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明遠聽到眾人的態度,這下也是沒轍了。
就算是想要搞道德綁架,這會兒也不知道如何下手了。
現在他和方言也不算熟悉,方言也沒給他任何認識的機會就直接拒絕了。
跟著方言的其他人,還都是幫腔的,他就更是沒辦法了。
“既然如此,那就下次吧。”雖然心裡很不爽,但是顧明遠還是要裝的很紳士。
方言這時候卻對著楚喬南說道:
“楚同學,要是有時間的話,可以到我們學校去走走,咱們可以交流交流。”
“我對尊師周先生的鬼門十三針很感興趣。”
楚喬南聽到方言的話,還是很驚喜的,沒想到方言拒絕了顧明遠,卻邀請了自己,當即點點頭答應下來:
“好,方言同學邀請,我一定過去!”
顧明遠見到這一幕就更加不爽了,算起來楚喬南應該算是自己這邊的人,這個時候方言邀請他,這小子怎麼都該問問自己的意思,結果他想都沒想就答應了。
這不是從內部就開始分裂了嗎?
他臉色不善的盯著楚喬南,結果楚喬南根本就沒看他,和自己熟悉的同學笑嗬嗬的就坐回去吃飯去了。
顧明遠看到周圍也沒人關注他,隻好回到了自己位置上。
這時候方言他們已經開始吃了起來,低頭小聲聊著天,一點都沒有和他們再說一句話的意思。
“老方,剛才那個顧明遠對你敵意很大啊,句句話裡都帶刺。”孟濟民小聲的對著方言說道。
方言點點頭,同樣小聲的說道:
“聽出來了,這個人有點意思,明明是他對我敵意很大,但是又非要拉上其他人,跟著他那幾個人,雖然我不知道他們醫術,但是我感覺都是沒什麼腦子的人。”
方言說的是周仲平,陸修文,這兩個人。
但凡是聰明一點,也能夠想得到,這不是顧明遠在幫他們宣揚名氣,而是給他們拉仇恨。
明知道方言現在是個什麼樣的身份,非要聯合顧明遠來抖落威風。
但凡方言是個暴脾氣,他們剛才和顧明遠搞的事兒,方言都能給他們落實到身上了。
也就是現在方言並沒有把這種低級的衝突當回事,而且他也愛惜自己的名聲,所以才沒當麵起衝突。
不過方言也不是被惡心了就不出手的人,所以方言當即就向著楚喬南做出了邀請,果不其然顧明遠當即就不爽了。
方言相信,他們下去後楚喬南肯定會被顧明遠約談的,說不定那周仲平,陸修文還得上去幫腔。
一旁的李正吉也說道:
“被人賣了都不知道,還樂嗬嗬的幫人數錢。”
李正吉這人平日裡很嚴肅,但是說話一向是比較客觀的,很難聽到他說出這種批判性的話。
“師兄,你和那個顧明遠……”
“不是朋友。”李正吉先說明了這個情況。
方言哭笑不得,他說道:
“我當然知道不是朋友,不過我好奇他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
李正吉解釋道:
“我們是一個大院兒長大的,他爸和我爸是師兄弟。”
“算起來我們是一門兩支的傳人。”
方言恍然,點點頭:
“哦,明白了。”
敢情這還是同門,不過李正吉對這同門的人好像並不待見。
一旁的宋建中問道:
“那算起來這是同門啊,他怎麼直接叫你名字?沒叫個師兄師弟什麼的?”
楊景翔也說道:
“對啊?不能是從小習慣了吧?”
李正吉說道:
“十二歲和我比試,比輸了過後,他就一直叫我名字了。”
“……”眾人無語了。
人才啊!
小心眼兒記了這麼多年。
李正吉說道:
“他這個人就是這樣,你剛才不理他是對的,彆看他笑嘻嘻的,絕對沒安好心。”
這時候王誌君一針見血的點評道:
“壞的太低級,一眼就看出來。”
悶葫蘆果然是不說則已,一說就是一針見血,要是方言來說也大概是這個意思。
方言轉頭看向蕭承誌,對著他問道:
“剛才那個楚喬南和你認識?”
蕭承誌點點頭,說道:“嗯,這個人很厲害。他十六歲就在台北永安堂坐診,憑借遠程透針法聲名遠揚。曾運用單針刺後溪透腕骨的方法,成功治愈頑固性頸肩綜合征,這個案例入選了台灣中醫師公會年度十大經典醫案。”
“前幾年,他在台灣《針灸學刊》發表了《鬼門十三針臨證驗案舉隅》係列論文,係統地闡述了運用該針法治療癔症、癲癇等神誌類疾病的臨床經驗。因為成功治愈某政要家族成員的癔症性失語,他榮獲台灣杏林新銳獎,其病例被收錄進《台灣中醫臨床實錄》,成為針灸治療神誌病的教學範例。”
“此人十六歲時就已憑借針法成名。十九歲移民瑞士後,還為當地不少華僑治病。二十歲時,他和父親護送奶奶的骨灰回到廣東,那時我結識了他。就連我師父都認為,他在針灸方麵是個奇才。後來聽說他前往北方,又在幾位針灸大師門下交流學習,如今想必更加厲害了。”
一句話總結,針法奇才。
方言想起了之前蕭承誌說的一句話,於是問道:
“之前你說我的能力,當能在你見過的人中排入前三,我前麵那兩個,不會楚喬南就是其中之一吧?”(見587章)
“是。”蕭承誌點點頭。
聽到這話,周圍人驚訝了。
楊景翔直接爆粗口:
“臥槽,你意思是這小子比方哥還厲害?”
蕭承誌思索了下說道:
“醫術應該是方言厲害,但光論針法我認為還是楚喬南更厲害。”
“而且方言可是二十二才成名,人家是十六七歲就成名了,時間早了很好幾年。”
楊景翔冷笑:
“嗬,那我真是想看看他針法到底有多神了。”
方言看著楊景翔對著楚喬南也露出敵意,說道:
“彆比了,鬼門十三針我壓根不會,人家光是會,就比我厲害。”
孟濟民說道:
“那程氏三才針他也不會,這麼說你也又比他厲害了?”
李正吉也說道:
“這麼對比沒意義,要比就比實戰,誰能夠解決更多的病患情況,誰才是最厲害的。”
蕭承誌想了想:
“那應該是方言厲害,進大學前,我就沒見過他這種各流派交叉使用的人。”
張延昌也說道:
“對,我也是,第一次見方哥看病開藥,我人都看傻了,後來我才知道原來咱們任教授也這麼玩。”
“……”眾人鬆了一口氣,差點以為對麵真來了個比方哥還變態的。
有時候方哥就是太謙虛了。
特彆是他想學人家東西的時候,就特彆謙虛……就像是下一秒他就要把人家腦子裡的東西全偷走似的。
……
等到吃過飯後,眾人就拿著醫案離開食堂,走的時候還對著不遠處的首都醫科大學的一群人告彆。
場景還是相當和諧的。
看著方言帶著二十幾號人浩浩蕩蕩的離開了食堂。
這時候顧明遠才說道:
“這個方言還真是傲氣啊,邀請他交流,他一點麵子都不給。”
一旁的陸修文說道:
“人家傲氣也是應該的嘛,去年成名,現在勢頭正盛是這樣的。”
這時候已經吃完飯,正在和另外一個女生聊天的林雪琴轉過頭,皺起眉頭說道:
“你們兩個彆在這裡陰陽怪氣的,人家方言也沒怎麼你們,剛才說話夾槍帶棍的。”
顧明遠回過頭看到是林雪琴,笑著說道:
“我們沒其他意思,就是說兩句而已,而且也是事實啊,這裡大家誰的實力比他弱了?他不過就是運氣好點而已。”
陸修文說道:
“林姐,你這胳膊肘往外拐啊?”
林雪琴笑著搖搖頭:
“嗬,我就和你們聊不到一起,下次見習彆找我一個組。”
說罷站起身,對著他們揮揮手:
“拜拜!”
她這一走,其他幾個女生也跟著站起身。
這會兒的周仲平也站起身:
“雪琴等我。”
說著就追了過去。
等到周仲平離開,陸修文說道:
“周仲平這個重色輕友的!你瞧瞧他這德行,人家根本就沒正眼看他。”
顧明遠搖搖頭,剛要說什麼就看到楚喬南也站起身:
“我吃飽了,你們慢用。”
說完端起餐盤就和另外一個男生一起,離開了這裡。
顧明遠看著這幾個離開的人,頓時臉色有些難看。
然後終於緩緩說道:
“簡直就是無組織無紀律!”
……
下午方言他們回到學校,然後就開始總結今天上午的學習情況,分享大家的心得,這次因為方言是直接參與的,所以大家直接讓班長上台給他們講課。
方言本來想看看醫案的計劃也落空了,畢竟還有一半的人沒去呢,還是要給他們分享分享的。
自己以後要用他們,現在這些都是必須要做的。
就像是給自己菜地的蔬菜施肥似的,方言現在就的分享自己的理解,幫助他們茁壯成長。
還好有係統的幫助,方言講解分析起來頭頭是道,這些學生們一個個也是基礎紮實,理解能力頂尖的一批人。
方言給他們分析後,大家理解起來還是很快的。
今天還來了好幾個沒課的老師,在這裡旁聽。
聽到方言居然出手幫忙搶救,他們還是有些驚訝的,要知道王伯嶽王老那也是老醫生了,一般來說麵對這種情況,他應該會堅持自己的治療方案。
能夠在不知道方言要使用什麼手段的情況下,讓方言接手,這也是很需要信任的。
不過後來有人提醒他們方言外公和王伯嶽是老朋友,眾人這才明白過來。
一節課講解完畢後,接下來兩堂課是一堂《傷寒論》精講,還有一堂躲不掉的政治思想。
這兩節課上完後,方言他們終於放學了。
拿著王伯嶽王老的一部分醫案筆記,方言開車回了家,打算晚上好好的拜讀拜讀。
王伯嶽在中醫兒科方麵造詣極高,後世將其稱為是中醫兒科學術帶頭人之一。
比京城五大兒科高手都要牛的一些。
當然主要原因是他寫的書多,學生多,影響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