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拿在手裡,發現手槍銘文上麵刻著:Heckler&KochP7K3&npact。
前麵應該是型號,後麵應該是手槍名字。
翻譯過來是影子協定或者暗影契約、幽靈約定之類的。
另外一邊刻著S.J的縮寫。
很顯然是司徒傑姓名的縮寫,如果猜的沒錯,這應該是一把私人定製的手槍。
拿在手裡很有分量,它做了啞光黑塗層處理,采用輕量化合金框架,體積緊湊全長約13cm,非常便於隱蔽攜帶。
還采用了無外露擊錘設計,避免勾掛衣物,適合快速出槍。
盒子裡麵沒有子彈。
方言對於手槍型號不太了解,但是也知道這應該是袖珍自衛手槍。
雖然不知道對方是什麼情況,但是方言還是決定彙報一下。
方言拿起電話就給廖主任辦公室打了過去。
接電話的是他的秘書。
聽到是方言後,沒一會兒廖主任就接了電話。
“廖主任,司徒傑送給我那個盒子你還記得吧?我剛才打開發現裡麵是一把槍。”方言也沒瞞著廖主任,直接開門見山的說道。
廖主任聽到後,沒有一點驚訝,反倒是說道:
“哦,那是他送給你的禮物。”
“您知道?”方言納悶了。
廖主任肯定的回應道:
“知道。”
“人家說這個是很有紀念意義的槍,是他在德國HK公司定製的。”
“這個型號市麵上沒有,是幾年前HK公司為特工設計的實驗型號,因為成本過高沒有量產,他通過自己的渠道獲得的定製版。”
“……”方言無語了。
廖主任說道:
“你放心吧,在下飛機的時候,他已經給我們申報了,交給你之前子彈已經上繳,現在就單純是一把空槍,留給你做紀念就行了。”
“所以,我拿著不違法是吧?”方言問道。
廖主任在電話裡說道:
“當然,完全符合1951年的《槍支管理暫行辦法》。”
方言應道:
“好,我知道了。”
說完方言就要掛斷電話。
廖主任又在電話裡說道:
“對了,中醫基金的那個事兒,我們剛才通過商議,認為可以實施。”
“好的!”方言應道。
基金的事兒本來方言就認為沒啥意外,能夠出錢替國家培養中醫人才,傻子才不要呢。
“還有,明天中午有四個僑商啊,你準備一下。”廖主任又補充到。
“行。”方言應下。
四個人不算多。
應該沒有今天的難治。
掛斷電話後,方言又看了看這把槍。
保險機製是雙動扳機與握把保險聯動,防止走火。
方言往袖子裡塞,手槍頓時就藏了起來。
這段時間都沒帶鐵樺雙棒了,現在袖裡藏東西的手段還好沒降低。
不過自己也用不上啊。
而且就算是要用,子彈也是問題。
打開槍的彈匣,方言發現是6發單排彈匣。
然後他看到一個讓人無語的東西。
他在彈匣井內側,看到有新刻的篆體,上麵有【懸壺濟世】四字。
這很顯然是司徒傑送禮之前就弄好的。
為的就是體現對方言的尊重。
但是……你一把槍刻懸壺濟世,是不是不太合適?
方言搖搖頭,將槍放在了盒子裡。
最後拿到床底下的暗格裡放好了。
這東西就隻能拿來當擺設而已,不過確實挺有記憶點的,其他人送的東西都沒他這個怪。
方言放好之後,接著打開了呂女士送的書。
每一本都裡三層外三層的包裹的嚴嚴實實,方言打開後,還能聞到一股老書特有的黴味。
這是南方空氣濕潤造成的。
古代人經常把書拿出去曬,一部分的原因,就是為了去除這個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