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川一怔,當即就明白了方言的想法。
他說道:
“你想學有的是機會,隻不過這段時間我比較忙,沒有時間帶臨床而已。”
“回頭我讓謝春榮給你帶幾本我的書,你先瞧瞧我的思路,憑你的聰明才智,應該不難學會我的治療核心思路。”
“其實我治療沒有特彆嚴格的藥方,隻需要辨證準確,抓住病機核心,怎麼治療都行。”
方言聽到這話後,露出個若有所思的表情來。
他說道:
“您的意思是,沒有嚴格藥方,抓住病機即可。”
不愧是搞學術的人,這和中醫裡“同病異治”的思想一致,講究的就是一個結合各自學習的體係方案特點,動態調整治療策略,不拘泥固定方藥的思維,是辨證論治的精髓。
“嗯,沒錯,個性化治療嘛,現在你們班上的人來自天南海北的,所有醫學流派的人都能遇到,隻要能治病,順著人家的思路變化治療手段,也是你們需要掌握的。”王玉川教授點點頭說道。
方言聽到後如醍醐灌頂,對著王玉川拱了拱手:
“受教了。”
王玉川笑著擺擺手,說道:
“雖然話是這麼說,但是也得自己本上見識過各大流派的風格,熟知後續治療手段才行,要不然這事兒也就無從提起了。”
方言點點頭。
這時候他一旁的楚喬南也點點頭。
看著從開頭到現在,一直站在方言背後的年輕人,王玉川對著方言問道:
“這位是誰?”
方言轉頭看了一眼楚喬南,然後說道:
“哦,這位是針灸大家周左宇的徒弟楚喬南。”
楚喬南趕忙拱手,對著王玉川打招呼:
“王校長幸會,我是首都醫科大學的。”
王玉川點點頭:
“程老給我說過你。”
“你不錯,鬼門十三針拿出來分享給那麼多人,不敝帚自珍非常好。”
楚喬南被王玉川誇獎還有些受寵若驚,沒想到自己在他嘴裡評價還挺高。
王玉川對著楚喬南說道:
“以後多和方言他們交流交流,這樣才能掌握更多的醫術,你們年輕一代的中醫水平才能高起來。”
楚喬南點點頭:
“嗯,王校長說的對,其實這點我也是向方哥學的。”
王玉川看了看手裡的醫案,笑著點點頭。
方言這塊兒確實做得好,而且他還不止做到醫術分享。
還有帶著身邊眾人一起參與各種項目,光是這一手就好多隻知道學醫的學生就比不上他,看看今天這些來的人,哪個不是奔著他來的?
就今年的學生裡,能夠有方言這種影響力和人格魅力的,很少。
就算是有類似的人,也基本被他吸引到了他身邊了。
這幾乎就是個領頭羊一般的人物。
想到這裡,王玉川教授略微思索後說道:
“方言,我看學校學生會,明天周一你填個表,加入一下吧?”
PS:更完這章還欠大家75000字。
下午還有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