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手指摸出問題,方言展現的“一指定乾坤“功力,是將羅氏觸診臨床經驗融會貫通的體現,大家都知道這招難度是有多大。
但是方言就在眾人說話的功夫就把問題搞清楚了。
簡直就像是有能透視的眼睛似的。
這時候楊藝農說道:
“肱骨外髁翻轉骨折這種情況,在兒童所發生的骨折當中並不是很罕見,但是,想要通過手法複位的方式使其成功複位是比較困難的。”
宋祚民也點點頭:
“沒錯,表麵皮膚腫脹掩蓋真實移位方向,易誤判為簡單側方移位,暴力複位易導致骺板壓縮,肘外翻畸形,橈側副韌帶緊張的話,複位時形成“門閂效應“,阻礙骨塊歸位。”
就連祝伯權都認同道:
“嗯確實,兒科裡的脫臼好治,骨折不好治。”
話音剛落,這時候他們已經看到,方言這會兒用右手,握住患者受傷的那側手腕,讓受傷的肘關節保持半彎曲的狀態,同時將前臂調整為掌心向下旋前的姿勢。
幾個人都一愣,這是直接要開始了?
果不其然,方言這會兒左手握住患者受傷的肘關節,對著孩子說道:
“我數到三就開始複原了!”
孩子有些忐忑的點了點頭。
然後方言就張嘴喊道:
“一!”
下一秒,他拇指快速推動骨折部位骨塊的後下緣向前上方移動,同時用食指按壓骨折骨塊的前上緣向內下方移動,拇指和食指相互配合協調動作。
兩根手指就這麼“一撥”,讓骨折的骨塊發生了瞬間翻轉,在進行這個動作的同時,方言將患者受傷那側的前臂調整為掌心向上旋後並伸直,“哢“的短促清音後,骨皮質對合,一下完成了骨折的複位。
“啊!”這時候孩子才疼的叫出聲來。
方言順著皮肉一揉捏,確認複位後,對著孩子說道:
“好了,保持彆動。”
接著對一旁看呆了的店內工作人員說道:
“用四塊小夾板伸肘固定。”
“啊?”後者一臉懵逼的看著方言。
這時候王鵬飛老爺子說道:
“他們不會,我來。”
說完那就要去找東西去。
他腿腳不方便,老鄧頭忙攔住他,然後主動去找東西。
方言這邊,就對著王鵬飛老爺子說道:
“老爺子,送您的應病接骨膏,我用一貼。”
老爺子笑道:
“哈哈……好,沒問題!”
說著就從方言送給他的那個小包裡,拿出一貼應病接骨膏來。
配合著方言將孩子的骨折處貼上後,老鄧頭也找來了夾板,配合方言完成了固定。
前前後後就隻花費了幾分鐘。
就直接把問題解決了。
周圍其他人都看得一愣一愣的。
最後還是宋祚民誇獎道:
“羅氏正骨法果然名不虛傳啊!”
這時候其他人才反應過來,紛紛也開口誇獎道:
“確實厲害!”
“沒想到啊,沒想到!開眼界了!”
楊藝農甚至說道:
“虧的老何去世了,要是他在,他這個外孫恐怕還沒這麼多際遇。”
“這又是跟著程莘農學針灸,又跟著羅老太學正骨,換做其他人想都不敢想。”
祝伯權也說道:
“就是,隨便來一個都是行業頂尖的人物。”
“要是他在世,這外孫肯定隻能學個兒科。”
“就像是蕭龍友那個孫子一樣,要是蕭老在,孫子也不可能投到鄧鐵濤門下學醫了。”
雖然話糙了點,但是其他人一想還真是這麼回事。
家族傳承嘛,肯定是最重要的,就算是學完了那肯定也是留在身邊。
去跟著其他人學,那不是亂來嘛?
想到這裡,突然幾個人表情都怪異起來。
敢情自己這幾個老不死的,平日裡把孩子看的死死的,結果還耽擱自家後輩兒發展了?
倒是宋祚民最先反應過來,對著自己孫子宋建中說道:
“方言本事大,以後你們也是同學,你有空多請教下人家。”
宋建中聽到後,立馬點頭:
“好!”
他早就想找方言聊聊了。
自己爺爺發話後,他就更有理由去找方言。
沒辦法就是特彆欣賞,這簡直就是他夢想中的行業模板。
如此年輕如此成就,說是當代京城中醫一輩兒的一號二號人物也不為過了。
之前他見過蕭承誌,雖然也很佩服對方,但是完全沒有方言這種強烈。
他肯定方言到了學校裡,那肯定也是數一數二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