
今天冇了,明天請早。
老鳳努力碼明天的去了。
另外給大家說一個事兒,明天老鳳要出去開個會,大概兩天時間,這兩天時間隻能更新6000字基本章,到時候回來後,每天一萬二還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