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之前就看到呂女士的舌苔從黃膩轉為了薄白,表明濕熱逐漸消退,脾胃功能恢複。
舌質也由淡轉為淡紅,顯示陽氣回升,氣血漸充。
現在她伸出舌頭來,舌質舌苔變化雖然不明顯,但是依舊還是能看出一些區彆。
她舌頭中間的之前一塊兒是乾燥的,就算是喝了水,也很快會變乾。
現在不一樣了,已經變為潤澤,這說明和王玉川教授說的一樣,是陰液得以滋養了這裡。
當然呂女士自己也說了,原有口苦咽乾症狀緩解,現在方言看到看舌麵芒刺減少,也說明她體內熱毒消散。
隨後,方言又摸了下呂女士的脈搏,之前是脈弦細為主,現在已經轉為緩和,這是體內陰陽正在趨於平衡,實熱得清,虛寒得溫,病情顯著好轉。
借著機會方言還發現她體溫也比之前高了一些。
“怎麼樣?方大夫!”呂女士對著方言問道。
方言點了點頭,對著她說道:
“嗯,目前看來很好,估計要不了七劑,再來三劑就差不多了。”
聽到方言的話,呂女士驚訝的說道:
“也就是總共隻要五天時間?”
“沒錯。”方言點點頭。
呂女士感覺非常不可思議,自己三年的病,最開始到了方言這裡說是七天能治好,當時已經認為這速度快到難以置信了。
結果今天換了個藥方後,直接一下又減少了兩天時間。
“這也太快了吧?”呂女士的助理都忍不住了。
“其實我們也不是太急的。”
她就差說,一定要治好,不用圖快。
這年頭大家經常聽到一句話叫做,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
但是到了方言這裡完全不適用了。
方言對著她們解釋道:
“隻要中醫辨證準確,開對藥,其實隻要不是病的太嚴重,是可以見效很快的,中醫速效機製本質是“以人禦藥”的調控藝術,當醫者準確把握氣機運行節律、邪正交爭態勢及藥物時空特性時,即可創造“一劑知,二劑已”的療效奇跡。”
“這種“快”不是對抗性壓製,而是通過恢複人體自組織能力實現的根本性調節,就類似於“四兩撥千斤”這句話。”
“霍太太這個病,雖然時間久,但是身體底子還在,雖然吃了不少激素藥,但是沒有動手術,身體內臟經絡機能還在,我們隻需要用藥激活身體的機能,就能夠快速的讓身體恢複過來。”
“原來如此……”秘書恍然大悟。
呂女士聽到這也連連點頭。
她說道:
“也就是說,隻要不動手術,其實中醫有能力通過手段調整過來,重新讓身體恢複到正常狀態……”
她拿起報紙說道:
“就像是周家的那個小琴一樣,西醫說肺壞掉隻能換肺,但是你卻用二十個小時,讓她肺重新恢複了部分功能一樣。”
方言看到那報紙正是剛才助理給她讀的那張,應該是寫的治療周兆琴的故事。
“沒錯。”方言點點頭。
“方大夫真是神醫啊!我在香江找了那麼多醫生,都沒有你這藥來的管用,怪不得國家讓你來治療僑商。”呂女士讚歎道。
方言笑了笑,自己這方子可是抄的未來的作業,症狀基本上都對上了,加上王玉川教授還修改了下,針對呂女士的症狀,可以說已經趨於完美。
這要是還不能頂事,那就真是奇怪了。
不過嘴上方言當然不能這麼說,而是說道:
“中醫治病也講究個緣分,實不相瞞您要是來早幾天,我還真不一定能開出這麼快的藥方,我其實也是在學習了我們王校長的醫案後才得到的啟發,您今天的這個方子,還是他再次修改過一遍的,所以這事兒,不是我厲害,而是我身邊的人厲害,我都是向他們學習的。”
說完還示意了下身邊的王玉川。
霍太太聽到後,看向王玉川,說道:
“呀,原來是王校長也出了力,失敬失敬。”
剛才王玉川他們跟著方言,呂女士也不知道他們是乾什麼的。
隻當是中醫科室的醫生,現在方言說明後,她才弄清楚。
“是方言自己的能力出眾,我就是錦上添花而已。”王玉川教授對著呂女士說道。
不過他謙虛的態度也讓呂女士非常喜歡。
笑嗬嗬的說道:
“你們都是我的恩人,我會給廖主任說的。”
“香江的西醫都不能治療的病,到了你們手裡變得如此簡單,那個中醫基金一定要儘快辦起來,讓更多的中醫受益。”
“基金?”王玉川和身後其他人都有些懵逼,什麼基金?
方言解釋道:
“霍太太認為咱們中醫很有潛力,需要大力扶持,為了不讓國內中醫埋沒,她打算出錢建立一個基金,獎勵那些有潛力的中醫,扶持我們國內的中醫人才。”
其他人聽到這裡,一個個恍然大悟。
這是好事兒啊!
就是不知道有多少錢,有什麼條件?
呂女士糾正道:
“不是我,是以方大夫的名義,我們隻是投入資金而已。”
所有人都看向方言,那這基金名聲就落在方言身上了。
不過這樣才對嘛,方言救了霍太太一命,他們家投桃報李,這才算是公平。
要不然他們支持中醫,關方言屁事?
反正都是拿錢給方言,繞一個基金,不如直接拿錢給方言呢。
接下來方言他們又和呂女士聊了一會兒。
她脖子上就開始出汗了。
身上也開始出汗,這是喝了藥後的正常現象。
她要換衣服,方言他們也就告辭了。
時間基本上也就到午飯時間了。
方言邀請他們去家裡吃飯。
大家都答應下來。