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這個患者主症為多食多便、便後暈厥、體胖乏力,結合舌脈。
病機為陽明腑實(胃熱脾虛)導致濕熱壅滯,痰瘀互結再導致氣陰兩傷,清陽不升。
屬本虛標實。
所以方言打算啊通腑泄熱、健脾利濕、益氣養陰分階段來施展治療。
治療方案
第一階段:通腑泄熱,兼顧護陰
方子這塊兒,方言打算用自己改良後的三一承氣湯。
用酒大黃替代原來同事方子裡的生大黃,酒製後瀉下力緩,兼活血化瘀,減輕對脾胃損傷再配伍北沙參護陰,防燥熱傷津。
酒大黃6g(瀉熱通便,活血化瘀)
芒硝3g(衝服)(軟堅潤燥)
枳實9g(破氣消積)
厚樸6g(行氣除滿)
北沙參15g(養陰生津)
茯苓15g(健脾利濕)
生甘草6g(調和諸藥,緩瀉下峻烈)
用煎服法:
每日1劑,水煎2次,分3次溫服;
中病即止,大便日行34次即停用芒硝。
這個階段光是喝藥肯定效果不是那麼明顯,所以方言配合針刺。
針刺:中脘、天樞、足三裡用來調和脾胃,通腑降濁。
再用耳針在耳朵的饑點、胃、內分泌針刺,抑製食欲。
或者問下程老他們研究室那邊,看看有沒有仿製出來的耳針貼,上次朱老從香江帶了一些耳針貼給程老,程老的研究組說仿製,算起時間已經幾個月了,那種東西應該不難仿。
所以方言先把計劃定在這裡,下午把二姐送上火車後,再回來打個電話問問研究組那邊。
耳針這東西現在方言也打算撿起來繼續用了。
老範針灸雖然還不錯,但是有些效果還是得用上耳針才能事半功倍。
接著就進入第二階段健脾利濕,化痰消瘀。
方言準備用,連樸飲合四君子湯化裁
黃連6g(清熱燥濕)
厚樸9g(行氣化濕)
石菖蒲12g(化痰開竅)
茯苓20g(健脾利濕)
白術15g(健脾燥濕)
丹參15g(活血通絡)
葛根30g(升發清陽,改善暈厥)
雞內金9g(消食化積)
生黃芪20g(補氣升陽)
煎服法:每日1劑,連服14劑。
葛根加黃芪是利用葛根升清止瀉,改善便後暈厥,黃芪則是補氣固表,恢複體力。
黃連加石菖蒲則是利用黃連清中焦濕熱,石菖蒲化痰開竅,針對暴食後神昏。
黃連也可以在某種程度上抑製她暴漲的食欲。
同時配合艾灸療法:
在脾俞、陰陵泉艾灸健脾化濕。
此外在飲食上,用上薏苡仁山藥粥每日1碗,健脾利濕。
這裡差不多就耗時一個月的樣子了。
此刻身體各項機能應該要比現在好很多,至少可以單獨出去散個步什麼的。
然後接下來就進入最後一個階段。
這個階段是益氣養陰,固本防複。
方言打算用,參苓白術散合增液湯化裁。
太子參15g(氣陰雙補)
茯苓15g(健脾滲濕)
白術12g(健脾益氣)
麥冬12g(養陰潤燥)
生地黃15g(滋陰清熱)
玉竹12g(養胃生津)
陳皮9g(理氣防滯)
焦山楂12g(消積化瘀)
煎服法:每日1劑,連服21劑,後可改為隔日1劑。
配合西洋參100g、茯苓150g、黃精200g、陳皮60g,熬膏,每日10g。
此外還要人為做行為乾預,定時定量進餐,記錄飲食日記,在能夠單獨運動後,每日散步30分鐘。
這還是方言到現在第一個減肥方子,他仔細檢查了一點,又將自己的思緒重新理了一下,然後認為暴食很大概率與情誌相關,於是又在方子裡加合歡皮12g、鬱金9g疏肝解鬱。
且再次添加注意事項,要戒零食、甜飲,晚餐七分飽。
寫完這些後,方言總算是滿意了。
不過說實話,這個方子方言在醫院裡治療,他有十成的把握把患者體重降下來,但要是把患者放回家裡去的話,他還真是沒有把握。
方言認為,病根其實還是在心理上。
最終還是要調整她的環境才對。
想到這裡方言寫好了方子後又看向患者對著她問道:
“你是做什麼工作的?平時工作壓力大嗎?”
聽到方言的問題,患者果然一下子就來了精神,開始對著方言說了起來:
“哎喲,方大夫,您可算問到了點子上了,我是做重工業的,生產指標嚴格,上麵下達的指令性生產任務,每個月都要抓緊,不僅如此,安全條件也差,缺乏防護措施,工傷事故最近發了好幾起。”
“光這就算了,還要搞什麼運動,要抓思想促生產……哎,說多了我就頭疼,要不是這麼大壓力,我還真是不會靠吃來緩解。”
方言聽到這裡對著患者試探性的詢問道:
“嗯,那能想辦法調一下崗位嗎?”
患者回應道:
“調走……調走我倒是正在想辦法,您要是能給我多開一段時間病假,我就有把握調走。”
聽到對方可以想辦法,方言說道:
“那行,我給你開個長病假,然後你儘量調走吧,現在這個工作給你工作壓力太大了,你本人已經不適應這個工作崗位了,目前你身體出現的情況,基本上就是工作壓力造成的,所以就算是我在這裡給你治好,把你放回去過後,要不了多久壓力一上來,又會進入之前的惡性循環。”
“所以為了你的健康考慮,也是為了工廠考慮,你儘快走程序調走吧,畢竟你生病了,工廠那邊也沒辦法老等著。”
“好好。”患者倒是非常認同方言這個說法,一個勁的連連點頭。
就在方言也鬆了一口氣的時候,突然患者的父親對著方言說到:
“方大夫,這……這不太好吧?”
“嗯?”方言看過去,有些沒理解。
隻見患者的老父親清了清嗓子,然後一臉嚴肅的對著方言說道:
“方大夫,我們家閨女她雖然工作壓力大了點,但那是因為單位需要她啊,現在你直接叫她調崗……”
“您這……這不是叫人當逃兵嗎?”
當然沒想到自己和患者之間沒什麼問題,反倒是患者家屬這裡有異議。
患者這會兒也有些懵逼,沒想到自己老爹居然站出來了。
而且還是不讓自己調走。
方言對著老爺子說道:
“老同誌,您的心情我完全理解。但您女兒的病情並非偶然,長期高壓工作已導致她身體機能崩潰。中醫講‘形神一體’,環境壓力就是‘外邪’,若邪氣不除,藥物隻能治標。”
方言想了下又比喻:
“就像一棵樹生了蟲,光打藥不換土壤,樹還是會死。調崗不是逃兵,而是讓身體有喘息之機,否則反複發作可能發展成中風、心衰,那時連調崗的機會都沒了。”
老頭子聽著一知半解不過他還是搖了搖頭:
“可現在正是單位需要她的時候,我也是那個單位退休的,我太知道那裡麵的問題了,忍一忍就過去了,哪有那麼大的壓力?而且現在大家都講究奉獻精神,這麼點問題就逃脫,反正我……我不同意!”
“爸,你這……”患者實在是沒想到,自己老爹在這個時候,成了自己的攔路虎。
他剛要說話,就被自家老爺子瞪了一眼。
“這麼點問題?”方言錯愕了,看來老爺子以為隻是因為自己閨女吃胖了而已,減減肥就行了。
方言對著他說道:
“我也不是嚇唬你,有實話跟你說吧,類似病例若不脫離高壓環境,三年內複發率超過70%,其中30%會發展為重症比如糖尿病、冠心病。”
“您女兒現在上廁所後暈厥,說明心臟和大腦供血已受影響,再拖下去可能猝死!”
“您希望她‘光榮’地倒在崗位上,還是健康地活著為家庭和社會繼續貢獻?”
“您覺得堅持崗位是負責任,但作為醫生我必須說:一個母親和女兒的生命健康,才是對家庭最大的責任!”
“如果她倒下,您二老要照顧病人,孫子可能失去母親,工廠不過再招新人,但你們家庭的損失永遠無法彌補。”
方言說完,一旁的小護士李雪嬌也接過話茬說道:
“對,大爺,暫時的調崗是為更長久的奉獻,您這逃兵理論不合適!”
“上級現在還強調‘安全生產,以人為本’呢,重工業係統今年已有多起因過勞猝死的案例,上級正在嚴查違規施壓。上周二機部剛調走一位類似病情的車間主任,這是保護工人也是保護廠裡,您女兒的情況完全符合政策。”
方言沒想到,一旁的小護士居然還能說出這種話。
頓時對她有些刮目相看。
李雪嬌發現了方言在看她,於是說道:
“我家裡也有這塊兒的親戚,過年的時候聽他們聊天的時候說起過這些事兒。”
說罷她再次看向患者的父親,對著他說道:
“大爺我再多說一句,做父母的,最大的心願不就是孩子平安嗎?您看她現在走路都喘,您忍心讓她為了‘麵子’把命搭上?”
“我要是有女兒,要是也像她這樣,我砸鍋賣鐵也要讓她離開火坑!”
聽到這個話,一旁的患者老娘終於也開口了,她說道:
“姑娘這話說的對,老頭子,咱們得一起幫閨女跨過這個坎兒啊!”
老頭子張了張嘴,好像還是有些話要說。
方言也知道一個人,特彆是一個老年人,他的思想觀念不是那麼容易被改變過來的,道理雖然懂,但是他考慮的方麵可能和其他人考慮的不一樣,比如說他會考慮自己的麵子,會考慮其他人的眼光。
於是他說道:
“要不這樣,先請3個月病假,全力治療恢複身體,康複後協商調至非一線崗位,既能繼續為廠服務,又避免高壓。工廠培養一個熟練骨乾容易,領導也不願看骨乾人才廢掉,隻要醫院出證明,調崗成功率很高。”
這個就算是各退一步了。
“這個好。”聽到這話後,患者母親先對方言這個主意做出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